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V)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系组设于一电器产品上,该电器产品藉由该电连接器而容许与两种外部供电装置产生连接,该电连接器本身系运用其内部端子之巧妙连结及部分重叠弯曲,使该电连接器更为缩小化,且该电连接器内部两种配合两外部供电装置之端子组共同凸伸一组无须焊接之接触臂来与电器产品内部之电路板电气连接,使组装过程更为简化。
申请公布号 TW456639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9.21
申请号 TW089200128 申请日期 2000.01.05
申请人 摩勒克斯公司 发明人 大卫.汉伦;派特 怀特
分类号 H01R4/16 主分类号 H01R4/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陈文郎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系组设于一电器产品中之一电路板上,该电器产品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该电连接器之一面由该开口处外露,以容许该电连接器与两种外部供电装置产生连接,藉任一种供电装置与该电连接器连接,可对该电器产品供电,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一与该插接两相对之第一面,及一连接该第一面与该插接面之间之一安装面,当该电连接器组设于该电路板上时,该安装面与该电路板接近,该插接面由该电器产品壳体之开口处外露,该壳体之该第一面与该插接面之间内设有复数个安装通道及至少一插接槽孔,该至少一插接槽孔之一端位于该插接面,各该安装通道与安装通道间,及安装通道与该至少一插接槽孔间可选择地相连通,并可选择地直通该安装面;一第一端子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可分别位于一通道中,该第一、第二端子之一端外露于该插接面,另一端则位于各该通道中,该第一端子组可与一第一供电装置连接;一第二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三端子及一第四端子,该第三端子具有一杆体位于该插接槽孔中,该第四端子位于一通道中,具有一第一弹性臂向该第三端子所处之该插接槽孔中延伸且未与该第三端子接触,且该第二端子组是与一第二供电装置连接;一第一连接装置,位于一通道中,且连接该第二端子及该第四端子,使得该第二、四端子形成一第一导电路径;一第二连接装置,位于一通道中,并连接该第三端子及该第一端子,使得该第一、三端子形成一第二导电路径;一第一接触臂,与该第一导电路径相连接,且具有一接触端外露于该绝缘壳体之安装面上;一第二接触臂,与该第二导电路径相连接,且具有一接触端外露于该绝缘壳体之安装面上;;当该电连接器组设于该电路板上时,该第一接触臂及该第二接触臂与该电路板电气连接,故不论使用该第一供装置或该第二供电装置时,该电连接器均以该第一、第二接触臂与该电路板产生电气连接。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装置系由该第四端子延伸而出,形成一第二弹性臂并向该第二端子所处之通道中延伸并与该第二端子接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装置具有一第三弹性臂向该第三端子所处之插接槽孔中延伸与该第三端子接触,及一第四弹性臂向该第一端子所处之通道中延伸并与该第一端子接触。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接触臂系由该第三端子相对于其杆体之另一端延伸而出。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接触臂系由该第三端子相对于其杆体之另一端延伸而出。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第一接触臂该杆体之间设有一扁平板,该扁平板之两侧则凸伸出于该第一接触臂之两侧。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第一接触臂与该杆体之间设有一扁平板,该扁平板之两侧则凸伸出于该第一接触臂之两侧。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杆体之表面上对应的设有迫紧凸块。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杆体之表面上对应的设有迫紧凸块。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插接面上设有两架设槽,该两架设槽系分别供该第一、第二端子之外露端架设。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插接面上设有两架设槽,该两架设槽系分别供该第一、第二端子之外露端架设。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两架设槽系相互平行的位于该插接槽孔的同一侧。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两架设槽系相互平行的位于该插接槽孔的同一侧。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四端子具有一直立长方形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上端部及一下端部,由其下端部之后方往该第四端子之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二弹性臂,而于该上端部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上方延伸形成该第二接触臂,另于该本体之前缘朝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弯曲形成该第一弹性臂。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四端子具有一直立长方形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上端部及一下端部,由其下端部之后方往该第四端子之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二弹性臂,而于该上端部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上方延伸形成该第二接触臂,另于该本体之前缘朝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弯曲形成该第一弹性臂。16.一种电连接器,系组设于一电器产品中之一电路板上,该电器产品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该电连接器之一面由该开口处外露,以容许该电连接器与两种外部供电装置产生连接,藉任一种供电装置与该电连接器连接,可对该电器产品供电,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一与该插接面相对之第一面,及一连接该第一面与该插接面之间之一安装面,当该电连接器组设于该电路板上时,该安装面与该电路板接近,该插接面由该电器产品壳体之开口处外露,该壳体之该第一面与该插接面之间内设有复数个安装通道及至少一插接槽孔,该至少一插接槽孔之一端位于该插接面,各该安装通道与安装通道间,及安装通道与该至少一插接槽孔间可选择地相连通,并可选择地直通该安装面;一第一端子组,包括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可分别位于一通道中,该第一、第二端子之一端外露于该插接面,另一端则位于各该通道中,该第一端子组可与一第一供电装置连接;一第二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三端子及一第四端子,该第三端子具有一杆体位于该插接槽孔中,该第四端子位于一通道中,具有一第一弹性臂向该第三端子所处之该插接槽孔中延伸且未与该第三端子接触,及一第二弹性臂向该第二端子所处之通道中延伸并与该第二端子接触,使得该第二与第四端子形成一第一导电路径,该第二端子组可与一第二供电装置连接;一第五端子,位于一通道中,该第五端子具有一第三弹性臂向该第三端子所处之插接槽孔中延伸与该第三弹性臂向该第三端所处之插接槽孔中延伸与该第三端子接触,及一第四弹性臂向该第一端子所处之通道中延伸并与该第一端子接触,使得该第一、三端子形成一第二导电路径;一第一接触臂,与该第一导电路径相连接,且具有一接触端外露于该绝缘壳体之安装面上;一第二接触臂,与该第二导电路径相连接,且具有一接触端外露于该绝缘壳体之安装面上;当该电连接器组设于该电路板上时,该第一接触臂及该第二接触臂与该电路板电气连接,故不论系使用该第一供电装置或该第二供电装置时,该电连接器均以该第一、第二接触臂与该电路板产生电气连接。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接触臂系由该第三端子相对于其杆体之另一端延伸而出。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第一接触臂与该杆体之间设有一扁平板,该扁平板之两侧则凸伸出于该第一接触臂之两侧。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杆体之表面上对应的设有迫紧凸块。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于该插接面上设有两架设槽,该两架设槽系分别供该第一、第二端子之外露端架设。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两架设槽系相互平行的位于该插接槽孔的同一侧。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第四端子具有一直立长方形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上端部及一下端部,由其下端部之后方往该第四端子之一侧延伸形成该第二弹性臂,而于该上端部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上方延伸形成该第二接触臂,另于该本体之前缘朝着该第四端子之另一侧弯曲形成该第一弹性臂。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为习知行动电话与其所对应之桌上型充电器之立体示意图。第二图系为习知行动电话与其所对应之旅行用充电器之立体示意图。第三图系为上述第一图中充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示意图。第四图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五图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内部端子组合之立体示意图。第六图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第七图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与一行动电话连结后,行动电话与其所对应之桌上型充电器之立体示意图。第八图系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与一行动电话连结后,行动电话与其所对应之旅行用充电器之立体示意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