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导正装置、导正输入方法及导正方法
摘要 一种导正装置,包括一转轴、一抵挡元件、一导引元件、一滑动元件、一滚轮、一第一弹簧、一第二弹簧、一举板及一定位元件。转轴具有一突出部、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抵挡元件系穿设于第一端部之上。导引元件系穿设于第二端部之上,并具有一导引部。滑动元件系滑动穿设于转轴上及邻接于导引元件,并且滑动元件具有一滑动槽以及一导引透槽。滚轮系滑动穿设于转轴之上,并系位于抵挡元件与滑动元件之间。第一弹簧系设置于抵挡元件与滚轮之间。第二弹簧系设置于滚轮与滑动元件之间。举板系位于滚轮之下。定位元件系成形于举板之一侧边上。
申请公布号 TWI220412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8.21
申请号 TW092131505 申请日期 2003.11.11
申请人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宗德
分类号 B41F1/28;B41J13/00 主分类号 B41F1/2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颜锦顺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
主权项 1.一种导正装置,适用于推平导正及输入一记录媒 体至一事务机器之中,包括: 一转轴,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具有一突出 部、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 一抵挡元件,穿设于该第一端部之上; 一导引元件,穿设于该第二端部之上,并且固定于 该事务机器之上,其中,该导引元件具有一导引部; 一滑动元件,滑动地穿设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系邻 接于该导引元件,其中,该滑动元件具有一滑动槽 以及一导引透槽,系成形于该滑动元件之外表面上 ,该滑动槽系滑动于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上, 以及该导引透槽系滑动于该转轴之该突出部之上; 一滚轮,滑动地穿设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系位于该 抵挡元件与该滑动元件之间,用以引导该记录媒体 至该事务机器之中; 一第一弹簧,设置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滚轮之间; 一第二弹簧,设置于该滚轮与该滑动元件之间,其 中,该第二弹簧、该滚轮以及该第一弹簧系藉由该 滑动元件之滑动而滑动于该转轴之上; 一举板,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滚 轮之下,用以承载该记录媒体;以及 一定位元件,成形于该举板之一侧边之上。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更包括一 摩擦元件,系设置于该滚轮之上。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摩擦元件系由橡胶所制成。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更具有一直形透槽以及一 斜形透槽,该斜形透槽系连接于该直形透槽,并且 系延伸至该滑动元件之外。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滚轮之内部截面形状系对应于该转轴之截面形状 。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转轴之截面形状以及该滚轮之内部截面形状系大 致上为十字形的。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第一弹簧以及该第二弹簧系具有相同之弹性系数 。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事务机器更具有一感测器,系设置于该举板之上, 用以检测该记录媒体。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事务机器更具有一凸轮以及一齿轮组,该齿轮组系 连接于该凸轮以及该转轴,该凸轮系顶压于该举板 。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事务机器更具有一马达,系连接于该齿轮组。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导正装置,其中,该 记录媒体系为一纸张、一投影片、一底片、一相 片或一信封。 12.一种导正输入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导正装置之一 事务机器之中,其中,该导正装置具有一转轴、一 抵挡元件、一导引元件、一滑动元件、一滚轮、 一第一弹簧、一第二弹簧、一举板以及一定位元 件,该转轴系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具有一 突出部、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抵挡元件 系穿设于该第一端部之上,该导引元件系穿设于该 第二端部之上,并且系固定于该事务机器之上,该 导引元件具有一导引部,该滑动元件系滑动地穿设 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系邻接于该导引元件,该滑动 元件具有一滑动槽以及一导引透槽,系成形于该滑 动元件之外表面上,该滚轮系滑动地穿设于该转轴 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滑动元件之间, 该第一弹簧系设置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滚轮之间,该 第二弹簧系设置于该滚轮与该滑动元件之间,该举 板系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滚轮之 下,该定位元件系成形于该举板之一侧边之上,该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下压该举板; (b)放置一记录媒体于该举板之上; (c)依一第一方向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确保滚 轮回到原始位置; (d)升起该举板,以使该记录媒体接触该滚轮; (e)依一第二方向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使该滑 动元件之该滑动槽滑动于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 之上,以及使该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滑动于该转 轴之该突出部之上,其中,该滑动元件系藉由该转 轴之该突出部之推挤以及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 之导引而平移推挤该第二弹簧、该滚轮以及该第 一弹簧,使该滚轮以同时转动及轴向移动之方式推 动位于该举板上之该记录媒体,以使该记录媒体被 该举板上之该定位元件导正,并使该记录媒体被输 入至该事务机器之中; (f)下压该举板,以使该记录媒体脱离于该滚轮;以 及 (g)依该第一方向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使该滚 轮以及该滑动元件藉由该第二弹簧以及该第一弹 簧之弹力推挤而平移滑动至其原始位置。