发明名称 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系包括一贮存室上设有一输入孔连接至车辆冷却系统之水箱,以供将水箱内之水汽导引入贮存室中,一输出孔连接至一引擎之节气阀,以供将贮存室内之氢、氧及空气导入引擎之汽缸中,一压力调整孔系连通至外部,可供将外部空气引入或将内部气体排出者;一电解装置系包含一中间电极及一搭铁电极,该中间电极与搭铁电极间系保持一适当距离;一感应线圈系可利用磁场之变化感应出高电压,且并将该高电压传导至中间电极,以使中间电极与搭铁电极间形成电弧,以供从水汽中电解出氢及氧,以提供压缩、燃烧、爆炸之利用,藉以提升燃烧效率及提升动力输出,并具有省油环保实际效益者。
申请公布号 TWM245085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0.01
申请号 TW092215204 申请日期 2003.08.21
申请人 林国章;陈朝辉 发明人 林国章;陈朝辉
分类号 B60K11/08 主分类号 B60K11/0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主要系设于引擎冷却系统中的水箱与引擎间,用以产生氢及氧以额外提供引擎中汽油燃烧、爆炸之利用者,其系包括:一贮存室,系包含有一输入孔可供将水箱内之水汽导引入贮存室中、一输出孔可供将贮存室内之氢、氧及空气导入引擎之汽缸中、一压力调整孔可供将外部空气引入或将内部气体排出者;一电解装置,系包含一中间电极及一搭铁电极,该中间电极与搭铁电极间系保持一适当距离;一感应线圈,系可利用磁场之变化感应出高电压,且并将该高电压传导至中间电极,以使中间电极与搭铁电极间形成电弧,进而从水汽中电解出氢及氧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该引擎与水箱间系设有一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系可供将引擎排出之高温冷却水及水汽分离,而该水箱则设有一冷却水输出管路可供将低温冷却水导入引擎中、一冷却水输入管路可供由气液分离器中回收高温冷却水、,一水汽输入管路可供导入气液分离器中之水汽、及一水汽输出管路可供将水箱内之水汽导出以供再利用,另外于该水箱外部另设有一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系可供将导入之高温冷却水冷却成低温冷却水。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该引擎上系设有一压力调节器,以供调节汽缸内之气油分流压力。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该引擎上系连接设有一节气阀,该系包含一入气口可供连接至贮存室之输出孔,一出气口可供将入气口接收之气体导入汽缸中。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该中间电极与搭铁电极系为一钨镍合金制成。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该感应线圈系为一束软铁心子上绕设有若干层之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其中该低压线圈一端系连接至一蓄电池之负极,该蓄电池系正极搭铁,而该低压线圈另一端则系连接至一分电盘,另该高压线圈则系一端连接至中间电极,而另一端则搭铁。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运用于引擎冷却系统中之方块示意图。第二图,系本创作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之配置示意图。第三图,系本创作车辆之氢、氧产生装置之动作示意图。
地址 台中市西屯区工业区二十八路四六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