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改良性质的薄片卷轮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使用特别的编织传送织物在薄片的外侧上形成机器横向的条状凸出物,或重复使卷轮薄片表面上的图案与其相邻薄片的图案偏移来改善薄片卷轮的性质,例如使热风贯通乾燥织物具有偏移接缝。此两种技术皆可产生具改良性质的薄片以提供改善之卷轮膨松度和卷轮坚实度的结合。
申请公布号 TW580530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3.21
申请号 TW088112358 申请日期 1999.07.21
申请人 金百利克拉克国际公司 发明人 马克 A 柏亚季;艾德华 J 范雷金
分类号 D21F11/00;B65H18/28 主分类号 D21F1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静嘉 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四段五六三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薄片卷轮,其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6立方公分 或更大且卷轮坚实度为8公厘或更少,前述热风贯 通乾燥的薄片,其具有外侧及乾侧,薄片乾侧具有 机器方向的枕状高起区域,其为平行的不连续列, 而枕状高起区域列中的不连续处为机器横向的凹 线,即薄片外侧上机器横向的条状凸起物。2.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坚实 度为7公厘或更少。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 薄片卷轮,其中卷轮坚实度为6公厘或更少。4.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坚实 度为4至7公厘。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薄 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7立方公分或更大 且卷轮坚实度为6公厘或更少。6.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7立 方公分至20立方公分且卷轮坚实度为4公厘至7公厘 。7.一种薄片卷轮,其[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 例为每克20平方公分或更高且单一薄片厚度为0.02 至0.05英寸,前述热风贯通乾燥的薄片,其具有外侧 及乾侧,薄片乾侧具有机器方向的枕状高起区域, 其为平行的不连续列,而枕状高起区域列中的不连 续处为机器横向的凹线,即薄片外侧上机器横向的 条状凸起物。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薄片 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克25 平方公分或更高。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 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 克25至55平方公分。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 的薄片卷轮,其中单一薄片厚度为0.025至0.040英寸 。11.一种薄片卷轮,其[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 例为每克20平方公分或更高且几何平均挺度为8或 更少,前述热风贯通乾燥的薄片,其具有外侧及乾 侧,薄片乾侧具有机器方向的枕状高起区域,其为 平行的不连续列,而枕状高起区域列中的不连续处 为机器横向的凹线,即薄片外侧上机器横向的条状 凸起物。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薄片卷 轮,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克25平 方公分或更高。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 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 克25至55平方公分。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 的薄片卷轮,其中几何平均挺度为5或更少。15.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几何平 均挺度为2至5。16.一种薄片卷轮,其[卷轮膨松度/ 卷轮坚实度/单一薄片厚度]比例为每克350公分或 更高且几何平均挺度为8或更少,前述热风贯通乾 燥的薄片,其具有外侧及乾侧,薄片乾侧具有机器 方向的枕状高起区域,其为平行的不连续列,而枕 状高起区域列中的不连续处为机器横向的凹线,即 薄片外侧上机器横向的条状凸起物。17.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 卷轮坚实度/单一薄片厚度]比例为每克390公分或 更高。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薄片卷轮, 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单一薄片厚度]比例 为每克430公分或更高。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 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单 一薄片厚度]比例为每克350至550公分。20.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几何平均挺度 为2至5。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7或11或16项所述 的薄片卷轮,其中薄片的吸收量为每克纤维5克的 水或更多。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7或11或16项所 述的薄片卷轮,其中薄片的吸收速率为4秒或更少 。23.