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介质滤波器、介质双工器及其设计方法
摘要 一种介质滤波器与一种介质双工器,具有共振器孔系形成于其内之一介电块,各者具有一大截面积部位与一小截面积部位,使得该共振器孔于一开路端与一短路端系具有不同之个别内径。各个大截面积部位系形成有一拉长之圆形、一椭圆形、或一长方形之横截面形状,举例而言,该横截面形状界定一纵轴,其系以相对于共振器孔所设置之一平面的一角度而设置。本发明系增加了提供一所需共振频率及一介于共振器间的所需耦合度之自由度,藉以能够易于提供所需之滤波器特性,即使在所需介电块之外部尺寸系受限之情形下。此外,一种制造该介质滤波器与介质双工器之方法系作揭示,且一种使用该介质双工器之无线电收发器亦作揭示。
申请公布号 TW423179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2.21
申请号 TW087103033 申请日期 1998.03.03
申请人 村田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远田淳;松本治雄
分类号 H01P1/20;H01P7/10 主分类号 H01P1/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介质滤波器,包含: 一介电块,具有彼此相对之二端; 一外导体,系设置于该介电块之一外部表面上; 复数个共振器孔,其延伸于该介电块之二端间,各 个孔具有一个于其上设有一内导体之个别内部表 面,各内导体系以一端连接至该外导体而构成该对 应孔之一短路端,且各内导体系以另一端与该外导 体隔离而构成该对应孔之一开路端; 该等共振器孔之至少一者包含一大截面积部位与 一小截面积部位,其设置使得该至少一孔具有于该 开路端与短路端之不同的个别内径;且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形状系具有一纵轴之拉 长的形状,该纵轴系相对于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设 置之一平面而具有一角度。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 项所述之介质滤波器,其中该小截面积部位具有一 中心轴,其系自该大截面积部位之一中心轴而平移 ,使得该小截面积部位系偏离于该大截面积部位。 3.一种制造介质滤波器之方法,包含步骤: 构成一介电块,其具有彼此相对之二端; 构成一外导体,于该介电块之一外部表面上; 构成复数个共振器孔,其延伸于该介电块之该二端 间,各个孔具有一个别之内部表面; 构成一个别之内导体于该各内部表面,各内导体系 于一端连接至该外导体而构成该对应孔之一短路 端,且各内导体系于另一端与该外导体隔离而构成 该对应孔之一开路端; 构成具有一大截面积部位与一小截面积部位之至 少一个该共振器孔,其设置使得该至少一个孔具有 于该开路端与该短路端之不同的个别内径;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形状系一拉长的形状,其 界定一纵轴,该纵轴系相对于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 设置之一平面而具有一角度; 藉着改变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纵轴其相对于 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设置之平面的角度,调整该至 少一个共振器孔之自电容以及介于包括该至少一 个共振器孔之一对相邻的共振器孔间之互电容。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制造介质滤波器之 方法,更包含步骤: 构成具有一中心轴之该小截面积部位,该中心轴系 自该大截面积部位之一中心轴而平移,使得该小截 面积部位系偏离于该大截面积部位;且 藉着改变该小截面积部位之中心轴系自该大截面 积部位之中心轴所平移的量,调整该至少一个共振 器孔之自电容以及介于包括该至少一个共振器孔 之一对相邻的共振器孔间之互电容。5.一种介质 双工器,包含: 一介电块,具有彼此相对之二端; 一外导体,系设置于该介电块之一外部表面上; 复数个共振器孔,延伸于该介电块之二端间,各个 孔具有于其上设有一内导体之一个别内部表面,各 内导体系于一端连接至该外导体而构成该对应孔 之一短路端,且各内导体系于另一端与该外导体隔 离而构成该对应孔之一开路端; 该等共振器孔之至少一者包含一大截面积部位与 一小截面积部位,其设置使得该至少一孔具有于该 开路端与短路端之不同的个别内径;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形状系一拉长的形状,其 界定一纵轴,该纵轴系相对于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 设置之一平面而具有一角度; 一输入/输出电极、一输入电极、与一输出电极, 系个别地设于该介电块之外部表面上; 一第一群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输出电 极与该输入电极之间以界定一传送滤波器;及 一第二群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输出电 极与该输出电极之间以界定一接收滤波器。6.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介质双工器,其中该小 截面积部位具有一中心轴,其系自该大截面积部位 之一中心轴而平移,使得该小截面积部位系偏离于 该大截面积部位。7.