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液体输送容器
摘要 一种用以储存及喷出液体之可加压容器,该容器包含 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该前壁系大体而言相对该后壁呈坚硬,该后壁在加压该容器之前系大体而言呈平坦或大体而言呈单弯曲,及该后壁在伸展下系可变形至大体而言填满该容器孔腔。本发明亦有关用以制造容器及装置之方法及用以由该容器喷出液体之方法。
申请公布号 TW469136 申请公布日期 2001.12.21
申请号 TW089116798 申请日期 2000.08.18
申请人 法玛奇亚及亚普强公司 发明人 浦西 班威克;乔那斯 通斯丹
分类号 A61M35/00 主分类号 A61M3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以储存及喷出液体之可加压容器,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改良之特征包含:该前壁系大体而言相对该后壁呈坚硬;该后壁在加压该容器之前系大体而言呈平坦或大体而言呈单弯曲;及该后壁在伸展下系可变形至大体而言填满该容器孔腔。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由该后壁侧看出时,该孔腔具有一通常凹陷深入部份之形式。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由该后侧看出时,该孔腔具有极小、及最好无下部切除部份。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朝向该前壁正交于该孔腔表面测量时,该前壁可能具有约略一致之厚度。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由该轴心移开时,如正交于该孔腔表面朝向该前壁测量,该前壁厚度增加。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至少环绕着该开口之区域中,该前壁之前表面系大体而言平坦或大体而言呈单弯曲。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至少环绕着该孔腔之区域中,该前壁之后表面系大体而言平坦或大体而言呈单弯曲。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接近该孔腔之前后表面大体而言系平行或同心,但不管本身是孔腔及开口。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具有一平板或圆柱部份之整体形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开口管具有不变、会聚、发散或其结合方式之一剖面。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设计该开口以辅助雾化该液体。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设计该开口以辅助形成一凝聚线性液体流束。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正面具有一环绕着该开口之切出区域。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容器系连接到至少其他一容器以形成多数容器单位。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容器,其特征为数个容器之前壁表面系置于相同之平坦或单弯曲平面中。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容器,其特征为用单一薄片材料盖在数个容器之前壁表面。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容器,其特征为数个容器之后壁表面系置于相同之平坦或单弯曲平面中。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容器,其特征为用单一薄片材料盖住数个容器之后壁表面。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单位系一大体而言坚硬及支承自身之结构。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单位包含一加大之前壁结构,在前壁结构内提供具有开口之数个孔腔以形成该多数容器。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不管本身是孔腔及开口时,该前壁结构之前后表面大体而言系于接近该孔腔处平行,以给予一大致平板之形式。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结构具有一圆盘之整体形状。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数个容器系至少沿着一与该圆盘外围同心之圆定位。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当不管本身是孔腔及开口时,该前壁结构之前后表面大体而言系于接近该孔腔处呈单弯曲及同心。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结构具有一完全或局部圆柱之整体形状。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数个容器系定位在该圆柱表面之二维方向上方。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以连续或不连续之方式折叠该后壁。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后壁大体而言具有与该前壁之后表面相同之整体形状。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设计该后壁以致可弹性变形。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设计该后壁以致可塑性或永久变形。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后壁包含一层片材料。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后壁包含一金属层。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一暂时性密封系设在该开口上方。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密封系可破裂或可移除。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密封包含一平坦或单弯曲薄片。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液体量系少于25微升,较好少于15及最好少于10微升。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开口直径系于10及1000微米之间,最好于20及800微米之间。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前壁厚度系于0.5及10毫米之间,最好在1及5毫米之间。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容器,其特征为该最大孔腔直径系约1至20毫米,最好于2及10毫米之间。40.一种用以储存及喷出液体之可加压容器,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改良之特征包含:于该孔腔附近,除了该孔腔以外,该前壁具有一平坦或单弯曲平板之整体形状,且大体而言与前后表面平行或同心;至少该孔腔之一部份系形成于该前后表面之间,使得该开口暴露在该前表面上及该槽之开放部份暴露在该后表面上;及该后壁系附着至该后表面。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具有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9项中任一项之特征。42.一种用以储存及喷出液体之可加压容器,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改良之特征包含:当由该容器轴心偏置移动时,如沿着延伸经过该孔腔及正交于该槽封闭表面之直线测量,该前壁厚度增加。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容器,其特征为具有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9项中任一项之特征。44.一种用以制造包含液体之容器之方法,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特征为下列步骤:形成一设有呈碗槽形式孔腔之前壁,并具有一开口,以使该碗槽与该前壁前表面连接;将液体导入该碗槽孔腔;及连接及附着一平坦或单弯曲后壁薄膜至该碗槽孔腔开放部份,以封住该容器中之液体。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藉着射出成形完成设有孔腔及开口之前壁成形步骤。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藉着焊接完成该后壁薄膜之黏着步骤。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藉着加热完成该焊接步骤。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在该开口上方黏着一平坦或单弯曲密封薄膜之步骤。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超过一孔腔之前壁或成形步骤。