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线缆连接器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尤指一种遮蔽效果好,且其绝缘本体、复数端子与遮蔽构件均组装稳固,与线缆连接不易发生松脱与接触不良等问题的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端子、遮蔽体等主要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系分为第一遮蔽体与第二遮蔽体,在该第二遮蔽体之尾部,设有可将线缆连接端夹固之夹置体,该夹置体包含凸棱、凹槽与凸块,藉以能够将线缆连接端包覆,使线缆得到良好之夹固定位,以提供线缆连接器耐拉拔且不易折损之效果。
申请公布号 TW435872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16
申请号 TW087215984 申请日期 1998.09.25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嵩荣
分类号 H01R13/54;H01R9/05 主分类号 H01R13/5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线缆连接器,系与线缆连接,以提供记号传输 ,包括: 第一遮蔽体,设有第一上表面、一左、右侧面,其 中第一上表向前延伸形成第二上表面,在第二上表 面之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左、右侧面; 绝缘本体,设有复数端子收容室与对接面,其对应 于第一遮遮体之第二上表面、第二左、右侧面处 设有上表面、左、右侧面; 复数端子,系收于绝缘本体之复数端子收容室内, 设有接触端与焊接端;及 第二遮蔽体,对应于第一遮蔽体之第一上表面、第 一左、右侧面,设有底面、左及右侧面,其中底面 向后延伸形成一夹置体,用以夹固线缆连接端。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该 第一遮蔽体在第一左、右侧面系设有卡台与卡孔, 在第二左、右侧面设有卡片。3.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或2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相对该第一遮蔽 体之第二上表面为一凸槽,在该凸槽之后端缘还设 有一凸片。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线缆连 接器,其中该第一遮蔽体在其第二上表面与第一上 表面相连接处之两侧还设有卡孔。5.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4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相对第一遮蔽 体之凸槽处,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凹槽,用以引导绝 缘本体,使之安装定位准确,在该凹槽之末端缘还 设有一横档,相对第一遮蔽体之凸片该横档还设有 一孔,使凸片能够穿插于该孔中。6.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5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相对第一遮蔽体 之第一左、右侧面上的卡片,该绝缘本体之左、右 侧面还设有卡槽,使得绝缘本体能够卡固在第一遮 蔽体中。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线缆连接 器,其中绝缘本体之上表面相对第一遮蔽体之第二 上表面之卡孔,还设有凸块,使绝缘本体卡在第一 遮蔽壳本中不会移位,得以有效定位。8.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该复数端子 在绝缘本体中是呈平行错位方式排例,且其焊接端 为平板状,与绝缘本体之间是以鸠尾方式相卡接。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线缆连接器,其中该 第二遮蔽体之夹置体包含:凸棱、凸片与凹片,其 中该凸片与凹片能相互扣合,使线缆紧包于其中, 而凸棱能够增加线缆与尾部之间的摩擦力,使线缆 难前后移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线缆 连接器,其中对应第一遮蔽体之第一左、右侧面上 的卡台与卡孔,该第二遮蔽体之左、右侧面还设有 卡片,该卡片与与其相对应的卡台或卡孔能够相互 卡固在一起。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线 缆连接器,当第一遮蔽体与第二遮蔽体相互卡固在 一起后,能够形成一空间,该空间能够用以滤波或 插入电路板用之。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 之线缆连接器,其中该第二遮蔽体之上表面的前缘 还设有一凸勾,其能够扣入绝缘本体之横档上的孔 中,使得整体之稳固性增加。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第二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另一角度之立体分图 。 第三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之绝缘本体立体图。 第四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第五图系本创作线缆连接器与线缆夹固之立体组 合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巿中山路六十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