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烯烃聚合物之制造方法及烯烃聚合物、以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可随意控制烯烃聚合物之分子量,特别是能调节高分子量侧之烯烃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及适用于各种工业部品、容器、片状物、纤维等,且具有优良之刚性、耐热性与透明性之新颖的烯烃聚合物及,使用此聚合物的成型物与组成物。又,本发明之要点如下,(l)一种聚合之方法,其系使用下列所示化合物(A)、(B)、(C)及(D)为主成分之触媒,而使烯烃聚合之方法。化合物(A):式Q(C5H4-mR1m)(C5H4-nR2n)MXY之过渡金属化合物化合物(B):铝氧烷化合物(C):微粒子状载体化合物(D):有机铝化合物(2)一种烯烃聚合物,其具有特定之等规五( isotacticpentad)分率(mmmm);以2,l插入反应及l,3-插入反应为起因的杂原子键结含量;重量平均分子量(Mw);重量平均分子量(Mw)对数平均分子量(Mn)的比例(Mw/Mn);使邻位二氯苯之温度于连续或阶段性升温下,在测定对各温度下聚丙烯的溶解量之主要溶出峰值的位置及以此主要溶出峰值为中心之±10℃以内所存在的成分量比率。(3)一种由上述之聚丙烯所形成的射出成型品、薄膜、纤维及不织布。(4)一种由上述聚丙烯与α晶造核剂之组成物,或聚丙烯与自由基发生剂之混合物经熔融混炼而形成之组成物。
申请公布号 TW434267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16
申请号 TW087113276 申请日期 1998.08.12
申请人 智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潮田勉;斋藤纯;筒井元武;安田吉豊;藤田浩之;上井俊弘;大木义之
分类号 C08F210/06;C08F4/462;C08L23/12 主分类号 C08F210/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烯烃聚合物之制造方法,其为于聚合温度40- 90℃之范围下,使用下列所示化合物(A)、(B)及(C)为 主成分的触媒系以制造高分子量之烯烃聚合物的 方法中,其为,于前述触媒系中并用选自对化合物(A )之过渡金属1莫耳为50至2,000莫耳之莫耳比范围之( D)有机铝化合物,并对聚合时间或于聚合反应槽内 之平均滞留时间于1-20小时范围内进行选择之方式 ,而将所得烯烃聚合物之凝胶渗透色层分析法所求 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调整于所希望之30,000-10,000, 000范围内; 化合物(A):下列一般式所示之过渡金属化合物 Q(C5HR13)(C5HR23)MXY [其中,(C5HR13)及(C5HR23)为取代性环戊二烯基;R1及R2 为碳数1-20之烃基、含矽之烃基,或可与环戊二烯 基环上之2个碳原子键结而受烃所取代以形成1个 以上烃环的烃基,且其可为相同或不同,但,R1及R2之 环戊二烯基环上之位置与种类中不存在包含M之对 称面的位置;又,于至少一侧之环戊二烯基环上与Q 键结之碳旁之至少一侧的碳上存在着R1或R2;Q为可 使(C5HR13)及(C5HR23)交联之2价之烃基、非取代亚矽 烷基或烃取代的亚矽烷基;M为钛、锆或铪等过渡 金属;X及Y可为相同或不同之氢、卤素或烃基] 化合物(B):铝氧烷 化合物(C):微粒子状载体。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之制造方法,其中,化合物(D)系选自,三乙基铝、三 异丁基铝或两者以10:90-90:10(混合比)混合所得的混 合物。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制造方法,其 中,化合物(A)为,二甲基甲矽烷撑(2,3,5-三甲基环戊 二烯基)(2′,4′,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锆二氯化 物。4.一种烯烃聚合物,其为具有, 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30,000-1,000,000; 等规五分率(mmmm)为0.900-0.949; 使用13C核磁共振光谱所测得之烯烃聚合物或共 聚物中,存在于聚合物链中之2,1-及1,3-丙烯单体单 位之比例为0-1mo1%;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对数平均分子量(Mn)的比例( Mw/Mn)为1.5-3.8; 融点为147℃-160℃; 沸腾正庚烷萃取率为0-10%;及 使邻位二氯苯之温度于在温度于0℃-50℃时每10 ℃,温度于50-90℃时每5℃,温度于90-140℃时每3℃之 上升方式下,测定各温度下聚烯烃之溶解量时的主 要溶出峰値之位置为95℃以上,且以此主要溶出峰 値为中心的10℃以内所存在之成分量为高于0℃时 所溶出之全部溶出成分量的90%以上; 等性质。