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事务机器更具有一马达、一齿轮组以及一凸 轮,该马达系连接于该齿轮组,该齿轮组系连接于 该转轴以及该凸轮,该凸轮系顶压于该举板。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a)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下压。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c)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 组以及该马达之带动而转动。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d)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升起。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e)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 组以及该马达之带动而转动。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f)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下压。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g)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 组以及该马达之带动而转动。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e)中,该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系由一 直形透槽以及一斜形透槽所构成,该斜形透槽系连 接于该直形透槽,并且系延伸至该滑动元件之外。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g)中,该滑动元件之该滑动槽系滑动于 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上,以及该滑动元件之该 导引透槽系滑动于该转轴之该突出部之上。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导正装置更具有一摩擦元件,系设置于该滚 轮之上。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摩擦元件系由橡胶所制成。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第一方向系相反于该第二方向。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记录媒体系为一纸张、一投影片、一底片、 一相片或一信封。 26.一种导正输入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导正装置之一 事务机器之中,其中,该导正装置具有一转轴、一 抵挡元件、一导引元件、一滑动元件、一滚轮、 一第一弹簧、一第二弹簧、一举板以及一定位元 件,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下压该举板; (b)放置一记录媒体于该举板之上; (c)升起该举板,以使该记录媒体接触该滚轮;以及 (d)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使该滑动元件之该滑 动槽滑动于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上,以及使该 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滑动于该转轴之该突出部 之上,其中,该滑动元件系藉由该转轴之该突出部 之推挤以及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导引而平移 推挤该第二弹簧、该滚轮以及该第一弹簧,使该滚 轮以同时转动及轴向移动之方式推动位于该举板 上之该记录媒体,以使该记录媒体被该举板上之该 定位元件导正,并使该记录媒体被输入至该事务机 器之中。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更 包括下列步骤: (e)下压该举板,以使该记录媒体脱离于该滚轮;以 及 (f)反向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使该滚轮以及该 滑动元件藉由该第二弹簧以及该第一弹簧之弹力 推挤而平移滑动至其原始位置。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转轴系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具有一 突出部、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抵挡元件 系穿设于该第一端部之上,该导引元件系穿设于该 第二端部之上,并且系固定于该事务机器之上,该 导引元件具有一导引部,该滑动元件系滑动地穿设 于该转轴之上,并且系邻接于该导引元件,该滑动 元件具有一滑动槽以及一导引透槽,系成形于该滑 动元件之外表面上,该滚轮系滑动地穿设于该转轴 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滑动元件之间, 该第一弹簧系设置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滚轮之间,该 第二弹簧系设置于该滚轮与该滑动元件之间,该举 板系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滚轮之 下,该定位元件系成形于该举板之一侧边之上。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事务机器更具有一马达、一齿轮组以及一凸 轮,该马达系连接于该齿轮组,该齿轮组系连接于 该转轴以及该凸轮,该凸轮系顶压于该举板。