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于一调节的传统湿压机器制造薄织品薄板的方法
摘要 一薄织品薄层,其利用有整体密封气压的改良湿压过程制造。在最初的塑形和传统的真空脱水之后,润湿织物将顺服于相对较粗糙纤维的表面结构,使得织物形成有高低起伏结构的表面。在织物上形成至少30寸汞柱压力差并且形成至少500SCFM/in2空气流,气压将在进入杨琪乾燥器前,以非挤压方式将润湿织物脱水浓度30到40%。织物乾燥时,却同时可保存其立体、通过乾燥般的结构。最后的织物有之前湿压产品所未有高容积和吸收力。
申请公布号 TW436555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28
申请号 TW087117825 申请日期 1998.10.28
申请人 金百利克拉克国际公司 发明人 麦可.A.赫门;尚恩.L–陈;方–优.陈;法兰克.G.度鲁奇;罗伯.I.古斯凯;法兰克.S.哈达;理察.J.坎帕斯
分类号 D21F11/00;D21F11/14 主分类号 D21F1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静嘉 台北巿忠孝东路四段五六三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制造纤维织物的方法,其步骤包含: (a)将造纸纤维水向悬浮液置于一延续不断的塑行 纤维上,以形成润湿织物; (b)利用非挤压脱水设备,将润湿织物脱水至浓度约 30%或更大,此种设备在每平方寸径脚5磅或更大的 情形下形成一受压气流,而受压气流因为润湿织物 形成时的整体密封状态而将流经织物; (c)将润湿织物转移至一塑形纤维上; (d)将脱水并塑形的织物挤压于加热乾燥滚筒表面, 至少将织物部份烘乾;并且 (e)将织物烘乾至最后乾燥程度。2.一种制造纤维 织物的方法,其步骤包含: (a)将造纸纤维水向悬浮液置于一延续不断的塑行 纤维上,以形成润湿织物; (b)将润湿织物脱水至浓度约10%到30%; (c)另外再利用气压将润湿织物脱水至浓度约为30 到40%,其可以在每平方寸径脚5磅或更大的情形下 形成一受压气流,而受压气流因为气压通风系统和 集结设备之间的整体密封状态而将流经织物; (d)将润湿织物转移至一塑形纤维上,让织物形成塑 造的结构,并拥有每克8立方公分或更大的体积; (e)将脱水并塑形的织物与一纤维挤压于加热乾燥 滚筒表面,以维持其塑造结构和每克8立方公分或 更大的体积;并且 (f)将织物烘乾至最后乾燥程度。3.一种制造纤维 织物的方法其步骤包含: (a)将造纸纤维水向悬浮液置于一延续不断的塑行 纤维上,以形成润湿织物; (b)将润湿织物置于两层纤维之间,而且至少其中一 层纤维为立体的塑形纤维; (c)将被包夹的润湿织物结构通过气压通风系统和 集结设备,让立体塑形纤维位于润湿织物和集结设 备之间,其中气压通风系统和集结设备彼此连结作 用,以在润湿织物上形成一约30寸汞柱的压力差,以 及每平方寸每分钟10标准立方尺或更大的受压气 流; (d)利用受压气流的流动将润湿织物脱水至浓度约 30%或更大; (e)将脱水过的织物与一纤维挤压于一加热乾燥器 滚筒表面;并且 (f)将织物烘乾至最后的乾燥程度。4.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非挤压脱水设备可将 织物的浓度由5提升为20%。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 所述的方法,其中另外的脱水步骤可将织物浓度提 升为32%或更大。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的方 法,其中另外的脱水步骤可将织物浓度提升为34%或 更大。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 中织物上的压力差约为30寸汞柱或更大。8.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织物上的压力差 约为35到60寸汞柱。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 述的方法,其中受压气流的压力约为每平方寸径脚 5到30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集结设包含一真空箱,而此一真空箱的真空 程度大于0到25寸汞柱。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 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停留于气压中的时间约为10或 更短。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停留于气压中的时间约为7.5或更短。13.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织物在至少每分 钟100尺或更大的速度行进,而织物的浓度从进入到 离开气压增加了5%或更多。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 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织物在至少每分钟2000尺或 更大的速度行进,而织物的浓度从进入到离开气压 增加了5%或更多。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 的方法,其中润湿织物的运行速度至少每分钟2000 尺或更大。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所述的方 法,其中约85%或更多进入气压通风系统的受压气流 将流经润湿织物。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 的方法,其中约90%或更多进入气压通风系统的受压 气流将流经润湿织物。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 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受压气流的温度约摄氏300度或 更低。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受压气流的温度约摄氏150度或更低。20.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热乾燥滚筒包 含一乾燥器盖顶,而挤压于乾燥滚筒的织物在脱离 乾燥器盖顶后再进入。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 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挤压于乾燥滚筒的织物包围乾 燥滚筒的长度短于其全长,使得织物可完全和乾燥 滚筒接触。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的方 法,其中织物是利用一对移转杆,转移至加热乾燥 滚筒上,因而加长了原先包围的长度。23.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2项所述,其中一个或两个移转杆并未增 加加热乾燥滚筒的负载。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 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两个移转杆将增加加热 乾燥滚筒的负载。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 述的方法,其中织物是以每寸线350磅或较小的挤压 压力挤压于乾燥滚筒上。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 3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挤压于加热乾燥滚筒上的织 物将加入分离剂,以帮助塑形织物的转移。27.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受压气流将 织物移转至塑形纤维上。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 2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脱水织物快速转移至另一纤 维上。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 中织物在不打摺的前提下由加热乾燥滚筒移除。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所述方法,其中织物烘 乾至浓度约95%或更大,然后在打摺。31.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2或3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织物在加热乾燥 滚筒表面部份烘乾,让浓度由40提升到80%、润湿打 摺,然后在最后烘乾至浓度约95%或更大。 32一种吸收性薄织品薄层,其由申请专利范围第1.2 或3项所述的方法所形成。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一代表设计流程,说明一种符合目前发明 的方法,其可以制造具高容积和吸收力的纤维织物 。 第二图表示一设计流程,其说明另一种符合目前发 明的方法。 第三图表示一设计流程,其说明另一种符合目前发 明的方法。 第四图表示方法1到3中使用之气压法的末端放大 图,其中气压较润湿织物和真空箱高的位置处有一 气压通风系统密封装置。 第五图表示第四图气压的侧面图。 第六图表示由第四图标号6的平面所观察的放大侧 面图,其中密封装置与纤维相邻。 第七图表示类似第六图的放大侧面图,但是是由第 四图标号7的平面观察得到。 第八图为与织物相邻气压通风系统密封装置数个 成分的个别图示,其中的部分拆离以方便说明。 第九图表示第四图气压另一种密封设计的放大切 面图。 第十图表示第四图气压密封部门的放大设计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