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手前后轮同步刹车系统
摘要 本创作系为一种双手前后轮同步刹车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使用之刹车结构者,其主要系藉由该带动装置、扭力装置及连动装置之配合设置,使驾驶者于刹车时,仅须扳动左、右刹车扳手其中一端之扳手,该刹车线系会使带动装置中之滑块产生位移,而该滑块上之刹车线系会带动连动装置,使连动装置之一端牵动扭力装置,使扭力装置之基座系呈一倾斜状态,并且拉动前轮刹车线,而该连动装置之另一端则直接牵动后轮刹车线,而达到同时控制前、后轮可同步刹车之功效;又该基座内部所设之双向螺杆设计,当转动杆体时,该刹车线头系会产生位移,以调整前、后刹车力大小,增加该刹车系统之安全性。
申请公布号 TW497582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8.01
申请号 TW090221157 申请日期 2000.05.10
申请人 李森墉 发明人 李森墉
分类号 B62L3/02;B62L1/06 主分类号 B62L3/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雪苓 台南巿庆平路一六六号十二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双手前后轮同步刹车系统,主要系由一带动 装置、一扭力装置及连动装置所组合而成的,其中 : 该带动装置系由底座、带动轮组及盖体所组成,该 底座其中央呈一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内系凸设 有两相对应之限位板,该限位板系将该容置空间一 分为二,于该限位板上方容置空间内设有两定位杆 ,于该限位板下方容置空间内设有两固定杆,该定 位杆及固定杆末端皆设有一螺纹段,于该底座两侧 边系凿设有穿孔,于该底座底面则设置一穿孔;该 带动轮组系由滑块及滑轮所组成,该滑块之一端系 设置一滑轮,并藉一轴杆穿设成型,又该滑块另一 端之底部系设有一连接凸块;该盖体系与底座同形 状之板体,该盖体上系设置有复数个穿孔,该穿孔 之设置位置系与底座之定位杆及固定杆相互对应; 该扭力装置系由基座、回复弹簧及固定座所组成, 该基座系需配合一双向螺杆、两刹车线头、上盖 及杆体,该基座系为一管状座体,中央呈一容置区, 于该容置区之最底面系设置有轴承,该基座之一端 面系凿设有缺槽,而其对应之另一端面系设一平面 ,且于平面上凸设一阶级杆,于该阶级杆之上方位 置处系设一凸块,又于该基座外径上缘系设置螺纹 ,而于基座外径设有一贯穿基座的穿孔;该双向螺 杆之中央系凹设一收束部,于该收束部之上、下两 端所设之螺纹系为反向设计,于该双向螺杆顶端系 设有一穿孔;该刹车线头之中心系设有一螺纹部, 于该刹车线头外周缘系凸设一定位块,该定位块上 则凿设一卡槽;该上盖顶端中央处设一穿孔,而于 盖体之内径上系设有螺纹; 该杆体系为穿设双向螺杆之穿孔而设;该回复弹簧 两端系呈一勾状部,一端系勾设于基座之凸块上; 而该固定座系对应基座之阶级杆处设一穿孔,于穿 孔内系设置有轴承,又于对应回复弹簧勾状部处设 一凸块; 该连动装置系由底座、连动轮组及盖体所组成,该 底座其中央呈一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内系凸设 有两相对应之限位板,该限位板系将该容置空间一 分为二,于该限位板下方容置空间内设有两定位杆 ,于该限位板上方容置空间内设有两固定杆,该定 位杆及固定杆末端皆设有一螺纹段,于该底座两侧 边系凿设有穿孔,于该底座顶面则设置一穿孔;该 连动轮组系由滑块及滑轮所组成,该滑块之一端系 设置有滑轮,并藉一轴杆穿设成型,又该滑块另一 端之顶部系设有一连接凸块;该盖体系与底座同形 状之板体,该盖体上系设置有复数个穿孔,该穿孔 之设置位置系与底座之定位杆及固定杆相互对应; 藉上述带动装置、扭力装置及连动装置之配合设 置,于刹车时,仅须扳动左、右刹车扳手其中一端, 该刹车线系会使带动装置中之滑块产生位移,而该 滑块上之刹车线系会带动连动装置,使连动装置之 一端牵动扭力装置,使扭力装置之基座系呈一倾斜 状态,并且拉动前轮刹车线,而该连动装置之另一 端则直接牵动后轮刹车线,而达到同时控制前、后 轮可同步刹车之功效。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 述之双手前后轮同步刹车系统,其中:装设于双向 螺杆之收束部上方之刹车线头系接设后刹车线,装 设于双向螺杆之收束部下方之刹车线头系接设前 刹车线者;且藉该双向螺杆之设计,使该刹车线头 位移,以调整前、后轮之刹车力之大小比,并提升 其刹车效率。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 系本创作结构之外观示意图。 第二图 系本创作之带动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第三图 系本创作之扭力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第四图 系本创作之连动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第五图 系本创作带动装置之组合示意图。 第六图 系本创作扭力装置之组合示意图。 第七图 系本创作连动装置之组合示意图。 第八图 系本创作结构之整体作动示意图。 第九图 系本创作带动装置之动作图。 第十图 系本创作扭力装置之动作图。 第十一图 系本创作连动装置之动作图。 第十二图 系本创作扭力装置调整状态示意图。
地址 台南巿长荣路三段八十四号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