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a)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下压。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c)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升起。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d)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 组以及该马达之带动而转动。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e)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 下压。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f)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 组以及该马达之带动而反向转动。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d)中,该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系由一 直形透槽以及一斜形透槽所构成,该斜形透槽系连 接于该直形透槽,并且系延伸至该滑动元件之外。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于步骤(f)中,该滑动元件之该滑动槽系滑动于 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上,以及该滑动元件之该 导引透槽系滑动于该转轴之该突出部之上。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导正装置更具有一摩擦元件,系设置于该滚 轮之上。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摩擦元件系由橡胶所制成。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导正输入方法,其 中,该记录媒体系为一纸张、一投影片、一底片、 一相片或一信封。 40.一种导正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导正装置之一事务 机器之中,其中,该导正装置具有一转轴、一抵挡 元件、一导引元件、一滑动元件、一滚轮、一第 一弹簧、一第二弹簧、一举板以及一定位元件,该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下压该举板; (b)放置一记录媒体于该举板之上; (c)升起该举板,以使该记录媒体接触该滚轮;以及 (d)转动该转轴以及该滚轮,以使该滑动元件之该滑 动槽滑动于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上,以及使该 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滑动于该转轴之该突出部 之上,其中,该滑动元件系藉由该转轴之该突出部 之推挤以及该导引元件之该导引部之导引而平移 推挤该第二弹簧、该滚轮以及该第一弹簧,使该滚 轮以同时转动及轴向移动之方式推动位于该举板 上之该记录媒体,以使该记录媒体被该举板上之该 定位元件导正。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该 转轴系设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具有一突出部 、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抵挡元件系穿设 于该第一端部之上,该导引元件系穿设于该第二端 部之上,并且系固定于该事务机器之上,该导引元 件具有一导引部,该滑动元件系滑动地穿设于该转 轴之上,并且系邻接于该导引元件,该滑动元件具 有一滑动槽以及一导引透槽,系成形于该滑动元件 之外表面上,该滚轮系滑动地穿设于该转轴之上, 并且系位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滑动元件之间,该第一 弹簧系设置于该抵挡元件与该滚轮之间,该第二弹 簧系设置于该滚轮与该滑动元件之间,该举板系设 置于该事务机器之上,并且系位于该滚轮之下,该 定位元件系成形于该举板之一侧边之上。 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该 事务机器更具有一马达、一齿轮组以及一凸轮,该 马达系连接于该齿轮组,该齿轮组系连接于该转轴 以及该凸轮,该凸轮系顶压于该举板。 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于 步骤(a)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下压。 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于 步骤(c)中,该举板系藉由该凸轮之转动而被升起。 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于 步骤(d)中,该转轴以及该滚轮系藉由该齿轮组以及 该马达之带动而转动。 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于 步骤(d)中,该滑动元件之该导引透槽系由一直形透 槽以及一斜形透槽所构成,该斜形透槽系连接于该 直形透槽,并且系延伸至该滑动元件之外。 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该 导正装置更具有一摩擦元件,系设置于该滚轮之上 。 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该 摩擦元件系由橡胶所制成。 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所述之导正方法,其中,该 记录媒体系为一纸张、一投影片、一底片、一相 片或一信封。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系显示一习知之导正装置以及一事务机器之 立体示意图; 第2图系显示本发明之导正装置以及一事务机器之 立体示意图; 第3A图系显示本发明之部份导正装置之立体组合 图; 第3B图系显示本发明之部份导正装置之立体组合 图; 第4图系显示本发明之导正装置以及事务机器之一 侧视示意图; 第5图系显示本发明之导正装置以及事务机器之另 一侧视示意图; 第6图系显示本发明之导正装置以及事务机器之另 一侧视示意图;以及 第7A图、第7B图以及第7C图系显示本发明之部份导 正装置于运作适程中之侧视示意图。
地址 桃园县龟山乡山莺路一五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