一种薄片卷轮,其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6立方公 分或更大且卷轮坚实度为8公厘或更少,前述热风 贯通乾燥薄片,其包含与薄片的机器方向成0.05至2 夹角的枕状高起区域的平行列。24.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坚实度为7公厘 或更少。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 轮,其中卷轮坚实度为6公厘或更少。26.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坚实度为4 至7公厘。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 轮,其中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7立方公分或更大且卷 轮坚实度为6公厘或更少。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 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轮膨松度为每克17立方 公分至20立方公分且卷轮坚实度为4公厘至7公厘。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中[卷 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克25平方公分或更 高。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其 中[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为每克25至55平方 公分。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卷轮, 其中单一薄片厚度为0.025至0.040英寸。32.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其中夹角为0.05至1。3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薄片,其中夹角为0.1 至0.6。34.一种制造热风贯通乾燥薄片的方法,包 含(a)将造纸纤维的水悬浮液沈淀于成型织物上而 形成湿纤维网;(b)将湿纤维网脱水至浓度为20至30%; (c)将脱水的纤维网以比成形织物慢10至80%的速度 从成形织物送至传送织物;(d)将纤维网输送至热风 贯通乾燥织物,此织物每平方英寸至少有5至300个 凹处,其从织物平面至少凸出0.005英寸,纤维网以肉 眼排置使其吻合热风贯通乾燥织物的表面;(e)将纤 维网乾燥,其中传送织物的薄侧边具有机器横向的 明显凹线,此凹线使薄片的外侧具有机器横向的条 状凸出物。35.一种制造热风贯通乾燥薄片的方法, 包含(a)将造纸纤维的水悬浮液沈淀于成型织物上 而形成湿纤维网;(b)将湿纤维网脱水至浓度为20至 30%;(c)将脱水的纤维网以比成形织物慢10至80%的速 度从成形织物送至传送织物;(d)将纤维网输送至热 风贯通乾燥织物,此织物每平方英寸至少有5至300 个凹处,其从织物平面至少凸出0.005英寸,纤维网以 肉眼排置使其吻合热风贯通乾燥织物的表面;(e)将 纤维网乾燥,其中热风贯通乾燥织物具有与织物的 机器横向夹2度角或更少的偏移接缝。36.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偏移接缝与薄片机 器横向的夹角为1度或更小。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35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偏移接缝与薄片机器横向的 夹角为0.05至1度。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 方法,其中偏移接缝与薄片机器横向的夹角为0.1至 0.6度。39.一种卷绕薄片卷轮的方法,其薄片具有表 面凸出物所形成的固定花样,包含了当卷轮被卷绕 时让它在两边之间往返移动,使得卷轮中相邻薄片 上的表面凸出物互相偏移,藉以减少套住的情形且 其[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比相同材质薄片 却未往返移动的卷轮高。图式简单说明: 图一说明本发明制造无绉热风贯通乾燥薄纸的方 法。 图二为典型卷轮产品的略图,并说明卷轮膨松度之 计算代号。 图三为测量卷轮坚实度之设备模型。 图四为本发明产品(代号“l1"-“l13"是表示下列范 例一至十三中的产品)、和以范例十四中非本发明 的方法所制之产品(对照点,标为“control")、以及 市面上各种纸巾中(皆标为“C1"或“C2"是根据其为 一层或二层产品),卷轮膨松度对卷轮坚实度之图, 并说明本发明的产品具有高卷轮膨松度及高卷轮 坚实度。其中横座标代表卷轮挺度,单位为公厘(mm );纵座标代表卷轮膨松度,单位为cc/克(cc/g)。 图五为本发明产品及市面上各种纸巾之[卷轮膨松 度/卷轮坚实度]比例对单一薄片厚度的图,标示如 图四,并说明本发明方法为产生具有特定厚度薄片 的卷轮之效率。其中横座标代表单一薄片厚度,单 位为英寸(inch);纵座标代表卷轮膨松度/卷轮挺度, 单位为平方公分/克(cm2/g)。 图六为[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比例对几何平均 挺度的图,与上述的图四与图五相似,说明本发明 的方法可提供一种高膨松度及坚实且柔软(不硬) 的薄片。其中横座标代表几何平均挺度,几何平均 挺度无单位;纵座标代表卷轮膨松度/卷轮挺度,单 位为平方公分/克(cm2/g)。 图七为[卷轮膨松度/卷轮坚实度/单一薄片厚度]比 例对几何平均挺度的图,与上述图四、图五、及图 六相似,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一特定厚 度的高品质及坚实度的柔软薄片之效率。其中横 座标代表几何平均挺度,几何平均挺度无单位;纵 座标代表卷轮膨松度/卷轮挺度/单一薄片厚度,单 位为公分/克(cm/g)。 图8A及8B分别为以本发明所制之无绉热风贯通乾燥 薄片的乾侧(上侧)及非本发明方法所制之相似薄 片的照片,其说明传送织物所形成之机器横向的凹 线将薄片上机器方向高起的枕状平行列隔断。 图9A及9B分别为图8A及8B薄片的外侧(底侧)照片,其 进一步说明传送织物在薄片上所形成的条状物在 薄膜此侧为凸出物。 图十为用来形成条状凸出物于薄片外侧的传送织 物的照片。 图11A、11B及11C简要说明根据本发明而于织物上形 成一偏移接缝的方法步骤。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