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携式显示装置之外壳
摘要 本发明系针对一种可携式显示装置之外壳,其可藉由互连复数个显示元件,而实现一大尺寸之萤幕。当打开显示元件时,显示元件之邻近侧互相紧密接触,藉此将非显示区域减至极小。当合上显示元件时,显示元件之外表可受到保护。外壳包括一可折叠面板护壳,其可容纳至少两个平面显示面板元件。面板护壳具有一开口,致使打开面板护壳时,平面显示元件之邻近侧互相紧密接触。外壳尚包括一铰链支撑构材,用以提供面板护壳之合/开操作;及盖子装置,用以覆盖露在开口外之平面显示元件一侧,以保护显示元件。
申请公布号 TW522775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3.01
申请号 TW091100355 申请日期 2002.01.14
申请人 金时焕 发明人 金时焕;金章镐;金亨年
分类号 H05K5/00 主分类号 H05K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志扬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一段二十三号十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可携式显示装置之外壳,包括:一可折叠面板护壳,可容纳至少二平面板显示元件,平面板显示元件具有相邻侧壁,在打开面板护壳时相邻侧壁即互相接触;一折叠支撑构材,用以支撑面板护壳之折叠操作;及盖子装置,在合上面板护壳时,用以覆盖平面板显示元件之相邻侧壁。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面板护壳包括一由切割侧壁而界定之开口,开口之设计,使打开面板护壳时,平面板显示元件之相邻侧壁互相接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将盖子装置安装在面板护壳之折叠部分上。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操作盖子装置之位置,在打开面板护壳时,并不会干扰平面板显示元件相邻侧壁之接触。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面板护壳具有一空间,其中在合上面板护壳时,可容纳盖子装置,该空间位于面板护壳之内侧或外侧。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尚包括用以固定盖子装置之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系一弹性构材。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折叠支撑构材包括,在面板护壳之旋转中心安装一铰链。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折叠支撑构材包括两个旋转杆,其一端耦合至面板护壳,并包括一旋转轴,各旋转杆之另一端即固定在该旋转轴上。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安装在其内侧之冲击吸收装置。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一中央盖,用以覆盖平面板显示元件之侧壁,并包括一可弯曲侧盖,从中央盖两侧延伸;在打开面板护壳时,中央盖由一在面板护壳上形成的遮蔽所收纳。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在中央盖与侧盖间安置一易弯曲连接构材。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中央盖尚包括在中央盖之上下部分安装一盖子。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中央盖尚包括一铰链轴从侧盖凸起并耦合至面板护壳。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尚包括盖子折叠装置,在开阁面板护壳时,用以将盖子装置摺至遮蔽。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外壳,其中盖子折叠装置包括在遮蔽之内壁与侧盖间由一弹性构材耦合。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外壳,其中盖子折叠装置包括一阻件,用以避免侧盖向外旋转。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外壳,其中盖子折叠装置包括在侧盖形成一引导凸起,并有一引导凹槽用以引导引导凸起向内旋转至遮蔽。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侧盖包括复数个单元盖子,其间形成连接部分,俾使侧盖能弯曲。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外壳,其中侧盖由易弯曲薄片所形成。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设计成易弯曲并由面板护壳之遮蔽所收纳,遮蔽收纳盖子装置,俾能在打开面板护壳时,不使盖子装置暴露在外。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一中央盖,用以覆盖平面板显示元件之侧壁;侧盖以连接部分连接至中央盖之两侧;及一钩轴承在侧盖的一端形成。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外壳,尚包括一弹性构性连接遮蔽内侧与钩轴承。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由复数个单元盖子所形成,并在其间安置连接部分而使盖子装置易于弯曲。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曲易弯曲薄片所形成。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尚包括一安装部分安装在中央盖之上下部分,并在安装部分形成一长凹槽;折叠支撑构材具有一轴凸起耦合至该长凹槽。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外壳,尚包括在面板护壳上形成一终结部分,以围绕安装部分。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单元盖子,由一连接部分易弯曲地连接,第一单元盖子固定在一面板护壳上,而第二单元盖子则由一遮蔽收纳其内。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尚包括将一铰链轴安装在第一单元盖子上,并将铰链轴插入面板护壳上形成的凹槽内,面板护壳具有一钩部分,用以避免铰链轴移开。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外壳,其中将盖子装置两端可旋转地耦合在面板护壳上,以在合上面板护壳时覆盖开口。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由易弯曲薄片所形成,将其一端固定在面板护壳内,而将另一端以插入一弹性构材方式安装在另一面板护壳上。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外壳,其中将盖子装置附着在一面板护壳之内表面上。