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
摘要 一种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包括有一手架与一装置座;该手架与该装置座的后端藉由转动构件相结合,该手架与该装置座的前端设有撑开彼此的支撑结构,并于该装置座中间或两侧设有结合构件,藉以让装置座结合于小型电脑的板子底部;另外,并于该装置座与该手架上设有数个操控按键,由电线与小型电脑连接。使用上,将手伸入该手架与该装置座中以手指压按操控按键,来操作使用小型电脑,以达到单手就能快速地查询所需资讯者。五、(一)、本案代表图为:第____一____图(二)、本案代表图之元件代表符号简单说明:1 手架 11支撑架12 枢轴座 13 挂孔14 托架 2 装置座21 支撑座 211U型架212 直立杆 2121 沟槽213 双向U型架 2131 前后向U型架2132上下向U型架 22 枢轴23 塑胶板子 231 手旋螺栓232短圆柱 24 操控按键25 操控按键
申请公布号 TW570223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1.01
申请号 TW092203869 申请日期 2003.03.13
申请人 锺国诚 发明人 锺国诚
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尧顺 台北市内湖区行爱路一七六号三楼
主权项 1.一种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包括有一手架与一装置座;该手架与该装置座的后端藉由转动构件相结合,该手架与该装置座的前端设有撑开彼此的支撑结构,并于该装置座中间或两侧设有结合构件,藉以让装置座结合于小型电脑的板子底部;另外,并于该装置座与该手架上设有数个操控按键,藉由电线可与小型电脑连接。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系呈一平板状的环形体。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前端的支撑结构为一支撑架。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支撑架前方系呈一U型的扣合构造。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的后端设有的转动构件为枢轴座。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中间环形内侧的前方处往后平行延伸有一托架。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托架作为拇指往内的依靠以承受其它四根手指头的压按力量,同时用以区分拇指及其它四根手指。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的正面前方设有一个由食指压按的操控按键(1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托架前方设有一凸柱,用以平衡食指操控按键(15)的凸出。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2)与(5)系呈一平板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2)与(5)前端正面设有的支撑结构为一支撑座(21)与(51)。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支撑座(21)与(51)的底部系为一体成型的型架(211)与(511)。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一体成型的U型架(211)与(511)上锁接着一个中间具有沟槽(2121)与(5121)直立杆(212)与(512)的一端。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直立杆(212)与(512)中间的沟槽(2121)与(5121)锁接着双向U型架(213)与(513)的前后向U型架(2131)与(5131)。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双向U型架(213)与(513)的另一架体为上下向U型架(2132)与(5132)。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上下向U型架(2132)与(5132)内锁接有一长螺丝。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2)与(5)后端设有转动构件中的枢轴(22)与(52)。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2)中间嵌设有一具有防滑面的塑胶板子。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塑胶板子上设有一手旋螺栓。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塑胶板子上设有一短圆柱。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2)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由中指及无名指压按的操控按键(24)与(25)。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5)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一U型扣夹。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一U型扣夹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起插头。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5)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的第二U型扣夹。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二U型扣夹的后方为扳件。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扳件的前方为扣件。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装置座(5)的两侧面之间设有至少包括(55)在内的三个不规则形状孔洞。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不规则形状的孔洞(55)的侧面设有中指及无名指压按的操控按键(56)与(57)。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手架后端的一侧设有相对应的挂孔。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一个挂孔结合着前端具有挂钩的第一腕带。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一腕带中间设有一调整座。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一腕带后端设有一母插扣座。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二个挂孔结合着前端具有挂钩的第二腕带。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所述之电脑的手持控制及支撑结构,其中,该第二腕带后端设有一公插扣头。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创作第一种型态的立体分解前视图。第二图为本创作第一种型态的立体分解后视图。第三图为本创作第一种型态的立体组合架起图。第四图为第三图结合于小型电脑板子底部的实施例图。第五图为本创作第一种型态的立体组合收起图。第六图为第五图结合于小型电脑板子底部的实施例图。第七图为手放入本创作第一种型态并套上腕带的使用实施例后视示意图。第八图为手放入本创作第一种型态并套上腕带的使用实施例前视示意图。第九图为本创作第二种型态的立体分解后视图。第十图为本创作第二种型态的立体分解前视图。第十一图为本创作第二种型态结合于小型电脑板子底部的立体组合架起实施例图。第十二图为第十一图结合于小型电脑板子底部的立体组合收起实施例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裕民路二一四巷二十六弄二号四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