一种制造介质双工器之方法, 包含步骤: 构成一介电块,其具有彼此相对之二端; 构成一外导体,于该介电块之一外部表面上; 构成复数个共振器孔,其延伸于该介电块之该二端 间,各个孔具有一个别之内部表面; 构成一个别之内导体于该各内部表面,各内导体系 于一端连接至该外导体而构成该对应孔之一短路 端,且各内导体系于另一端与该外导体隔离而构成 该对应孔之一开路端; 构成具有一大截面积部位与一小截面积部位之至 少一个该共振器孔,其设置使得该至少一个孔具有 于该开路端与该短路端之不同的个别内径;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形状系一拉长的形状,其 界定一纵轴,该纵轴系相对于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 设置之一平面而具有一角度; 构成一输入/输出电极、一输入电极、与一输出电 极,于该介电块之外部表面上; 配置一第一群之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 输出电极与该输入电极之间,以界定一传送滤波器 ; 配置一第二群之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 输出电极与该输出电极之间,以界定一接收滤波器 ; 藉着改变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纵轴其相对于 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设置之平面的角度,调整该至 少一个共振器孔之自电容以及介于包括该至少一 个共振器孔之一对相邻的共振器孔间之互电容。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制造介质双工器之 方法,更包含步骤: 构成具有一中心轴之该小截面积部位,该中心轴系 自该大截面积部位之一中心轴而平移,使得该小截 面积部位系偏离于该大截面积部位;且 藉着改变该小截面积部位之中心轴系自该大截面 积部位之中心轴所平移的量,调整该至少一个共振 器孔之自电容以及介于包括该至少一个共振器孔 之一对相邻的共振器孔间之互电容。9.一种无线 电收发器,包括一介质双工器,该双工器包含: 一介电块,具有彼此相对之二端; 一外导体,系设置于该介电块之一外部表面上; 复数个共振器孔,延伸于该介电块之二端间,各个 孔具有于其上设有一内导体之一个别内部表面,各 内导体系于一端连接至该外导体以构成该对应孔 之一短路端,且各内导体系于另一端与该外导体隔 离以构成该对应孔之一开路端; 该等共振器孔之至少一者包含一大截面积部位与 一小截面积部位,其设置使得该至少一孔具有于该 开路端与该短路端之不同的个别内径;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横截面形状系一拉长的形状,其 界定一纵轴,该纵轴系相对于该复数个共振器孔所 设置之一平面而具有一角度; 一输入/输出电极、一输入电极、与一输出电极, 系设于该介电块之外部表面上; 一第一群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输出电 极与该输入电极之间以界定一传送滤波器;及 一第二群该等共振器孔,系设置于该输入/输出电 极与该输出电极之间以界定一接收滤波器; 该无线电收发器更包含: 一传送电路,用以产生一传送讯号,且系连接至该 输入电极; 一接收电路,用以接收一接收讯号,且系连接至该 输出电极; 一天线终端,系连接至该输入/输出电极,用以容纳 一天线。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无线电收 发器,其中该小堆面积部位具有一中心轴,其系自 该大截面积部位之一中心轴而平移,使得该小截面 积部位系偏离于该大截面积部位。11.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9项所述之无线电收发器,更包含一天线,系 经由该天线终端而连接至该输入/输出电极。12.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无线电收发器,更包含 一天线,系经由该天线终端而连接至该输入/输出 电极。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显示根据一第一实施例之一介质滤波器的 一立体视图。 第二图(A)与第二图(B)显示该介质滤波器的一正面 图与一横截面图。 第三图(A)、第三图(B)、第三图(C)与第三图(D)显示 一些介质滤波器之正面图,其具有不同之大截面积 部位纵轴的倾斜角度。 第四图(A)与第四图(B)显示根据一第二实施例之一 介质滤波器的一正面图与一横截面图。 第五图(A)与第五图(B)显示根据该第二实施例之另 一介质滤波器的一正面图与一横截面图。 第六图(A)与第六图(B)显示根据该第二实施例之又 一介质滤波器的一正面图与一横截面图。 第七图显示根据一第三实施例之一介质滤波器的 一正面图。 第八图显示根据该第三实施例之另一介质滤波器 的一正面图。 第九图(A)与第九图(B)显示根据一第四实施例之一 介质滤波器的一正面图与一横截面图。 第十图(A)、第十图(B)、第十图(C)与第十图(D)显示 根据一第五实施例之数个介质滤波器的正面图。 第十一图(A)、第十一图(B)、第十一图(C)与第十一 图(D)显示根据一第六实施例之一介质双工器的投 影图。 第十二图(A)、第十二图(B)、第十二图(C)与第十二 图(D)显示根据一第七实施例之一介质双工器的投 影图。 第十三图显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第八实施例之一 介质双工器的一无线电收发器之一方块图。 第十四图(A)与第十四图(B)显示一习用介质泸波器 之一立体图与一正面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