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连接器结构改良
摘要 一种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有一绝缘座体、多数个端子、一第一外壳及一第二外壳,该绝缘座体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该前端面上设有一延伸至绝缘座体内部之接合孔,该接合孔后端设有多数个贯通至后端面之端子穿孔,端子各具有一接触部及一接脚部,接触部系容置于接合孔内,接脚部则穿过端子穿孔而伸出绝缘座体之后端面,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系相互卡合,组成一包覆于绝缘座体及端子外部的外壳;藉此,可组成一将连接器之外壳采组合式设计,不需利用灌胶方式形成外壳,可避免胶体进入绝缘座体内部,无造成溢胶之虞,使产品良率可大幅提升之连接器结构。
申请公布号 TW549729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8.21
申请号 TW091215982 申请日期 2002.10.08
申请人 陈国良 发明人 陈国良
分类号 H01R9/03 主分类号 H01R9/03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樊贞松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一号十八楼;王云平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一号十八楼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结构改良,包括:一绝缘座体,其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该前端面上设有一接合孔,该接合孔延伸至绝缘座体内部,该接合孔后端设有多数个贯通至后端面之端子穿孔;多数个端子,其各具有一接触部及一接脚部,接触部系容置于接合孔内,接脚部则穿过端子穿孔而伸出绝缘座体之后端面;以及一第一外壳及一第二外壳,其系相互卡合组成一包覆于该绝缘座体及该等端子外部的外壳。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绝缘座体之接合孔一侧设有一具有防呆作用之凹槽。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绝缘座体一侧外壁设有一导引块。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绝缘座体之接合孔内设有多数条对应端子穿孔之端子容槽,该等端子之接触部系容置于接合孔之相对的端子容槽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等端子并利用干涉方式与该绝缘座体固定。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内部各具有一本体容置空间及一传输线容置空间,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之本体容置空间容置该绝缘座体近后端面处,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之传输线容置空间容纳一传输线一端,该第一外壳之传输线容置空间二侧各设有一卡接槽,该第二外壳之传输线容置空间二侧各设有一与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块,该二卡接槽与该二卡接块相互卡合,使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卡合成一体。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外壳之本体容置空间及该传输线容置空间之间设有多数个间隔设置的定位槽,该第二外壳之本体容置空间及传输线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定位压条,该定位压条系与该等定位槽呈上、下相对,该等端子之接脚部系分别焊接连接于该传输线之多数条芯线,该等芯线及该等端子之接脚部分别定位于该等定位槽中,并藉该定位压条压制定位。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之传输线容置空间内壁设有多数个固定凸点,该等固定凸点系压制于该传输线表面。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器结构改良,其中该绝缘座体二侧近后端面处各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分别设有与该第一定位部相对应之第二定位部及第三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及该第三定位部相互卡合定位,使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相互卡合组成一包覆于该绝缘座体及该等端子外部的外壳。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习知连接器结构之立体组合图。第二图系习知连接器结构之剖视图。第三图系本创作之立体分解图。第四图系本创作之立体组合图(第二外壳去除)。第五图系本创作之前视图(第二外壳去除)。第六图系本创作之俯视图(第二外壳去除)。第七图系本创作之侧视图(第二外壳去除)。第八图系本创作绝缘座体之立体图。第九图系本创作绝缘座体之后视图。第十图系本创作第二外壳之立体图。
地址 桃园县桃园市永福西街一一五巷二十二号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