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长条形修整器
摘要 一种长条形修整器,于一长条形固定座上以弹性元件分别连接复数个修整条,可透过弹性元件的设计,使复数个修整条能逐一贴合研磨垫表面,配合研磨垫表面起伏进行修整。
申请公布号 TWI220657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9.01
申请号 TW092130795 申请日期 2003.11.04
申请人 中国砂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仁风
分类号 B24B53/00;H01L21/304 主分类号 B24B5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许世正 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五段四一○号四楼
主权项 1.一种长条形修整器,其包含有: 一长条形固定座; 复数个接合弹性元件,衔接于该长条形固定座之一 长条形表面;及 一个以上之修整条,该修整条系由具有一修整表面 之一硬质底材所形成,每一该修整条系透过该接合 弹性元件个别连接于该长条形固定座,令该修整条 与该长条形固定座维持一可调距离,该接合弹性元 件系抵持于该修整条,并藉由压迫该修整条来对该 接合弹性元件施予压力,由该接合弹性元件所受到 的压力差异,以决定每一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 的该可调距离; 其中该修整条于修整一研磨垫时,能利用该接合弹 性元件所受压力的差异改变该接合弹性元件的长 度,以提供不同的该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之该 可调距离,使该修整条逐一贴合该研磨垫表面。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镀层。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硬焊层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为一圆柱面。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包覆一钻石布。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弹性元件系为一弹簧。 7.一种长条形修整器,其包含有: 一长条形固定座; 复数个接合元件; 复数个弹性元件,衔接于该长条形固定座之一长条 形表面;及 一个以上之修整条,该修整条系由具有一修整表面 之一硬质底材所形成,每一该修整条系透过该接合 元件个别连接于该长条形固定座,令该修整条与该 长条形固定座维持一可调距离,该弹性元件系抵持 于该修整条,以藉由压迫该修整条来对该弹性元件 施予压力,由弹性元件所受到的压力差异,以决定 每一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的该可调距离; 其中该修整条于修整一研磨垫时,能利用该弹性元 件所受压力的差异改变该弹性元件的长度,提供不 同的该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之该可调距离,使 该修整条逐一贴合该研磨垫表面。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镀层。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中 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硬焊层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为一圆柱面。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包覆一钻石布。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弹性元件系为一弹簧。 13.一种长条形修整器,其包含有: 一长条形固定座,系设有复数个穿孔与复数个容置 空间,该穿孔设有一挡块; 一个以上之修整条,该修整条系由具有一修整表面 之一硬质底材所形成; 复数个接合元件,系具有一卡合部,该接合元件系 穿过该穿孔并固定于该修整条,该卡合部则卡合于 该挡块,使该修整条与该长条形固定座维持一可调 距离;及 复数个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外露于 该长条形固定座以抵持该修整条,令该修整条与该 长条形固定座维持一可调距离,藉由压迫该修整条 来对该弹性元件施予压力,由该弹性元件所受到的 压力差异,以决定每一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的 该可调距离; 其中该修整条于修整一研磨垫时,能利用该弹性元 件所受压力的差异改变该弹性元件的长度,以提供 不同的该修整条至该长条形固定座之该可调距离, 使该修整条逐一贴合该研磨垫表面。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镀层。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为混合有研磨颗粒的一硬焊层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为一圆柱面。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修整表面系包覆一钻石布。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弹性元件系为一弹簧。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接合元件系为一等高螺丝。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容置空间设于该挡块与该长条形固定座接近 该修整条的下表面之间。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长条形修整器,其 中该接合元件系穿过该穿孔与该容置空间固定于 该修整条。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第2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及 第3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地址 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