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在超过一孔腔上方黏着该后壁薄膜之步骤。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在超过一孔腔上方黏着一平坦或单弯曲密封薄膜之步骤。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容器具有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9项中任一项之特征。53.一种包含液体之容器,其特征为以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至52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制成该容器。54.一种用于由容器喷出液体之方法,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特征为下列步骤:藉着至少局部于轴向中移动该后壁及以充分速度朝向该开口加压该容器,以经过该开口喷出液体;及依此弹性或非弹性地伸展该后壁,以增加其表面。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伸展步骤包含由平坦或单弯曲形式伸展该后壁至双弯曲形式之步骤。5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伸展步骤包含使该后壁变形直到大体而言对应于该孔腔形式之步骤。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大体而言排空该容器内液体之步骤。5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以至少每秒5米,最好至少每秒10米之速度由该开口喷出该液体。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以少于约20微米直径之点滴形式喷出该液体。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以一凝聚喷射之形式喷出该液体。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液体在撞击一瞄准表面之前能通过一段不少于1公分之空气距离。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液体系允许撞击眼睛。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液体系允许撞击一柔软之表面,用以至少局部渗透该表面。64.一种用于由容器喷出液体之装置,该容器包含a)一具有或围绕对应于一开放槽形式之孔腔之前壁,b)一位于该前壁内而适于由该容器喷射液体之开口,该开口定义一容器轴心,c)一在该开口上方而适于暂时使用之选择性密封件,及d)一关闭及密封该前壁槽之开放部份之后壁,以局限用于该容器中液体之空间,该后壁至少局部垂直于该容器轴心延伸及系可位移或可变形地移向该开口以加压该容器液体,其改良之特征包含:一设有用于该容器之底座之外壳,其适于承接一容器,并在后壁及前壁前表面之间至少具有0.5毫米之距离;一配置在移动方向中之撞鎚,当位于该底座时,其相对该外壳大体而言位于该容器之轴向;及一可操作以驱动该撞鎚之作动器。6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当位于该底座时,该容器大体而言暴露遮蔽该孔腔并朝向该撞鎚之后壁表面之整个部份。6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底座以允许于该底座中变换容器。6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6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底座以允许于多数容器单位中藉着连接进给容器进入该底座以变换之。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底座包含一可进给该容器之轨道。6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7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底座允许藉着多数容器单位之旋转连续进给该容器,并使各容器排列成圆形配置。7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一导引装置以确保该撞鎚及该容器孔腔间之对齐。7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导引装置于该容器及该外壳或底座之间包含一可松开之锁扣机构。7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导引装置于该容器及该撞鎚之间包含一可松开之锁扣机构。7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2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当在该撞鎚之移动方向中移动时,该锁扣机构包含一锁扣该容器之结构。7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撞鎚包含一撞鎚头及一撞鎚活塞。7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撞鎚头之前面部分大体而言顺应该容器孔腔。7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至少该撞鎚头前面部份系由一能顺应于该容器孔腔之柔软材料制成。7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作动器以使该撞鎚活塞位移。7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作动器包含一用于驱动该撞鎚之电力装置。7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作动器包含一用于驱动该撞鎚之机械装置。8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9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机械装置包含至少一用于储存能量之弹簧。8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作动器包含至少含有一驱动力转换装置之传送机构。8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传送机构包含一螺丝及螺帽配置。8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一阻尼器以影响该撞鎚之移动。8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一除去密封工具以破坏或移除该容器开口上方之密封。8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当位于该底座时,该工具系配置于该容器后面及安排用于除去密封期间向前移动。8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工具以于其向前移动期间通过或经过该前壁而击中该密封。8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6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工具及容器以配合成为一导引装置,安排该导引装置以确保该撞鎚及该容器孔腔间之对齐。8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5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工具系连接至该撞鎚,用于与其同时移动。8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8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工具系连接至该撞鎚,以致在该撞鎚撞击该容器之前撞击该密封。9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容器系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9项中任一项之容器。9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安排该装置以便能够以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至63项中任一项之方法来喷射液体。92.一组工具或结合装置,其特征为其包含a)一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9项任一项之容器,及b)一具有撞鎚之装置,安排该装置以使该容器后壁位移或变形而加压该容器内液体。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A至第一图G以剖面概要地说明用于单一或多数容器配置之各种容器设计及特色。第二图A,第二图B及第二图C以后侧平面视图、直径式剖面及放大细节显示一呈圆盘形式之多数容器结构,而环绕该圆盘周边分布有14个容器。第三图A至第三图D以透视图及局部剖视图描述一类似于第二图之圆盘,并亦显示后侧壁面及剥除薄膜。第四图A及第四图B以局部剖视图及透视图分别显示一用于圆盘型多数容器之分配器装置之内部零件。
地址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