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托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托换工程的主要作业都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它利用现有建筑物的一层底板、梁、柱、外墙和二层楼板,将其加固形成一个箱形整体结构,并通过两侧新桩基将上部荷载平稳地转移和托换。本发明与现有的梁式或板式托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开挖工程量少、施工作业方便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对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基上的大型建筑物基础托换更为适用。
申请公布号 CN1058312C 申请公布日期 2000.11.08
申请号 CN96106976.7 申请日期 1996.08.02
申请人 丛蔼森 发明人 丛蔼森
分类号 E02D37/00 主分类号 E02D37/00
代理机构 北京邦大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月珍
主权项 1、一种大型建筑物的基础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托换工程的作业都是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它利用已有建筑物的一层底板、梁柱、外墙以及二层楼板,加固后形成一个箱形结构,并通过新桩基使上部荷载平稳地转移和托换,其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如下:(1)根据基础托换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2)施工现场拆迁、平整,接通道路、水和电;(3)测量放线和现有建筑物的交桩;(4)根据计算确定的新桩位置、桩径尺寸及桩深进行新桩基施工,新桩基可采用非圆形大断面的现场灌注桩施工方法;(5)原有建筑物的地基、梁、柱、外墙以及二层楼板的加固:先将原有建筑物的底板和地梁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新的整体底板;现有的柱底周边应预留二期混凝土槽及预留钢筋接头;底板向外延伸与新桩基连接;然后将建筑物的梁、柱、外墙,连同二层楼板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予以加固,构成一个箱形整体结构,该结构在计算时考虑楼房的门、窗影响;(6)原有桩基或立柱的切断:在新浇底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原有桩头与承台连接部位的切断处理;切柱时宜先在立柱周边1-2米范围内架设临时支撑,然后再进行立柱与承台衔接部分的切断处理;(7)浇注已切断的立柱或桩顶预留作业槽内的二期钢筋混凝土;(8)施工中随时进行沉降和位移的监测工作;(9)荷载托换后恢复原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地址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