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储存合金高封装密度且密封之以氢气冷却之氢储存单元
摘要 一种以氢气冷却之氢储存单元。此单元采用在氢储存单元中之氢储存合金杆之间流动的过剩的氢,以便提供氢储存合金杆之对流式冷却。此单元提供高封装密度之储存材料。此单元亦在释放储存的氢期间,允许从热源经由其合金杆之热能的有效热传。此单元之氢储存杆系被包裹于避免在高流动速率之氢中带走氢储存材料之封闭剂层中。
申请公布号 TW528849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4.21
申请号 TW090111202 申请日期 2001.05.11
申请人 力能转换装置公司 发明人 欧史坦;杨罗珊
分类号 F28D15/00 主分类号 F28D1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庆源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一段二四五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包含;一储存单元壳体;复数个氢储存合金杆,配置在该储存单元壳体之内;一氢流动通道区,设置于该壳体内之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间,该流动通道区提供在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间的路径以允许高速氢气流动,该氢之一部份系储存在该储存材料之内并释放氢化物形成之热,而该氢之其余部分系以足够质量流率流经该等氢流动通道以移除氢化物形成之该热;一多孔性封闭剂,围绕着该等氢储存合金杆,藉以避免将该氢储存合金带入至该高速氢气流中。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等氢储存合金杆系由密集动力的氢储存合金材料所形成。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等储存合金杆系由紧密氢化动力的合金材料所形成。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等杆之直径系在5公厘与6公分之间,且长度高达12寸。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缠绕在该等杆周围之薄的多孔性薄板。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薄的多孔性高分子薄板。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薄的多孔性聚丙烯薄板。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薄的多孔性聚四氟乙烯薄板。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薄的多孔性金属薄板。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多孔性金属薄板系由选自镍、铝、铜、及其混合物或合金之至少一金属所形成。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围绕该等氢储存合金杆之该多孔性密封材料系为薄的多孔性石墨薄板。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壳体系为绝热并抵抗通过该壳体之氢扩散。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储存单元更包含一个配置在该壳体内部的封闭的中央开口。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中央开口系藉由中央开口壁而与该单元之内部隔离。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中央开口将加热单元收容在该中央开口壁之内。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氢气冷却式氢储存单元,其中该加热单元系为一种触媒燃烧器。图式简单说明:图1系为依据本发明之密封之氢储存杆之概要描绘(未按比例);图2系为本发明之氢储存单元之概要描绘之剖面图(未按比例);图3系为描绘氢加气站之示意图;图4显示用以提供动力给内燃机车辆之氢气供应系统之示意图;以及图5显示用以提供动力给燃料电池车之氢气供应系统之示意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