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速率传热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安全且对环境无害、可高效率地快速传热。本发明另提供一种使用该热传介质之热传表面,以及使用该热传介质之热传元件。
申请公布号 TW593653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6.21
申请号 TW090119783 申请日期 2001.08.13
申请人 新QU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渠玉芝
分类号 C09K5/00;F28D15/00;F28F3/00 主分类号 C09K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系藉由将下列化合 物溶解于水中以产生一混合物,乾燥所得之该混合 物以产生具下列重量百分比之该热传介资产物: (1)三氧化二钴(Co2O3),0.5-1.0%; (2)三氧化二硼(B2O3),1.0-2.0%; (3)二铬酸钙(CaCr2O7),1.0-2.0%;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0.0 -20.0%; (5)重铬酸钾(K2Cr2O7),40.0-80.0 %; (6)重铬酸钠(Na2Cr2O7),10.0-20.0 %; (7)氧化铍(BeO),0.05-0.10%; (8)二硼化钛(TiB2),0.5-1.0%; (9)过氧化钾(K2O2),0.05-0.10%;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5.0-10.0%, 其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5.1.0%;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5-1.0 %。2.根据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之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中该热传介质 产物之重量百分比为: (1)三氧化二钴(CO2O3),0.7-0.8%; (2)三氧化二硼(B2O3),1.4-1.6%; (3)二铬酸钙(CaCr2O7),1.4-1.6%;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4.0 -16.0%; (5)重铬酸钾(K2Cr2O7),56.0-64.0 %; (6)重铬酸钠(Na2Cr2O7),14.0-16.0 %; (7)氧化铍(BeO),0.07-0.08%; (8)二硼化钛(TiB2),0.7.0.8%; (9)过氧化钾(K2O2),0.07-0.08%;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7.0-8.0%,其 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7-08%;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7-0.8 %。3.根据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之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中该热传介质 产物之重量百分比为: (1)三氧化二钴(Co2O3),0.723%; (2)三氧化二硼(B2O3),1.4472%; (3)二铭酸钙(CaCr2O7),1.4472%;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4.472%; (5)重铬酸钾(K2Cr2O7),57.888%; (6)重铬酸钠(Na2Cr2O7),14.472%; (7)氧化铍(BeO),0.0723%; (8)二硼化钛(TiB2),0.723%; (9)过氧化钾(K2O2),0.0723%;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7.23%,其中 「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723%;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723%。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中该热传介质产 物之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以上。5.根据 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中 该热传介质产物之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 以上。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高传热速率热 传介质,其中该热传介质产物之热传导系数为金属 银的32,000倍以上。7.一种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 系藉由将下列化合物(以每个化合物所示量之+/-010 %范围变化)溶解于水中以产生一种混合物,乾燥所 得之该混合物以产生该热传介质产物: (1)三氧化二钴(CO2O3),0.01克; (2)三氧化二硼(B2O3),0.2克; (3)二铬酸钙(CaCr2O7),0.02克;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0.2克; (5)重铬酸钾(K2Cr2O7),0.8克; (6)重铬酸钠(Na2Cr2O7),0.2克; (7)氧化铍(BeO),0.001克; (8)二硼化钛(TiB2),0.01克; (9)过氧化钾(K2O2),0.001克;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0.1克,其 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01克;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01克。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7项之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其中该热传介质产 物之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以上。9.