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
摘要 一种3D钣金叶片系由包括至少两个以一次成型方式制造之整合片体所组成。每一整合片体上均具有若干长度较短之3D曲面叶片、以及对应之嵌合结构。藉由该嵌合结构可轻易将至少两个整合片体组接,使其分别所具有之多个长度较短之叶片,可因不同的设计使其相互邻接而成为多个一体之完整3D曲面叶片、或是相离一适当间隙而成为一多列式叶片结构。由于原本复杂3D曲面的完整叶片被分成若干长度较短之叶片来制造,因此可以一体成形冲压制造,不仅元件数量大幅减少、叶片之定位与组装更便利且成本更低、且模具与夹具之设计及成本均更节省、且更可达成以钣金制造「多列叶片(Multi-Row Blades)」之叶轮与导叶设计者。
申请公布号 TW452022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8.21
申请号 TW089207441 申请日期 2000.05.05
申请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简焕然;陈义仁;陈景富;廖荣钊
分类号 F04D29/30 主分类号 F04D29/3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系由至少包括:一内侧片体,其系成一中空浅碟状结构,并具有若干个呈辐射状外张延伸之3D内侧叶片,每一个内侧叶片自较近内侧端起分别依序具有包括一内侧基板、及一内侧叶片体,于内侧基板之中央具有一贯穿之论毂孔且周缘形成有预定形状之嵌合边,内侧叶片体与内侧基板之间系呈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每一个内侧叶片体的两端系分别为内侧叶片前缘以及内侧叶片后缘;一外侧片体,系为一中空浅碟状结构,并具有若干个呈辐射状外张延伸之3D外侧叶片,每一个外侧叶片自较近内侧端起分别依序具有包括一外侧基板、及一外侧叶片体,于外侧基板之中央具有一贯穿之预定形状的嵌合孔其形状恰可供该嵌合边所嵌合而定位,外侧叶片体与外侧基板之间系呈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每一个外侧叶片体的两末端系分别为外侧叶片前缘以及外侧叶片后缘;将内侧片体之嵌合边嵌入该外侧片体之嵌合孔以将该两片体结合成为一体,而形成一3D钣金叶片结构。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将两片体结合成为一体时,内侧片体之各内侧叶片的内侧叶片后缘将分别对应邻接于外侧片体之各外侧叶片的外侧叶片前缘,以成为一体之叶片结构。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将两片体结合成为一体时,内侧片体之各内侧叶片的内侧叶片后缘将分别对应于外侧片体之各外侧叶片的外侧叶片前缘,且相对应之外侧导叶片后缘与内侧导叶片前缘之间系具有一间隙而不邻接,以成为一多列式(Multi-Row)叶片结构。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更包括有一叶轮前盖及一叶轮背盖,该内侧片体及外侧片体系结合定位于叶轮前、背盖之间以形成一完整叶轮结构。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内侧叶片更具有一内侧叶片侧翼,其系自内侧叶片体朝外张延伸且与内侧叶片体呈一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该内侧叶片侧翼的形状系配合叶轮前盖之形状所设计,使内侧片体易于定位于叶轮前、背盖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外侧叶片更具有一外侧叶片侧翼,其系自外侧叶片体朝外张延伸且与外侧叶片体呈一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该外侧叶片侧翼的形状系配合叶轮前盖之形状所设计,使外侧片体易于定位于叶轮前、背盖之间。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或6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内侧叶片的剖面系呈一Z字形或反Z字形之立体状结构。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该内侧片体及外侧片体系藉由焊接结合于叶轮前、背盖之间之定位。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焊接为点焊。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预定形状的之嵌合边,系呈齿状边缘结构。11.