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子零件
摘要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电子零件,系属一种于藉由对于正性热敏电阻元件之对向电极,分别以弹簧接触片施加基于弹性之按压力,而将该元件支持之正性热敏电阻装置中,为了防止元件之破坏时,其破片以与弹簧接触片接触之状态残留,而造成经由此一途径仍维持于通电之状态,其系立刻将破片移开,而形成不会经由破片通电之电路开路的状态之电子零件。本发明系将正性热敏电阻元件35,由配置成分别于对角线方向对向之导电性弹簧接触片40、43,以及电绝缘性之定位突起56、57夹持保持,令弹簧接触片40、43分别位于较定位突起56、57更为元件35之外周侧,并使弹簧接触片40、43之弹簧作用方向58、59朝元件35厚度方向之外周方向,又在定位突起56、57之外周侧的角部,形成缺除部60、61。
申请公布号 TW435060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16
申请号 TW085108499 申请日期 1996.07.11
申请人 村田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持田宪宏;山田芳弘;高晴雄
分类号 H05K3/30;H05K7/12 主分类号 H05K3/3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电子零件,具有: 第一及第二电极形成为对向状态之电子零件元件, 及 用以藉将上述电子零件元件弹性地夹持,而将该电 子零件元件支持,具备与上述第一电极上之互异位 置分别接触的第一及第二接触部,以及与上述第二 电极上之互异位置分别接触的第三及第四接触部 之支持机构; 上述第一及第四接触部,与上述各第三及第二接续 部相较,更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电极之周缘部; 上述第一及第四接触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及第二电 极电气接续,构成用以对上述电子零件元件供电之 导电路径; 上述第二及第三接触部,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电极 分别系以电绝缘状态接触者。2.依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该支持机构,备有:具有 对于上述第一电极施予基于弹性之按压力的第一 及第二弹簧接触片之电性第一端子部件,具有对于 上述第二电极施予基于弹性之按压力的第三及第 四弹簧接触片之导电性第二端子部件,插入上述第 二弹簧接触片与第一电极之间之第一电绝缘部件, 以及插入上述第三弹簧接触片与第二电极之间之 第二电绝缘部件;上述第一弹簧接触片、第一电绝 缘部件、第二电绝缘部件及第四弹簧接触片,分别 构成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接触部者。3. 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该支 持机构,备有:具有对于上述第一电极施予基于弹 性之按压力的第一弹簧接触片之导电性第一端子 部件,接触于上述第一电极之第一电绝缘部件,接 触于上述第二电极之第二电绝缘部件,以及具有对 于上述第二电极施予基于弹性之按压力的第二弹 簧接触片之导电性第二端子部件;上述第一弹簧接 触片、第一电绝缘部件、第二电绝缘部件及第二 弹簧接触片,分别构成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 部件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构成上述第一、第二 、第三及第四接触部者。4.依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 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进一步具有供收容电子零件 元件及上述第一及第二端子件之盒子,上述第一及 第二电绝缘部件,系设于上述盒子中。5.依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 该电子零件元件系正性热敏电阻元件者。6.一种 电子零件,具有: 具备与厚度方向对向之第一及第二主要面,在此等 第一及第二主要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及第二电极 之电子零件元件, 与第一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一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一定位突起,以及 与第二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二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二定位突起;又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系与第一及第二 电极以电导通状态弹性接触; 上述第一弹簧接触片,系介以上述电子零件元件与 第二定位突起对向,且较第二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 零件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二弹簧接触片,系介以电子零件元件与第一 定位突起对向,且位于较第一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 零件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之对于电子零件 元件的弹簧作用方向,系向电子零件元件之厚度方 向,朝电子零件元件之外周侧者。7.一种电子零件, 具有: 具备与厚度方向对向之第一及第二主要面,在此等 第一及第二主要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及第二电极 之电子零件元件, 与第一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一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一定位突起,以及 与第二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二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二定位突起;又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系与第一及第二 电极以电导通状态弹性接触; 上述第一弹簧接触片,系介以上述电子零件元件与 第二定位突起对向,且较第二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 零件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二弹簧接触片,系介以电子零件元件与第一 定位突起对向,且较第一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零件 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之对于电子零件 元件的弹簧作用方向,系向电子零件元件之厚度方 向,朝电子零件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突起分别之电子零件元件的 外周侧之角部,系经缺除者。