一种 热传表面,其包括至少部分覆盖高传热速率热传介 质之表面基材,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系藉由将下 列化合物溶解于水中以产生一混合物,乾燥所得之 该混合物以产生具下列重量百分比之该热传介质 产物: (1)三氧化二钴(Co2O3),0.5-1.0%; (2)三氧化二硼(B2O3),1.0-2.0%; (3)二铬酸钙(CaCr2O7),1.0-2.0%;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0.0 -20.0%; (5)重铬酸钾(K2Cr2O7),40.0-80.0 %; (6)重铬酸钠(Na2Cr2O7),10.0-20.0 %; (7)氧化铍(BeO),0.05-0.10%; (8)二硼化钛(TiB2),0.5-1.0%; (9)过氧化钾(K2O2),0.05-0.10%;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5.0-10.0%, 其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5-1.0%;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5-1.0 %。10.根据申请专利范 围第9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 包含在热传介质产物中之重量百分比为: (1)三氧化二钴(Co2O3),0.7-0.8%; (2)三氧化二硼(B2O3),1.4-1.6%; (3)二铬酸钙(CaCr2O7),1.4-1.6%;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4.0 -16.0%; (5)重铬酸钾(K2Cr2O7),56.0-64.0 %; (6)重铬酸钠(Na2Cr2O7),14.0-16.0 %; (7)氧化铍(BeO),0.07-0.08%; (8)二硼化钛(TiB2),0.7-0.8%; (9)过氧化钾(K2O2),0.07-0.08%;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7.0-8.0%,其 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7-0.8%;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7-0.8 %。11.根据申请专利范 围第9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 包含在热传介质产物中之重量百分比为: (1)三氧化二钴(Co2O3),0.723%; (2)三氧化二硼(B2O3),1.4472%; (3)二铬酸钙(CaCr2O7),1.4472%;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14.472%; (5)重铬酸钾(K2Cr2O7),57.888%; (6)重铬酸钠(Na2Cr2O7),14.472%; (7)氧化铍(BeO),0.0723%; (8)二硼化钛(TiB2),0.723%; (9)过氧化钾(K2O2),0.0723%;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7.23%,其中 「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723%;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723%。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9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具 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以上。13.根据申请 专利范围第10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热速率热 传介质具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以上。14. 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 热速率热传介质具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 以上。15.一种热传表面,其包括至少部分覆盖高传 热速率热传介质之表面基材,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 质系藉由将下列化合物(以每个化合物所示量之+/- 010%范围变化)溶解于水中以产生一种混合物,乾燥 所得之该混合物以产生该热传介质产物: (1)三氧化二钴(Co2O3),0.01克; (2)三氧化二硼(B2O3),0.2克; (3)二铬酸钙(CaCr2O7),0.02克; (4)重铬酸镁(MgCr2O7.6H2O),0.2克; (5)重铬酸钾(K2Cr2O7),0.8克; (6)重铬酸钠(Na2Cr2O7),0.2克; (7)氧化铍(BeO),0.001克; (8)二硼化钛(TiB2),0.01克; (9)过氧化钾(K2O2),0.001克; (10)一选用之金属或铵的重铬酸盐(MCr2O7),0.1克,其 中「M」系选自钾、钠、银及铵所构成之群组; (11)铬酸锶(SrCrO4),0.01克;以及 (12)重铬酸银(Ag2Cr2O7),0.01克。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15项之热传表面,其中该高传热速率热传介质具 热传导系数为金属银的32,000倍以上。图式简单说 明: 图1A显示根据本发明之热传管元件的透视图。 图1B显示图1元件之剖面图。 图1C显示加热器输入功率从由9瓦逐步加至20瓦,再 逐步加至178瓦。 图1D显示是以各感应器及其平均値之稳定状态温 差(感应器温度T减去周温T)相对于输入功率之图 。 图1E显示输入功率20至178瓦产生之瞬间温度。 图1F显示同样的电阻数据对应于热电偶温度感应 器在管子的两半分别记录的平均温度之图。 图1G显示碳钢管之预期的热传导系数对应表面温 度之图。 图1H显示对热输入功率20至170瓦反应之预期及观察 之瞬间温度。 图1I显示模型计算的结果,用以预测沿着热管的温 度分布。 图1J显示具第一换热器的热传管图,该装置称为Diff 1,设计来测试在温度变化的系统中测量热导率的 原理。 图1K显示另利一种不同的热导管,有一个中空通有 水流的两烯酸柱体附于该热管的一端,称Diff2。 图1L显示由这两种热量计设计(Diff1和Diff2)在输入 功率100-1500瓦范围内,流量1-85克/秒下操作,其相应 的热流密度(heat flux density)为0.11106至1.7106 W/m2,得 到从300到1500瓦的热量回收。 图1M显示应用Diff1和Diff2沿着热导管所测得之热量 回收曲线。 图1N显示温差相对于热流密度之曲线。 图1O显示有效热导率相对于各输入功率之热流密 度之测量値。
地址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