一种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系由至少包括:一外侧导叶,其系成一中空浅碟状结构,并具有若干个呈辐射状外张延伸之3D外侧导叶片,每一个外侧导叶片自较近内侧端起分别依序具有包括一外侧基板、及一外侧导叶片体,于外侧基板之中央具有一贯穿之轮毂孔,外侧导叶片体与外侧基板之间系呈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每一个外侧导叶片体的两末端系分别为外侧导叶片前缘以及外侧导叶片后缘;一内侧导叶,系为一中空浅碟状结构,并具有若干个呈辐射状外张延伸之3D内侧导叶片,每一个内侧导叶片自较近内侧端起分别依序具有包括一内侧导叶片基板、一内侧导叶底板、及一内侧导叶片体,于内侧导叶片基板之中央具有一贯穿之内侧轮毂孔其位置系对应于该外侧轮毂孔,内侧导叶片体与内侧导叶底板之间系呈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每一个内侧导叶片体的两末端系分别为内侧导叶片前缘以及内侧导叶片后缘;藉由将一外侧导叶之外侧轮毂孔贴靠向该内侧导叶之内侧轮毂孔的定位,并使内侧导叶底板结合于外侧基板上,以形成一3D钣金叶片结构。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外侧导叶与内侧导叶相结合时,外侧导叶片的外侧导叶片后缘将分别对应于内侧导叶片的内侧导叶片前缘,且相对应之外侧导叶片后缘与内侧导叶片前缘之间系具有一间隙,以成为一多列式叶片结构。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外侧导叶与内侧导叶相结合时,外侧导叶片的外侧导叶片后缘将分别对应于内侧导叶片的内侧导叶片前缘,且相对应之外侧导叶片后缘与内侧导叶片前缘之间系相邻接,以成为一体叶片之导叶结构。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外侧导叶之外侧导叶片的数量与内侧导叶之内侧导叶片的数量并不相同。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外侧导叶之外侧导叶片的数量与内侧导叶之内侧导叶片的数量系为相同。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更包括有一导叶背盖,该外侧导叶系结合定位于导叶背盖上,且内侧导叶系结合定位于外侧导叶上并容置于外侧导叶与导叶背盖之间,以形成一导叶结构。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内侧导叶之内侧导叶片更包括有一内侧导叶片侧翼,其系自内侧导叶片体朝外张延伸且与内侧导叶片体呈一适当夹角而为一立体状结构,该内侧导叶片侧翼的形状系配合导叶背盖之形状所设计,使内侧导叶易于定位于导叶背盖。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外侧导叶片更延伸有一外侧导叶片侧翼,其系形状系配合导叶背盖之形状所设计,使外侧导叶易于结合定位于导叶背盖之间。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该外侧导叶及内侧导叶系藉由焊接相结合,且外侧导叶与导叶背盖之间系藉由焊接相结合。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所述之焊接为点焊。21.一种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系由至少包括:一第一整合片体,其具有若干个外张延伸之3D第一叶片、以及一预定形状之嵌合边;一第二整合片体,具有若干个外张延伸之3D第二叶片、以及一预定形状的嵌合孔其形状恰可供该嵌合边新嵌合而定位;将第一整合片体之嵌合边嵌入该第二整合片体之嵌合孔以将该两片体结合成为一体,而形成一3D钣金叶片结构。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第一整合片体与第二整合片体结合成为一体时,该第一整合片体之各第一叶片系分别与对应之第二叶片相邻接而成为多个一体之3D曲面叶片。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一体成型之3D钣金叶片,其中,当第一整合片体与第二整合片体结合成为一体时,该第一整合片体之各第一叶片系分别与第二叶片相离一适当间隙,而成为一多列式叶片结构。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较佳实施例的内侧片体上视图。第一图B所示系第一图A的剖面视图(沿81-81线)。第一图C所示系第一图A的剖面视图(沿91-91线)。第二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较佳实施例的外侧片体上视图。第二图B所示系第二图A的剖面视图(沿82-82线)。第二图C所示系第二图A的剖面视图(沿92-92线)。第三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叶轮结构的上视图。第三图B所示系第三图A的剖面视图(沿83-83线)。第三图C所示系第三图A的下视图。第四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外侧导叶的上视图。第四图B所示系第四图A的剖面视图(沿84-84线)。第五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内侧导叶的上视图。第五图B所示系第五图A的剖面视图(沿85-85线)。第六图A所示系本创作之导叶结构的上视图。第六图B所示系第六图A的剖面视图(沿86-86线)。第六图C所示系第六图A的下视图。第七图系本创作之内侧导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地址 新竹县竹东镇中兴路四段一九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