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微气候调节系统
摘要 本发明旨在透过整合建物之自然通风的主要气流路径,配合整体建物内、外部于气流行经路径设置由设于建物外部之壁立式植栽,设于建物壁面之可控制的百叶窗与建物之每一楼层的居住单元内的透气地坪之吸湿降温材质的空隙而成微气候调节系统,实现亚热带建物之健康舒适的室内微气候之居住条件。整体建物各层皆与中庭相连,每一房间皆有一壁面的上部与建物之垂直通风塔相接,房间地坪以梁之深度构成复层地板,于墙外梁位设进气口,外气由地坪下方内外两侧进气口,进入复层地板经透气地坪孔隙上飘,与前述中庭、垂直通风塔因风力换气与重力换气(温度差)而产生的自然换气效果,形成本发明之自然通风的主要气流路径。整合上述建物之自然通风的主要气流路径,于气流行经路径设置微气候调节系统,使以壁立式植栽于建筑物外围形成的断热层,并辅以设于建筑物壁面之可控制的百叶窗引导房间气流流动路径,使外在湿热空气行经室内的透气地坪之吸湿降温材质的空隙,由下而上流入室内,达到除湿、降温。此一省能、非机械换气之微气候调节系统,其整体使用之综合效果,可使室内夏季降温除湿、冬季保温除湿,适宜亚热带地区住居空间使用。
申请公布号 TW564278 申请公布日期 2003.12.01
申请号 TW091134541 申请日期 2002.11.28
申请人 财团法人佑生研究基金会 发明人 林俊兴
分类号 E04B1/70 主分类号 E04B1/7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游永谊 台北市大安区复兴南路二段三五三号二楼
主权项 1.一种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之微气候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规划建物内部之自然通风路径时,采用具有中庭及其屋顶天井、连通各楼层每一房间(居住单元)的垂直通风管道及由该垂直通风管道延伸至屋顶层上部之通风塔、前述居住单元之复层地板及其透气地坪所构成的整体建物通风系统,建物各楼层皆与前述中庭相连,每一前述居住单元皆有一壁面的上部与建物之前述垂直通风塔相接,前述居住单元内的前述透气地坪以梁之深度构成复层地板,于墙外梁位相对于前述居住单元内的透气地坪之下方内外两侧设进气入口部,外气由前述进气入口部、前述复层地板经前述透气地坪之孔隙上飘,与前述中庭、前述垂直通风塔因风力换气与重力换气(温度差)而产生自然换气,形成自然通风的主要气流路径;整合上述建物之自然通风的主要气流路径,配合整体建物内、外部于气流行经路径设置由设于建物外部之壁立式植栽,设于建物壁面之可控制的百叶窗与前述居住单元内的前述透气地坪之吸湿降温材质的空隙而成微气候调节系统,使以壁立式植栽设于建筑物外部而形成的断热层,并辅以设于建物壁面之前述可控制的百叶窗,使外在的湿热空气行经前述居住单元内的前述透气地坪之吸湿降温材质的空隙,由下而上流入室内,引导气流流入房间之同时达到除湿、降温。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之微气候调节系统,前述居住单元内的透气地坪之下方内外两侧所设的进气入口部系于建物壁面上装设有可控制的百叶窗,以前述居住单元内部上方的垂直通风管道之抽气口与前述居住单元之内侧的上段百叶窗为主要排气开口部,予以设成前述进气入口部高度低于排气开口部高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之微气候调节系统,前述通风塔之顶部与屋顶形成一蓄热空间,且前述通风塔之顶部设有可随风向转动的烟囱式顶盖。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表示适用与本发明有关的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之微气候调节系统的建物之侧截面图。其中箭头方向系表示自然通风路径。第2图系表示建物各楼层的每一房间内设置与本发明有关的省能、非机械换气的亚热带建物之微气候调节系统时的配置图。第3图为装置本发明之建物于节气立春时所测得之外气与室内温湿度数据,比对舒适、健康范围空气线图。第4图为装置本发明之建物于节气大暑时所测得之外气与室内温湿度数据,比对舒适、健康范围空气线图。
地址 台北市中山区长春路一三七巷三号二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