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压纹变色薄片
摘要 一种可压纹变色之薄片,其主要包含两层层叠之高分子聚合物层,其特征在于该二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底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系高于其上之表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且该底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较该表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深。藉此,当该薄片以一热压纹制程处理后,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底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五、(一)、本案代表图为:第3图(二)、本案代表图之元件代表符号简单说明:106 高分子聚合物层 108 高分子聚合物层110 多微孔结构300 两层式可压纹变色之薄片
申请公布号 TW592946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6.21
申请号 TW091120940 申请日期 2002.09.11
申请人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敬堂;林孟经;冯崇智;李朝栋;王俊达
分类号 B32B11/12 主分类号 B32B11/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花瑞铭 高雄市前镇区中山二路七号十四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可压纹变色薄片,设于一基材上,其包含:一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设于该基材上;以及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设于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上,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高于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较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深,藉此当该薄片以一热压纹制程处理后,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另包含一色层印刷于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上,藉此当该薄片以热压纹制程处理后,未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色层之颜色。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另包含一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设于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与该基材之间。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系为不透明之白色。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系为不透明之白色。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以及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总厚度在0.2mm至1mm之间。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之总厚度在0.2mm至1mm之间。14.一种可压纹变色之薄片,其包含:一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具有相对之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以及一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设于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上表面,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高于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耐热温度,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较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深,藉此当该薄片以一热压纹制程处理后,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颜色。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压纹变色薄片,另包含一色层印刷于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上,藉此当该薄片具有色层之表面以热压纹制程处理后,未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色层之颜色。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另包含一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设于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之下表面。1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另包含一色层印刷于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上,藉此当该薄片具有色层之表面以热压纹制程处理后,未受加热加压之部位会显现出该色层之颜色。1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2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聚胺酯(PU)树脂组成物。2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系为不透明之白色。2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系为不透明之白色。2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2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2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包含一开放性多微孔结构。2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以及第二高分子聚合物层之总厚度在0.2mm至1mm之间。2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可压纹变色薄片,其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之总厚度在0.2 mm至1mm之间。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根据本创作一具体实施例之三层式可压纹变色之薄片之剖视图;第2图:系图示对第1图所示之可压纹变色之薄片进行热压纹制程;第3图:根据本创作另一具体实施例之两层式可压纹变色之薄片之剖视图;第4图:根据本创作另一具体实施例表面印刷有色层之可压纹变色之薄片之剖视图;第5图:系第1图所示之可压纹变色之薄片设于一基材上之剖视图;第6图:系第1图所示之可压纹变色之薄片黏贴在工作件上之剖视图;第7a图:系为根据本创作之实施例1之压纹变色薄片;第7b图:系为根据本创作之实施例3之压纹变色薄片;以及第7c图:系为根据本创作之比较实施例1之压纹变色薄片。
地址 高雄县仁武乡凤仁路四○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