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烯烃聚合物,其 中,以主要溶出峰値为中心的10℃以内存在之成分 量为0℃时所溶出的全部溶出成分量之95%以上。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或5项的烯烃聚合物,其系使用 下列化合物(A)、(B)、(C)及(D)为主要成分之触媒系 所制得; 化合物(A):下列一般式所示之过渡金属化合物 Q(C5HR13)(C5HR23)MXY [其中,(C5HR13)及(C5HR23)为取代性环戊二烯基,R1及R2 为碳数1-20之烃基、含矽之烃基,且其可为相同或 不同,但,R1及R2之环戊二烯基环上之位置与种类中, 不存在包含M之对称面的位置;又,于至少一侧之环 戊二烯基环上与Q键结之碳旁之至少一侧的碳上存 在R1或R2;Q为可使(C5HR13)及(C5HR23)交联之2价之烃基 、非取代亚矽烷基或烃取代的亚矽烷基;M为钛、 锆或铪等过渡金属;X及Y可为相同或不同之氢、卤 素或烃基] 化合物(B):铝氧烷 化合物(C):微粒子状载体 化合物(D):有机铝化合物。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 之烯烃聚合物,其中,化合物(A)为,二甲基甲矽烷撑( 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2′,4′,5′-三甲基环戊 二烯基)锆二氯化物。8.一种成制品,其为使用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4至7项中任何一项之烯烃聚合物而 形成。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或5项之烯烃聚合物, 其系具有, 等规五分率(mmmm)为0.900- 0.949; 使用13C核磁共振光谱所测得之烯烃聚合物或共 聚物中,存在于聚合物链中之2,1-及1,3-丙烯单体单 位之比例为0-1mo1%; 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 1,000,000; 重量平均分子量(Mw)对数平均分子量(Mn)的比例( Mw/Mn)为1.5-3.8; 融点为147℃-160℃; 沸腾正庚烷萃取率为0-10%;及 使邻位二氯苯之温度连续于在温度于0℃-50℃时 每10℃,温度于50-90℃时每5℃,温度于90-140℃时每3 ℃之上升方式下,测定各温度下聚丙烯之熔解量时 的主要溶出峰値之位置为95℃以上,且以此主要溶 出峰値为中心的10℃以内所存在之成分量为高于0 ℃时所溶出之全部溶出成分量90%以上; 等性质。10.一种烯烃聚合物射出成型品,其为使用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烯烃聚合物而形成者。11. 一种丙烯烯烃聚合物薄膜,其为使用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9项之烯烃聚合物而形成者。12.一种丙烯烯烃 聚合物组成物,其于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烯烃 聚合物100重量份中添加0.0001-1重量份晶造核剂 而形成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组成物,其 中,晶造核剂系选自,滑石、芳香族羧酸金属盐 、二叉山梨糖醇系化合物、芳香族磷酸金属盐 、聚3-甲基-1-丁烯、聚乙烯基环乙烷及聚烯丙基 三甲基矽烷等群中至少一种。14.一种改质烯烃聚 合物组成物,其系于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聚丙 烯100重量份中添加自由基发生剂0.001-0.5重量份所 形成之组成物为主成分,并于150℃-300℃下进行熔 融混炼处理而制得者。15.一种烯烃聚合物纤维,其 为使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烯烃聚合物而形成 ,且延伸度为200%以上者。16.一种不织布,其为使用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烯烃聚合物而制得者。图 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本发明之丙烯系共聚合物之制造法的流 程图。 第二图为,实施例9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1)。 第三图为,实施例9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2)。 第四图为,比较例1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1)。 第五图为,比较例1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2)。 第六图为,比较例2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1)。 第七图为,比较例2之升温区别法分析图表(2)。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