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半导体与制造半导体方法
摘要 一种半导体元件包括一在一基底层上之高度掺杂层及由至少一自元件表面延伸透过高度掺杂层之至少一沟渠所定界,同时包括一介于基底层及高度掺杂层间之夹层(sub- layer),虽然该夹层系掺杂相同型态之掺杂物作为该埋入集极,但是其浓度较低。一种用于制造这类元件之方法亦被揭示。该夹层引起基底及次集极层中电位线之较均匀分布,藉此避免特别密之电位线区域。因在电位线密集之区域中其崩溃电压较低,避免太密之电位线即意谓着提升元件之崩溃电压。
申请公布号 TW517259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1.11
申请号 TW088116507 申请日期 1999.09.27
申请人 LM艾瑞克生(PUBL)电话公司 发明人 哈肯史乔丁;安德司索德巴格
分类号 H01L21/00 主分类号 H01L2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元件,其包括一在具有一反型掺杂之基底层(101;201;301)上的高度掺杂层(103;203;303)及藉由自元件表面透过该高度掺杂层(103;203;303)延伸之至少一沟渠(113;213;313)来定界,该元件之特征为包括在该基底层(101;201;301)及该高度掺杂层(103;203;303)间之一夹层(121;221;321),该夹层(121;221;321)系掺杂着与该埋入集极(103;203;303)同型之掺杂物,惟其浓度较低。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该高度掺杂层(103;203;303)系一由一磊晶层(105;205;305)所涵盖之埋入层。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该掺杂物使用于该夹层(121;221;321)中之顶部浓度是在5x1015离子/立方公分(ions/cm3)至1017ions/cm3之范围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该夹层(121;221;321)之深度系在高度掺杂区(103;203;303)下2微米及10微米之间。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包括掺杂着与掺杂于该高度掺杂区(103;203;303)相反型之一区域(119;219;319),该区域(119;219;319)环绕各沟渠(113;213;313)之底部,但未接触该次集极层(121;221;32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该沟渠壁系涵盖一氧化层(115;215;315)及该沟渠内部(117;217;317)系充满着多晶矽,该多晶矽系与该基底层(101;201;301)作电性接触。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使用于该高度掺杂区(103;203;303)之掺杂物是砷或锑。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使用于该夹层(121;221;321)之掺杂物是磷。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使用于该夹层(121;221;321)之掺杂物是砷或锑。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半导体元件,其中该沟渠所定界之该元件系连接至其它沟渠中至少一个定界之其它元件中至少一个。11.一种制造半导体元件之方法,其包括一在基底层(101;201;301)上之高度掺杂层(103;203;303),包括之步骤如下:掺杂一次集极层(121)于基底层中,利用同于次集极层(121)之同型掺杂物掺杂一埋入集极层(103)于基底层(101)中,在元件中形成至少一之沟渠(113;213;313),该沟渠自元件表面延伸至基底层(101;201;301)。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在该沟渠被形成前于该高度掺杂层(103;203;303)顶部上成长一磊晶层(105;205;305)之步骤。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或12项之方法,其中掺杂该次集极层及该埋入集极在该次集极层之掺杂及该埋入集极之掺杂间未有任何超过800℃之热处理。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第11或12项之方法,其中该埋入集极在该次集极层之前被掺杂。15.一种制造半导体元件之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基底层上磊晶性成长一夹层,该夹层被轻度搀入与基底层相反型之掺杂物,-在该夹层上磊晶性成长一高度掺杂层,-在元件中蚀刻至少一沟渠,该沟渠自元件表面延伸至基底层。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在蚀刻该沟渠前在该高度掺杂层顶部上成长一磊晶层之步骤。图式简单说明:图1展示一先前技艺元件之剖面图。图2根据本发明展示一元件之剖面图。图3A概略地显示图1所示元件之净掺杂。图3B显示类似图1所示元件之电位分布。图4A概略地显示图2所示元件之净掺杂。图4B显示类似图2所示元件之电位分布。图5根据本发明之第二具体实施例显示一元件。图6根据本发明之第三具体实施例显示一元件。图7根据本发明之较佳具体实施例显示一包括一些元件之晶片。
地址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