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可弯折车体及潜藏煞车线之滑板车结构
摘要 一种具可弯折车体及潜藏煞车线之滑板车结构,主要是在车体竖管及车把手竖管内分别装设一滑滚轮,使其煞车把手中的煞车线得穿设于车体竖管及车把手竖管内、并由两滑滚轮的绕设后,再沿车体底下架设至车体后方的煞车块顶端结合,其中煞车块的中间位置设有一贯穿状的圆穿孔与车体后方的圆孔并由一轴杆予以枢设,而在车体前方系设一容置凹口,并在容置凹口的车体侧面设有一前为椭圆孔、后为横贯穿孔,而与车体竖管相结合的一连结座,系于下方设有一前为弯弧开口状之钩孔及后为呈透空状之枢接孔,使其将连结座置于车体的容置凹口中,并由一组枢轴套筒及一快拆把手分别的穿置于枢接孔与横贯穿孔、钩孔与椭圆孔组装结合;遂以可供作动煞车同时,并藉由该煞车线所隐藏于车体竖管及车把手竖管中的作收缩时、得由两滑滚轮而予呈折绕现象、以吸收煞车线长度,之后再由快拆把手的提供车体与车体竖管间可为弯折叠合,俾达到有效整理并潜藏煞车线、安全煞车及方便收拾、便于携带、不占空间及操作简易等实用功效。
申请公布号 TW462349 申请公布日期 2001.11.01
申请号 TW089205832 申请日期 2000.04.12
申请人 陈正忠 发明人 陈正忠
分类号 B62K15/00;A63C17/01 主分类号 B62K1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东材 彰化县员林镇浮圳路二段五二一号四楼
主权项 一种具可弯折车体及潜藏煞车线之滑板车结构,主 要是在车体竖管及车把手竖管内分别装设一滑滚 轮,其中车体竖管上所设的滑滚轮系位于一直竖管 的顶端,使其该煞车把手中的煞车线得穿设于车体 竖管及车把手竖管内、并由两滑滚轮的绕设后,再 沿车体底下架设至车体后方的煞车块顶端结合,其 中煞车块的中间位置系设有一贯穿状的圆穿孔,使 其煞车块的圆穿孔与车体后方的圆孔对正后并由 一轴杆予以枢设,而煞车线与煞车块之间并有一弹 簧圈;而在车体前方制有一容置凹口,并在容置凹 口的车体侧面设有一前为椭圆孔、后为横贯穿孔 者,而与车体竖管相结合的一连结座,系于下方设 有一前为弯弧开口状之钩孔及后为呈透空状之枢 接孔,使其将连结座置于车体的容置凹口中,并将 其枢接孔与横贯穿孔、钩孔与椭圆孔对正后,得分 别由一组枢轴套筒及一快拆把手的穿置组装结合; 遂以可供作动煞车同时,并藉由该煞车线所隐藏于 车体竖管及车把手竖管中的作收缩时、得由两滑 滚轮而予呈折绕现象、以吸收煞车线长度,之后再 由快拆把手的提供车体与车体竖管间可为弯折叠 合,俾达到有效整理并潜藏煞车线、安全煞车及方 便收拾、便于携带、不占空间及操作简易等实用 功 效。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习式之立体图。 第二图:系本创作组装后之立体图。 第三图-A:系本创作中车体竖管与车把手竖管之立 体分解图。 第三图-B:系本创作中两滑滚轮之组装示意图。 第三图-C:系本创作中车体与煞车块之组装位置暨 结构立体分解图。 第三图-D:系本创作车体中煞车线与煞车块连结后 之仰视图。 第四图-A:系本创作煞车线架设之图示。 第四图-B:系本创作煞车线受动之图示。 第五图-A:系本创作两竖管间呈拉伸状态之图示。 第五图-B:系本创作两竖管间呈收缩时之图示。 第六图:系本创作呈弯折叠合之实施例图。
地址 彰化县花坛乡永春村油车巷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