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心脏停止时使用之胸腔压缩装置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增高胸腔内压供复苏心脏停止病人用装置。装置包含一条挠性实质无弹性带裹于病人胸部周围及附接至换力器。换力器将朝向下方之力转成朝向胸部合力其按压胸骨,及两股束紧带之合力。换力器包含一对臂总成,各自有一对间隔臂其枢接式安装于底座。底座设置于接近病人胸骨及带末端附接于各臂总成一端。臂总成之相对手柄端朝向胸部按压而使带束紧及压缩胸腔。
申请公布号 TW450804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8.21
申请号 TW087106044 申请日期 1998.04.21
申请人 德坎–梅迪卡斯公司 发明人 凯文.A.凯利;汤玛斯.E.拉克;拉尔夫.D.拉克;亚瑟.W.汉希
分类号 A61H31/00 主分类号 A61H3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赖经臣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宿希成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
主权项 1.一种于病人增加血液流量之装置,该装置包含:(a)一个底座其轮廓适合座落接近病人胸部中区;(b)一个人工引动器;(c)一个实质无弹性带供里于胸部周围;及(d)一个换力器安装于底座上,联结至引动器且有带联结器供联结带之两相对第一及第二末端,供转换人工施加于引动器且朝向胸部方向之力成为直接穿过底部朝向胸部之胸部压缩合力,及带束紧合力施加于带联结器而朝向胸部之切线方向。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该人工引动器包含第一及第二可抓握手柄。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装置,其中该换力器包含:(a)一个第一臂,具有一个手柄端,第一手柄安装其上且有一个相对之带端,而带之第一末端附接其上,该第一臂系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丙端与带端间之第一臂支点;及(b)一个第二臂具有一上手柄端而第二手柄安装其上及具有一个相对之带端,而带之第二末端附接其上,该第二臂系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间之第二臂支点。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装置,其中该换力器包含:(a)一个第一总成,其具有一对隔开之平行臂由第一手柄刚性联结于手柄端,该等臂由第一短柱刚性联结于两相对之带端,及该等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中间之第一总成支点;及(b)一个第二总成,其具有一对隔开之平行臂由第二手柄刚性联结于手柄端,该等臂由第二短柱刚性联结于两相对之带端,及该等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中间之第二总成支点。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中该对第一总成臂之一及该对第二总成臂之一系安装于底座一侧,及该对第一总成之另一臂及该对第二总成之另一臂系安装于底座反侧。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装置,其中该总成支点重合于枢轴销延伸贯穿总成之各臂且贯穿底座。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装置,其中该等臂之带端及手柄端具有纵轴,各臂之带端轴系与该臂之手柄端轴交叉。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装置,其中各臂之带端轴与该臂之手柄端轴间形成约120度之夹角。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中第一带末端系服贴附接至各总成至少一臂之带端,及该第二带末端系服贴附接至各总成之至少一臂之带端。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带末端系服贴附接至第一短柱,及该第二带末端系服贴附接至第二短柱。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装置,其又包含扣件安装于带末端。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该等扣件包含钩与环材料。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又包含指标印制于带表面上对应于各带末端长度。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装置,其中该指标为于带之纵轴横向取向之彩色带。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装置,其中一对冲程限制杆枢接式安装于第一总成之臂对,介于支点与各臂之手柄端间延伸而滑动式附接第二总成之臂对,各该冲程限制杆延伸介于安装于底座同一端之二臂间供限制附接臂之相对位移。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装置,其中该冲程限制杆以调整式滑动安装于第二总成之臂对供调整冲程限制。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个刚性实质平面背板而带附接其上。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装置,其中该背板具有两个彼此隔开之平行长槽而带延伸贯穿其中。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该背板具有升高部与平面部整合一体而其可服贴容纳于支撑病人颈部高于平面部。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个加压气体容器、软管及呼吸罩罩于背板内部于升高部下方。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个感力器于底座之胸部接触面及一个力指示器安装于底座上。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个信号产生器安装于底座供产生定期信号。23.