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之引出配线构造是设有从区域延伸之储存节点(SN)多重沟11,在该储存节点(SN)多重沟11之内壁形成有沟型引出电极12A。另外,在储存节点(SN)多重沟11之上方设有从沟型引出电极12A延伸之延长垫电极吾12B。另外,贯穿该延长垫电极部12B,在延长垫电极部12B之上层设有接触插头7用来连接铝配线8和延长垫电极吾12B。利用此种构造,可以获得从半导体装置之电极引出之配线构造,藉以获得能够以确实而且稳定之状态测定单元电晶体之特性之单元电晶体TEG。
申请公布号 TW478150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3.01
申请号 TW090101867 申请日期 2001.01.31
申请人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宫 干;竹内雅彦
分类号 H01L27/108 主分类号 H01L27/10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赖经臣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2000)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具备有连接构造用来电连接设在上述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之圆筒型储存节点电极(1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其特征是: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被配置在平面看成为不同之区域;和具有沟部(11),被设置成从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延伸到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和沟型引出电极(12A),被设置成沿着上述沟部(11)之侧壁。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连接构造包含有:延长垫电极部(12B),在上述之沟部之上方,从上述之沟型引出电极(12A)延伸;和接触插头(7),贯穿上述之延长垫电极部(12B),用来连接设在上述沟型引出电极(12A)之上层之上述配线区域(8)和上述延长垫电极部(12B)。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连接构造包含有:导电层(101B,9),被配置在上述沟型引出电极(12A)之下层;第1接触插头(4),用来连接上述之沟型引出电极(12A)和上述之导电层(101B,9);配线层(102),成为上述导电层(101B,9)的之上层,被设在上述沟型引出电极(12A)之下层;第2接触插头(10),用来连接上述之配线层(102)和上述之导电层(101B,9);和第3接触插头,用来连接上述之配线层(10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导电层(101B,9)为闸极电极层(101B)或定位垫(9)。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连接构造具有:配线层(102),被设在上述之沟型引出电极(12A)之下层;第1接触插头(4),用来连接上述之沟型引出电极(12A)和上述之配线层(102);和第2接触插头(7),用来连接上述之配线层(10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8)。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连接构造具有:配线层(102),被设在上述沟型引出电极(12A)之下层,其下端部直接连接到上述之沟型引出电极(12A);和接触插头(7),用来连接上述之配线层(10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8)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配线区域是铝配线层。8.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2000)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具备有连接构造用来电连接设在上述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之圆筒型储存节点电极(1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其特征是: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被配置在平面看成为大致相同之区域;和上述之连接构造具有接触插头,用来连接上述之圆筒型储存电极(12)和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为位元线配线层。10.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其特征是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具备有:大致细长形状之活性区域(20);闸极电极(1),被设置在对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平行之方向;位元线(2),在上述闸极电极(1)之上方沿着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延伸,被设置成从平面看成为不与上述活性区域重叠之方式;定位垫(13A),被配置在配线区域之下方,用来与上述之活性区域连接;和接触插头(10),用来连接上述之定位垫(13A)和上述之位元线(2)。1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2000)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其特征是: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具备有:大致细长形状之活性区域(20);闸极电极(1),被设置在对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和位元线(2),在上述闸极电极(1)之上方沿着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延伸,被设置成从平面看成为不与上述之活性区域(20)重叠之方式;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具有接触插头(7,17),经由层间膜(16,18,6)被设在上述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之上方,用来连接上述之配线区域(2000)和上述之活性区域(20)。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半导体装置,其中上述之接触插头具有2段构造。13.一种半导体装置之制造方法,其中之半导体装置具备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2000)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其特征是所具备之工程包含有:形成具备有圆筒型储存节点电极(12)之上述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形成连接到上述圆筒型储存节点电极(12)之接触插头(7);和形成连接到上述接触插头(7)之配线区域(2000)。14.一种半导体装置之制造方法,其中之半导体装置具备有包含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和配线区域(2000)之单元电晶体特性测定专用元件;其特征是所具备之工程包含有:形成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1000),具备有:大致细长形状之活性区域(20);闸极电极(1),被设置在对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和位元线(2),在上述闸极电极(1)之上方沿着上述活性区域(20)之长度方向延伸,被设置成从平面看成为不与上述之活性区域(20)重叠之方式;形成覆盖在上述之单元电晶体形成区域之层间膜(16,18,6);形成埋入到上述层间膜(16,18,6),连接到上述活性区域(20)之第1接触插头(17)和第2接触插头(7);和在上述层间膜(16,18,6)之上面,形成连接到上述第2接触插头(7)之上述配线区域(2000)。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概略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5中之具有从储存节点电极引出之配线构造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平面构造。图2表示依照图1中之X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3表示依照图1中之X1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4表示依照图1中之X2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5表示依照图1中之X3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6表示依照图1中之X4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7表示依照图1中之X5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8是概略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7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平面构造。图9表示依照图8中之X8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10是概略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8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平面构造。图11是概略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9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平面构造。图12表示依照图11中之X11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13是第1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9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14是第2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9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15是第3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9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16是第4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9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17是概略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0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平面构造。图18表示依照图17中之X17箭视线之剖面构造。图19是第1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0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20是第2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0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21是第3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0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22是第4工程剖面图,用来表示实施形态10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制造方法。图23是习知技术之单元电晶体TEG之剖面构造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