8.一种电子零件,具有 : 具备与厚度方向对向之第一及第二主要面,在此等 第一及第二主要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及第二电极 之电子零件元件, 与第一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一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一定位突起,以及 与第二主要面上彼此互异之位置分别接触之导电 性第二弹簧接触片及电绝缘性第二定位突起;又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系第一及第二电 极以电导通状态弹性接触; 上述第一弹簧接触片,系介以电子零件元件与第二 定位突起对向,且较第二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零件 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二弹簧接触片,系介以电子零件元件与第一 定位突起对向,且较第一定位突起更位于电子零件 元件之外周侧; 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片分别之对于电子零件 元件的弹簧作用方向,系向电子零件元件之厚度方 向,朝电子零件元件之外周侧者; 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突起分别之电子零件元件的 外周侧之角部,系经缺除者。9.依申请专利范围第6 项-第8项中任一项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进而又备 有用以收纳电子零件元件及第一及第二弹簧接触 片之盒子,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突起,系设于此一 盒子中者。10.依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第8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电子零件,其中该电子零件元件系正性热 敏电阻元件者。11.依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电 子零件,其中该电子零件元件系正性热每电阻元件 者。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正性热敏电阻态装 置31之外观正视图。 第二图系第一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之外观 正视图。 第三图系第一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之外观 底视图。 第四图系第一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之外观 左侧视图。 第五图系第一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之透视 图,表示将盒罩34由其他要素分离之状态。 第六图系第一图正性热敏电阻装置中所具备的要 素之分解透视图。 第七图系透视第一图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内部所 得之主要要素之平面图。 第八图系第七图正所示正性热敏电阻元件35中产 生裂痕62以至破坏状态之图解平面图。 第九图系透视第一图正性热敏电阻装置31内部所 得之主要要素之正视图。 第十图系第九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元件35与位置 规制突起68-71的位置关系之图解左侧视图。 第十一图系第九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元件35与位 置规制突起68-71的位置关系之图解平面图。 第十二图系正性热敏电阻元件35与第九图所示之 位置规制突起60及70接触的状态之图解侧视图。 第十三图系习用正性热敏电阻装置1之平面图,系 第十四图中所示之盖子2除去的状态。 第十四图系第十三图正性热敏电阻装置1所具备的 要素之分解透视图。 第十五图系第十三图所示正性热敏电阻装置1所具 备的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中产生裂痕18,以至破坏状 态之图解平面图。 第十六图系其他之习用正性热敏电阻装置1a中所 具备的要素之分解透视图。 第十七图系表示第十六图所示之正性热敏电阻装 置1a中所具备的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与弹簧接触片9 a及10a及与弹簧接触片12及13之位置关系,系由正性 热敏电阻元件4之上方表示之图。 第十八图系表示第十六图所示之正性热敏电阻装 置1a中所具备的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与弹簧接触片9 a及10a及与弹簧接触片12及13之位置关系,系由正性 热敏电阻元件4之电极8方向表示之图。 第十九图系表示第十六图所示之正性热敏电阻装 置1a中所具备的弹簧接触片9a及10a与弹簧接触片12 及13之距离22,与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之厚度23的关 系,系由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之上方表示之图。 第二十图系第十六图所示之正性热敏电阻装置1a 中所具备的正性热敏电阻元件4中产生裂痕21,以至 破坏状态之图解平面图。 第二十一图系伴随着第二图(a)所示之裂痕,正性热 敏电阻元件4存坏之状态的由第二十图(b)右方观察 之图。 第二十二图系本发明电子零件之一个实施例形态 之平面图,表示盖子26除去之状态。 第二十三图系第二十二图所示电子零件之分解透 视图。 第二十四图系第二十二图所示之电子零件所具有 的正性热敏电阻元件23中,因火花导致裂痕产生的 状态之平面图。 第二十五图系伴随着第二十四图所示之裂痕100,正 性热敏电阻元件23经破坏的状态之平面图。 第二十六图系表本发明电子零件之其它实施形态, 与第二十二图相当之图。 第二十七图系第二十六图所示电子零件之分解透 视图,其系与第二十三图相当之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