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铜电镀方法
摘要 进行半导体晶圆上所形成之配线(LSI)图案的微细通孔或槽渠的填入之际,使用含有唑类或矽烷偶合剂的铜电镀液进行电镀、或是浸渍于含有唑类或矽烷偶合剂的铜电镀用前处理液之后进行铜电镀。藉由在电镀液中加入铜溶解抑制成分、或是以含有铜溶解抑制成分的液体进行前处理,乃可抑制覆盖性差的铜种晶层的溶解,防止空洞或缝口等之缺陷的发生。
申请公布号 TW573072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1.21
申请号 TW089122872 申请日期 2000.10.31
申请人 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关口 淳之辅;山口俊一郎
分类号 C25D3/38 主分类号 C25D3/3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用来在半导体晶圆上形成铜配线之铜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于含有择自咪唑、唑、1,2,3-三唑、1,2,3-唑、1,2,3,4-四唑、1,2,3,4-三唑、地巴唑、苯并咪唑、1,2,3-苯并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之至少一种的唑类或择自咪唑矽烷、氨矽烷、环氧矽烷、乙烯矽烷、甲基丙烯酸矽烷、巯矽烷之至少一种的矽烷偶合剂,且含有主成分为硫酸铜、硫酸、氯以及添加剂的硫酸铜电镀液中1~60秒,进行在半导体晶圆上所形成之配线图案的微细通孔或槽渠的填入。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铜电镀方法,系浸渍3~10秒。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铜电镀方法,系含有1~10000mg/L之唑类或矽烷偶合剂。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铜电镀方法,系含有10~5000mg/L之唑类或矽烷偶合剂。5.一种针对半导体晶圆上形成铜配线之铜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于含有择自咪唑、唑、1,2,3-三唑、1,2,3-唑、1,2,3,4-四唑、1,2,3,4-三唑、地巴唑、苯并咪唑、1,2,3-苯并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之至少一种的唑类或择自咪唑矽烷、氨矽烷、环氧矽烷、乙烯矽烷、甲基丙烯酸矽烷、巯矽烷之至少一种的矽烷偶合剂之水溶液之后,以含有主成分为硫酸铜、硫酸、氯以及添加剂的硫酸铜电镀液进行电镀,进行在半导体晶圆上所形成之配线图案的微细通孔或槽渠的填入。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铜电镀方法,系于含有唑类或矽烷偶合剂的水溶液中浸渍1~60秒。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铜电镀方法,系于含有唑类或矽烷偶合剂的水溶液中浸渍3~10秒。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项中任一项之铜电镀方法,系含有1~10000mg/L之唑类或矽烷偶合剂。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项中任一项之铜电镀方法,系含有10~5000mg/L之唑类或矽烷偶合剂。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