一种治疗病人之方法包含:(a)将血液流量增加装置底座设置于病人胸部上接近胸部中区;(b)将一带裹于病人胸部周围;(c)扣紧带之第一及第二相对末端至装置;(d)直接朝向胸部施力至安装于换力器之人工引动器,该换力器联结至底座及带之构型可将力转换成朝向胸部之胸部压缩合力及朝向胸部切线方向之带束紧合力。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之方法,其中施力又包含抓握对可抓握手柄及施加一力其具有朝向胸部方向之成份。25.一种于病人增进血液流量之装置,该装置包含:(a)一个底座其构型可定位于接近病人胸部中区;(b)一个引动器;(c)一个大体无弹性带其构型可裹于胸部周围;及(d)一个换力器安装于底座上,联结至引动器且具有带联结器供结带之相对末端供转换由引动器施加之力成为朝向胸部之胸部压缩合力,及朝向胸部切线方向之带束紧合力。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装置,其中该引动器包含一部原动机。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装置,其中该换力器包含:(a)一根第一臂,具有一个手柄端及一个相对之带端,带之第一末端系附接其上,该第一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间之第一臂支点;及(b)一根第二臂具有一个手柄端而第二手柄安装其上及有个相对之第二带末端,带之第二端系附接其上,该第二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间之第二臂支点上。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装置,其中该换力装置包含:(a)一个第一总成,其具有一对隔开之平行臂由第一手柄刚性联结于手柄端,该等臂由第一短柱刚性联结于两相对之带末端,及该等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中间之第一总成支点;及(b)一个第二总成,其具有一对隔开之平行臂由第二手柄刚性联结于手柄端,该等臂由第二短柱刚性联结于两相对之带末端,及该等臂枢接式安装于底座位于介于手柄端与带端中间之第二总成支点。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之装置,其中该对第一总成臂之一及该对第二总成臂之一系安装于底座一侧,及该对第一总成之另一臂及该对第二总成之另一臂系安装于底座反侧。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之装置,其中该总成支点重合于枢轴销延伸贯穿总成之各臂且贯穿底座。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装置,其中该等臂为弯曲。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装置,其又包含至少一对相向之肩成形于一对相对臂上,一个肩成形于各臂上而介于两相对肩中间形成间隙,止动销延伸入间隙内供限制两相对臂的相对位移。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装置,其又包含:(a)三个肩成形于两相对臂之各臂上,介于三对相向肩之间形成三个长度不同的间隙;(b)直立部安装于底座上且有三个孔成形贯穿直立部,各孔对应于一个间隙;及(c)一个止动销由一孔插入一个间隙供调整式限制两相对臂之相对位移。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个装置安装于底座之胸部接触面上供黏着底座之胸部接触面于胸部。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装置,其中该黏着装置包含一个吸盘。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装置,其中该黏着装置包含黏着剂。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又包含一对隔开之电极安装于装置上供接触两面隔开之胸部外表面。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之装置,其中一个第一电极安装于底座之外胸部接触面上及第二电极安装于装置之胸部接触面且与第一电极隔开。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系安装于带。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之装置,其又包含多个电极沿带之纵轴设置。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透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具体例于工作位置;第二图为侧视剖面图示例说明第一图所示本发明之具体例之臂总成之极端位置;第三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力图;第四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另一种换力器;第五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另一种换力器;第六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另一种换力器;第七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另一种换力器;第八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另一种换力器;第九图为透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替代具体例;第十图为透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替代具体例;第十一图为图解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替代具体例;第十二图为透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具体例;第十三图为放大透视图示例说明本发明之具体例;第十四图为侧视剖面图示例说明第十三图所示本发明具体例之臂总成之极端位置;第十五图为侧视剖面图示例说明底座之底板;及第十六图为侧视剖面图示例说明底座之另一底板。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