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脚踏车毂
摘要 一种脚踏车毂,系提供与切向的脚踏车轮辐一起使用,脚踏车毂包括一毂轴和一毂体,毂轴具有一组轮辐孔,轮辐孔系沿着毂体的周围设置且延伸至外和内表面之间,每一轮辐孔具有一放大的插入部分和一扣挡部分。一内部上接收座较佳为位在邻接于各扣挡部分的位置处,一内支座较佳为设置在每一插入部分和该每一上接收座之间。外表面、上接收座和支座的配置方式可用以扣住轮辐的弯曲末端,外表面上较佳为具有一沟槽部分,其延伸自该每一扣挡部分,扣挡部分和该沟槽部分系配置以扣住轮辐的弯曲末端。
申请公布号 TW523472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3.11
申请号 TW091104147 申请日期 2002.03.06
申请人 岛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部耕嗣
分类号 B60B27/02 主分类号 B60B2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脚踏车毂,系与切向的脚踏车轮辐一起使用,其具有一平直的区域以及具有一放大顶端的一弯曲末端,使该平直区域系向外延伸并和该弯曲末端形成一大约为95角,该脚踏车毂包括:一毂轴,具有一中心轴延伸于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之间;及一毂体,具有一内部通道,且该毂轴系旋转式地支撑在其中、一外表面、一内表面和一组第一轮辐孔,其系沿着该毂体的周围设置并能延伸在该外及内表面之间,该每一第一轮辐孔具有一插入部分,其宽度的尺寸足以让一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得以顺利通过,及一扣挡部分,其宽度系小于该插入部分的该宽度,必将该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扣在其中,该内表面具有一内上接收座,其系位在邻接于该第一轮辐孔之该每一扣挡部分的位置处,及一内支座系被设置在该每一插入部分和该每一上接收座之间。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内支座和该毂体之该外表面的间隔距离系大于该每一轮辐之弯曲末端的长度,以将该轮辐的弯曲末端扣在该第一轮辐孔的该扣挡部分中。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系各包括一凹槽,其系能沿着该每一扣挡部分的一中心轴端而向内延伸至该内表面中。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包括一接触面,其系从该毂体之该内表面端呈放射状地向外隔开,使该毂体之该内表面形成该支座。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毂体的该内表面包括一对该支座,其系设置在该每一第一轮辐孔的该扣挡部分和该插入部分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毂体在邻接于该第一轮辐孔端具有一厚度,其系大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外表面具有一沟槽部分,其系从该每一扣挡部分端向外延伸,以在邻接于该每一扣挡部分的该外表面上形成一凹槽。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包括一上接触面,其和该每一沟槽部分的间隔距离系小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9.一种脚踏车毂,系与切向的脚踏车轮辐一起使用,其具有一平直的区域以及具有一放大顶端的一弯曲末端,使该平直区域系向外延伸并和该弯曲末端形成一大约为95角,该脚踏车毂包括:一毂轴,具有一中心轴延伸于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之间;及一毂体,具有一内部通道,且该毂轴系旋转式地支撑在其中、一外表面、一内表面和一组第一轮辐孔,其系沿着该毂体的周围设置并能延伸在该外及内表面之间,该每一第一轮辐孔具有一插入部分,其宽度的尺寸足以让一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得以顺利通过,及一扣挡部分,其宽度系小于该插入部分的该宽度,以将该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扣在其中,该内表面具有一内上接收座,其系位在邻接于该第一轮辐孔之该每一扣挡部分的位置处,及一内支座系被设置在该每一插入部分和该每一上接收座之间,该外表面、该上接收座和该支座的尺寸及配置方式系将该轮辐的弯曲末端扣在该第一轮辐孔的该扣挡部分中。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各包括一凹槽,其系沿着该每一扣挡部分的一中心轴端而向内延伸至该内表面中。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包括一接触面,其系从该毂体之该内表面端呈放射状地向外隔开,使该鼓体之该内表面形成该支座。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毂体的该内表面包括一对该支座,其系设置在该每一第一轮辐孔的该扣挡部分和该插入部分之间。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毂体在邻接于该第一轮辐孔端具有一厚度,其系大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外表面具有一沟槽部分,其系从该每一扣挡部分端向外延伸以便在邻接于该每一扣挡部分的该外表面上形成一凹槽。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包括一上接触面,其和该每一沟槽部分的间隔距离系小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16.一种脚踏车毂,系与切向的脚踏车轮辐一起使用,其具有一平直的区域以及具有一放大顶端的一弯曲末端,使该平直区域系向外延伸并和该弯曲末端形成一大约为95角,该脚踏车毂包括:一毂轴,具有一中心轴延伸于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之间;及一毂体,具有一内部通道,且该毂轴系旋转式地支撑在其中,一外表面,一内表面和一组第一轮辐孔,其系沿着该毂体的周围设置并能延伸在该外及内表面之间,该每一第一轮辐孔具有一插入部分,其宽度的尺寸系足以让一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得以顺利通过,及一扣挡部分,其宽度系小于该插入部分的该宽度,以将该切向轮辐的放大顶端扣在其中,该外表面具有一沟槽部分,其可从该每一扣挡部分端向外延伸以便在邻接于该每一扣挡部分的该外表面上形成一凹槽,该扣挡部分和该沟槽部分的尺寸及配置方式系将该轮辐的弯曲末端扣在该第一轮辐孔的该扣挡部分中。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沟槽部分系各包括一内凹的曲面。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沟槽部分系和该每一扣挡部分之一纵向中心轴形成一实质直角的方式延伸。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内表面具有一内上接收座,其系位在邻接于该每一扣挡部分的位置处,及一内支座,其系设置在该每一插入部分和该每一上接收座之间。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每一上接收座包括一上接触面,其和该每一沟槽部分的间隔距离系小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脚踏车毂,其中该内表面包括一上接触面,其系邻接于该每一扣挡部分,且和该每一沟槽部分的间隔距离系小于该轮辐之弯曲部分的长度。图式简单说明:图1系传统式脚踏车的一侧视图,其具有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前及后煞碟毂;图2系图1中所示脚踏车,已拆下链轮之该后轮的一侧视图;图3系图1中所示脚踏车的轮缘、其中一组轮辐和轮辐螺纹接头之一部份立体分解图;图4系图2中所示后轮之后煞碟毂的一侧视图;图5系图3中所示后轮之后煞碟毂的一侧视图,且其系将某一特定部位截断以利说明;图6系图4和5中所示后煞碟毂体的一左端侧视图,且其煞碟转子螺栓系安装于上;图7系图4和5中所示后煞碟毂体的一左端侧视图,且其煞碟转子螺栓已经拆下;图8系图4和5中所示后煞碟毂之后煞碟毂体的一放大侧视图,且其转子已经拆下;图9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9-9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0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0-10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1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1-11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2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2-12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3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3-13哟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4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4-14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5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5-15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6系沿着图8中截面线16-16的区域中所视图4.5和8中之后煞碟毂体的一部分横向断面图;图17系图4.5和8中所示后煞碟毂体的其中一轮辐孔之放大部分外部示意图;图18系图17中所示之轮辐孔的一内部示意图;及图19系图4.5和8中所示后煞碟毂体的一放大示意图,其中二轮辐系由此向外延伸。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