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沸腾及冷凝冷媒之冷却装置
摘要 在一种沸腾及冷凝冷媒之冷却装置中,在封闭容器中设置一热导体部,用于将界定一封闭容器之热接受壁与热辐射壁予以热连接,发热构件系装附至热接受壁上,且在热辐射壁上设置一热辐射鳍片,用于将发热构件所产生之热能辐射至外界。在冷却装置中,管的两端在热辐射壁的不同位置处连接至封闭容器以便与此封闭容器连通,致使热辐射鳍片系藉由热辐射壁与管而包围。
申请公布号 TW504822 申请公布日期 2002.10.01
申请号 TW090122142 申请日期 2001.09.06
申请人 电装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杉户肇;田中公司;大原贵英
分类号 H01L23/427 主分类号 H01L23/427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沸腾及冷凝冷媒之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一发热构件,此冷却装置包含:一容器,用于容纳液态冷媒,此容器包括一热接受壁及一热辐射壁,发热构件系装附至此热接受壁上,且热辐射壁系正对热接受壁;一热导体部,系设置在容器内,用以将热接受壁与热辐射壁予以热连接;一热辐射鳍片,系放置在容器外侧,用以经由至少热接受壁、热导体部及热辐射壁而将从发热构件所产生之热辐射至外界;及一管,系绕着热辐射鳍片放置,用于以热辐射壁将热辐射鳍片包围,其中该管具有两个端部,系放置用以在热辐射壁的两部位与容器内侧连通。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放置热辐射鳍片以便能插入在至少由管及热辐射壁所界定之空间中。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系以下列方式连接至容器,此方式就是藉由从发热构件所发出之热量所沸腾的冷媒会通过该管而被通过热辐射鳍片之冷却空气所冷凝。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内部具有多数管状冷媒通道,每个通道均在冷媒流动方向延伸。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内部具有一通道,从容器来的冷媒在冷媒流动方向上会流经此通道;且管在冷媒流动方向上大致上是U字形。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辐射鳍片具有多数辐射鳍片部位;管具有多数管部位;及辐射鳍片部位及管部位系从热接受壁到热辐射壁之方向交错堆叠。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导体部系藉由具有多数开口部之至少一板构件而构成的;且板构件系放置在热接受壁与热辐射壁之间。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开口部包含多个第一开口及多个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系设置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位置之沸腾区域中,第二开口系设置在除了沸腾区域之周围区域中;且每个第一开口系比每一个第二开口来得细微。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在大致垂直于从热接受壁到热辐射壁之方向上延伸有管部位;且此管部位系以预定角度倾斜于热接受壁之壁表面。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端部之一系经由一连接构件而与容器连通,此连通构件具有比管更大之通道剖面。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发热构件系放置在容器的接受壁之底部表面;且管的端部系连接至容器,用以形成两个连通部,经过此连通部可以与容器相连,此冷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分隔部,用于将容器内液态冷媒表面以上之上空间予以分隔,系放置在任何一个连通部与热导体部之间且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位置之沸腾区域中。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吹风机,用于朝热辐射鳍片吹出冷却空气,用于冷却热辐射鳍片,其中热辐射鳍片及管系在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中被分别分割成多数辐射鳍片部位及管部位,以便在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上在相邻两部位之间具有一预定余隙。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冷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板,用于改变冷却空气在热辐射鳍片中之流动方向,系放置在至少一管部位之上游空气侧。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及13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导管,其中有冷却空气流动,系放置在管的外侧;且管与热辐射鳍片系放置在导管中,以便形成一旁通通道,其中冷却空气可绕过在导管中之热辐射鳍片。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辐射鳍片系被放置以藉由流过该处之冷却空气冷却;热辐射鳍片与管系被放置以便在热辐射鳍片中的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上具有第一尺寸,且在管中的冷媒流动方向上具有第二尺寸;且热辐射鳍片与管系以预定角度倾斜于冷却空气流动方向。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接受壁,上面装附有发热构件,系大致垂直放置;且热辐射鳍片在容器中液态冷媒表面以上包括一上侧鳍片部位,且在液态冷媒表面以下包括一下侧鳍片部位,且上侧鳍片部位之鳍片密度系小于下侧鳍片部位之鳍片密度。1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上侧鳍片的鳍片密度可藉由加大其鳍片间距而变小。1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上侧鳍片之鳍片密度系藉由在预定区域中消除上侧鳍片而变小。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导体部系藉由具有多数开口部之至少一板构件而构成的,系放置在热接受壁与热辐射壁之间;板构件的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系设置在容器内液态冷媒表面上,而第二开口系位在液态冷媒表面;各个第一开口是比各个第二开口来得细微;且介于相邻两个第一开口之间的距离系小于两个相邻第二开口之间的距离。2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发热构件系放置在容器上且在液态冷媒表面以下。2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发热构件系放置在容器的顶部表面上;且容器具有一内容量,系大于管的内容量。2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导体部具有一单一构件,此构件系连续地在液态冷媒表面上方之上空间中延伸;且此单一构件仅放置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位置之沸腾区域中。2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导体部,系放置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位置之沸腾区域中且形成一结构,此结构具有一芯部及形成在芯部表面上之多孔材质。2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管的端部在容器内系开放在液态冷媒表面的上侧。2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的一端部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位置的沸腾区域中系与容器相连;且管的另一端部在沸腾区域以外的位置与容器连通。2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任一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管包括一第一管部位及一第二管部位,系配置在热辐射壁上之一方向上;第一及第二管部位之每个端部系在对应于发热构件装附部位之沸腾区域中与容器连通;且第一及第二管部位之每个其他端部系在除了沸腾区域之外的位置与容器连通。2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第一及第二管的一侧端部系设置以作为单一连通端。2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多数第一管及多数第二管系分别在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上配置于热辐射壁上;且相邻第一管及第二管系配置以便在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之交叉方向上具有一余隙。2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冷却装置,其中发热构件系放置在热接收壁上,且在冷却空气流动方向之交叉方向上系大致位于一中心部。3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冷却装置,其中:热辐射壁具有两个插入孔;且管的两个端开口系插入至插入孔以便与容器的内侧连通。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一概略立体图,显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是一分解立体图,显示第一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3A是一平面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一板构件,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开口,且图3B是一平面图,显示一板构件,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开口;图4是沿着图1的线Ⅳ-Ⅳ所作的冷却装置之剖面图;图5是一剖面图,显示第一实施例之修改的冷却装置;图6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7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8A是沿着图7中的线ⅧA-ⅧA所作之剖面图,且图8B是沿着图7中的线ⅧB-ⅧB所作之剖面图;图9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0是一概略立体图,显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1是一侧视图,显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2是一侧视图,显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3是一平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4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5A是一平面图,显示第九实施例的一板构件,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开口,且图15B是一平面图,显示一板构件,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开口;图16是一侧视图,显示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7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8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19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三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0A及20B是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四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1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2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之修改的冷却装置;图23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之另一个修改的冷却装置;图24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六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5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七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6是一剖面图,显示本发明第十八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图27是一立体图,显示本发明第十九较佳实施例之冷却装置;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