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气端子
摘要 一种改良的绝缘层剥离端子系藉由将它由一金属胚料冲压而形成,该端子系折叠在其自身上以形成不同的第一与第二本体部份,各第一与第二本体部份系终结于一直立线接触元件。该端子之折叠部份界定出一第一接触梁,而一第二接触梁由该端子之侧边延伸出来并且位在该第一接触梁之下方以便在其中形成供一相对连接器用的一端子容纳通道。
申请公布号 TW515606 申请公布日期 2002.12.21
申请号 TW089203239 申请日期 2000.03.14
申请人 摩勒克斯公司 发明人 八木正典;松浦尚也;高濑尚人;宫泽顺一
分类号 H01R4/24;H01R13/11 主分类号 H01R4/2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陈文郎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以连接一电线与一相对连接器之端子的 绝缘层剥离端子(10),包含: 一导电构件(11),该构件包括第一与第二绝缘层剥 离部份,该构件(11)系沿该构件之一预定折线折叠 在其本身上,使得该等第一与第二绝缘层剥离部份 (3.4)沿着该构件互相长向地分开,该折线界定出该 构件(11)之第一与第二本体部份(13.14),该第一本体 部份(13)系折叠在该第二本体部份(14)上以界定出 该端子(10)之一第一接触梁(1),该第一接触梁(1)包 括相对第一与第二端;以及 一第二接触梁(2),其系沿着该构件之侧边长向地延 伸,该第二接触梁包括第一与第二端,该第二接触 梁(2)大致平行于该第一接触梁(1)延伸,该等第一与 第二接触梁(1.2)在其间共同界定出一端子容纳通 道(I)以容纳一相对连接器之一相对端子,该等第一 与第二接触梁(1.2)分别界定出该端子的第一与第 二引导表面(121.24)以引导该相对端子进入该端子 容纳通道。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剥离 端子,其中各第一与第二引导表面(121.24)是弯曲的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 该第一引导表面(121)系沿着该折线(F)形成。4.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该等第 一与第二绝缘层剥离部份(3.4)系沿着该端子(10)长 向地互相对齐。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 剥离端子,其中该等第一与第二绝缘层剥离部份(3. 4)系分别设置在该等第一与第二本体部份(13.14)之 第一端(39.40)处。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 剥离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2)部份地沿着该第一 接触梁(1)长向地延伸并且部份地位在该第一本体 部份(13)下方。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绝缘层剥 离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2)具有与该第一本体部 份(13)对齐的一自由端(22)且该第二引导表面(24)系 设置在该自由端(22)处。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 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当该相对端子(92)被插入该 通道(I)中时,该等第一与第二接触梁(1.2)在两点处 接触相对端子。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 剥离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包括一接触臂部份(23 )及连接该接触臂部份及该构件的一腿部(21)。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该 接触臂部份(23)系藉由该腿部(21)由该第二本体部 份悬伸出来。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绝缘层剥 离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2)包括使该接触臂部份 偏离该腿部的一过渡部份(41)。12.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2)系 由该第二本体部份(14)悬伸出来。13.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该折线(F)界定出 该第一接触梁引导表面(121)的一弯曲部份。14.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绝缘层剥离端子,其中该过 渡部份(403)系藉由扭转该接触臂部份(406)之一部份 形成。15.一种用以在具有一内导电芯部及一外绝 缘覆盖层之电线及一相对连接器之一导电端子之 间提供一连接的绝缘层剥离端子,该端子包含: 一长形扁平的导电构件(11),该构件(11)具有第一与 第二相对端(39.40),该构件(11)系折叠在其本身上以 界定出该端子(10)的一折叠部份(13)及该端子(10)的 一第一接触梁(1); 第一与第二绝缘层剥离部份(3.4),其系分别设置在 该构件第一与第二端(39.40)附近,该等第一与第二 绝缘层剥离部份(3.4)由该构件(11)以相反之方向延 伸出来,使得当该构件折叠在其本身上时,该等第 一与第二绝缘层剥离部份(3.4)系互相对齐且沿着 该构件长向地互相分开,该折叠构件界定出该端子 (10)的一第一接触梁(1); 一第二接触梁(2),其系沿该端子(10)长向地延伸且 与该第一接触梁(1)分开一中间的空间(I),该端子(10 )包括连接该第二接触梁(2)与该构件的一腿部(21), 该中间的空间(I)界定出一端子容纳通道以容纳该 相对连接器端子(92)于其中。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5项之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2)系由该构件(11)悬 伸出来。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端子,其中该 腿部(21)系由该构件(11)于在该等第一与第二绝缘 层剥离部份(3.4)间之一位置处延伸出来。18.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端子,其中该第二接触梁包括 设置在该腿部(21)及一接触臂部份(23)间的一偏移 部份(41),该偏移部份(41)使该第二接触梁(2)与该第 一接触梁(1)对齐。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端 子,其中该偏移部份包括一扭转部份(406)。图式简 单说明: 第1图是依据本创作之原理构成之一绝缘层剥离型 端子的一立体图; 第2图是第1图之端子之一顶平面图; 第3图是第1图之端子之一侧平面图; 第4图是第1图之端子之一后平面图; 第5图是在将第1图之端子冲压出该板之前已被选 择性地电镀之一导电金属条的一横截面图; 第6图是载有被用以形成第1图之端子之多数冲压 结构的一载条的一平面图; 第7图是具有其中已放置有第1图之端子之凹孔之 连接器壳体的一顶平面图; 第8图是在第7图上之连接器壳体之一横截面图,系 沿着其线8-8截取而得并且显示第1图之端子定位在 该连接器壳体之对应凹孔中; 第9图是第7图之连接器壳体之一前平面图,系沿其 线9-9截取而得; 第10图是第7图之连接器壳体之后平面图,系沿其线 10-10截取而得并且再显示将电线放入该连接器壳 体中; 第11图是与一相对连接器结合之第7图之连接器壳 体及在第1图中所示之该型端子的一横截面图,显 示在两连接器之各个端子间的结合方式; 第12图是一习知绝缘层剥离端子之立体图; 第13图是一连接器壳体的一横截面图,该连接器壳 体具有定位在该连接器壳体内且与一电线连接的 一习知绝缘层剥离端子; 第14图是固持多数显示该习知端子之一展开形状 之一载条一顶平面图; 第15图是一金属胚料之顶平面图,显示另一个习知 绝缘层剥离端子之形状; 第16图是本创作之一端子之另一实施例的一立体 图;以及 第17图是第16图之端子的一底平面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