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外壳,其中将盖子装置连接至弹性构材之一端收纳于遮蔽内。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将盖子装置设计成,在合上面板护壳时延伸,而在打开面板护壳时即收缩。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以伸缩囊形状形成。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外壳,尚包括一保护盖,用以覆盖盖子装置之上下部分。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外壳,其中保护盖包括一耦合构材耦合至折叠支撑构材,一承接器耦合至耦合构材并连接至盖子装置之伸缩囊部分,并有一盖子用以覆盖承接器。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外壳,其中形成盖子装置之材料选自合成纤维及合成树脂所组成之群组。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将一耦合部分固定在面板护壳侧壁内表面与伸缩囊部分上。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系藉由复数个单元盖子可滑动地互相连接而形成。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之外壳,尚包括一遮蔽在打开面板护壳时,用以收纳盖子装置。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之外壳,其中遮蔽系在面板护壳侧壁上形成。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三盖子,各具有一滑动凹槽;第二盖子,具有一滑动凸起可滑动地插入滑动凹槽内;及一可弯曲连接部分,从第一及第三盖子延伸并可旋转地耦合至面板护壳。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外壳,其中在第二盖子之内外表面形成复数个滑动凸起。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外壳,其中在第二盖子之一内表面形成复数个滑动凸起。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尚包括,在第二盖子之上下部分形成一安装部分,及在安装部分一内表面形成一长凹槽并耦合至折叠支撑构材之轴凸起。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尚包括滑动引导装置,在打开面板护壳时,引导位于面板护壳折叠部分后面之盖子装置。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一盖子本体,用以覆盖面板护壳之开口及平面板显示元件之侧壁,并在盖子本体之上下部分形成一安装部分。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之外壳,其中安装部分具有一凹槽,折叠支撑构材之轴凸起即耦合至其内。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之外壳,其中折叠支撑构材包括二旋转杆,其一端耦合至面板护壳,而各旋转杆之另一端则固定在一旋转轴上。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项之外壳,其中在安装部分之内表面形成一耦合至旋转轴之长凹槽。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尚包括一引导壁,围绕面板护壳之侧壁,以避免面板被不经意打开。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之外壳,其中滑动引导装置包括一长凹槽在安装部分形成,及一轴凸起在折叠支撑构材上形成并耦合至长凹槽。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2项之外壳,尚包括一弹性构材耦合轴凸起与盖子装置。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2项之外壳,其中安装部分尚具有一斜凹槽在长凹槽两侧形成,并在面板护壳上形成一凸起以对应至斜凹槽。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由一薄片盖子所形成,俾使盖子装置在合上或打开面板护壳时,藉由盖子驱动装置而弯曲或不弯曲。5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5项之外壳,其中盖子装置包括一凹面部分及一凸面部分。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5项之外壳,尚包括一遮蔽,在打开面板护壳时,用以收纳盖子装置。5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项之外壳,尚包括一弹性构材,安置在盖子装置一端部分与遮蔽内壁之间。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5项之外壳,其中盖子驱动装置包括一弹性构材,连接盖子装置另一端部分与面板护壳。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5项之外壳,其中盖子驱动装置包括一齿轮部分,在折叠支撑构材第一圆柱之内圆上形成,折叠支撑构材系连接至面板护壳,并包括惰齿轮及驱动齿轮与齿轮部分衔接,并由齿轮部分驱动;具有凹面及凸面部分之盖子装置与驱动齿轮相衔接。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0项之外壳,其中将惰齿轮及驱动齿轮安装在面板护壳上。图式简单说明:图1及2系透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3及4系侧面图,说明第一实例的折叠操作;图5及6各别为侧面图及透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例外壳的盖子折叠装置;图7及8系侧面图,说明第一实例的另一盖子装置;图9系透视图,说明第一实例盖子装置的另一例子;图10至12各别为一透视图及二侧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13系一侧面图,说明第二实例盖子装置的另一例子;图14及15系透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16及17系透视图,说明第三实例盖子装置的另一例子;图18及19系透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20及21系透视图,说明第四实例盖子装置的另一例子;图22及24系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25系透视图,说明第五实例盖子装置的另一例子;图26至29系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例可携式显示装置的外壳;图30系透视图,说明第六实例盖子驱动装置的另一例子;图31及32系侧面图,说明第六实例盖子驱动装置的另一例子;
地址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