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蓄热式烧嘴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冶金、机械、石化等行业燃气加热炉和热处理炉上的蓄热式烧嘴,主要由煤气烧嘴、换向装置、蓄热筒、烧嘴砖组成,该煤气烧嘴为3层套筒焊接成的整体结构,与煤气烧嘴螺纹连接的换向装置内部用隔板分成上下两个腔,每个腔分别安装有用气缸控制的蝶阀来实现烧嘴的换向,与换向装置螺纹连接的蓄热筒分为两组,每个蓄热筒内部放置有蓄热体,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气体流动阻力小,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低,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理想装置。
申请公布号 CN2424374Y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3.21
申请号 CN00233237.X 申请日期 2000.05.24
申请人 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发明人 张富信;戴玳
分类号 F23D14/62 主分类号 F23D14/62
代理机构 冶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淑昌
主权项 一种蓄热式烧嘴,主要由煤气喷嘴5、换向装置6、方形蓄热筒7和烧嘴砖8组成,煤气喷嘴5为3层套筒焊接为一整体结构,其外层为一次空气通道,中间层为煤气通道,内层为中心空气通道,3层通道的下部是带有锥度的煤气烧嘴5的喷头11,在一次空气通道和煤气通道内下部分别放置有旋流片9、10,煤气喷嘴5和换向装置6采用螺纹连接,换向装置6为焊接结构,其内部通过中间隔板12和两个与中间隔板12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直角形碟阀13将换向装置6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个腔(上腔和下腔),两个直角形碟阀13分别由两个微型摆动气缸14驱动,使上下两个腔交替地与二次空气入口和排烟口相通,在碟阀13、中间隔板12和换向装置6的壳体间设置了密封结构15,换向装置6的中心为一圆形通孔,用于煤气喷嘴5的安装,换向装置6与蓄热筒7和二次空气管道及排烟管道通过螺纹连接,蓄热筒7的外形为方形钢板焊接结构,中心为一圆形通孔,用于煤气喷嘴5的安装,在外部壳体和中心通孔间通过隔板16,将整个筒体划分为4~8个偶数个体积相同的方筒,每个方筒内放置蓄热体17,而这4~8个偶数个方筒又分为两个组“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与换向装置6的上腔相通,“Ⅱ组”与换向装置6的下腔相通,使蓄热筒7有两组蓄热体17,在蓄热筒7的每个方筒的上下部设有密封装置18,蓄热体17采用蜂窝陶瓷结构,在蓄热筒7的外壳和4~8个偶数个方筒之间填有耐火纤维保温材料19,蓄热筒7与换向装置6和烧嘴砖8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烧嘴砖8的中心为圆形通孔,用于煤气喷嘴5的安装,外壳为方形结构,在方形外壳和中心通孔间填有高温耐火材料20,烧嘴砖8在与蓄热筒7的4~8个偶数个方筒的中心相对应的部位开有相应数量的圆孔,与蓄热筒7的两组蓄热体17相对应,这4~8个偶数个圆孔也分为“Ⅰ组”和“Ⅱ组”两个组,“Ⅰ组”圆孔位于烧嘴砖8的四角,而“Ⅱ组”圆孔位于烧嘴砖8的四边中心,“Ⅱ组”圆孔的出口为“L”形。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胜古庄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