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感应线圈马达、蔽极马达、四极蔽极马达及多极马达
摘要 一种双感应线圈马达包含:数导磁层叠之叠片,各有一多极部份有一转子开口以及间开及相邻之侧心自该多极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延伸,该多极部份与诸间开及相邻侧心之一联结之每一周围间开区域具有与至少另一间开及相邻侧心联结之相邻周围间开区域不同之极性,合并之层叠叠片在层叠多极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提供层叠及相邻侧心有对准之转子开口供容纳一转子;诸层叠侧心各有一合并之预定外剖面线圈绕组区域,侧心间之距离提供一接合铙诅窗以容纳导电线圈于预定长度及绕组直径之每一线圈绕组区域上,一导电线圈位于至少一层叠侧心之线圈绕组区域周围并有一端接近该多极部份之联结周围间开区域,单独之导磁层叠叠片被形成为顶端铁心供附着至侧心之诸外自由末端,且每一导电线圈产生一连续路径之通量通过顶端铁心,每一侧心、多极部份及马达转子。
申请公布号 TW406904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9.21
申请号 TW087217990 申请日期 1996.07.29
申请人 罗伯特.E.斯坦纳 发明人 罗伯特.E.斯坦纳
分类号 H02K16/00;H02K3/28 主分类号 H02K16/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赖经臣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三四六号一一一二室
主权项 1.一种双感应线圈马达,包含:数导磁层叠之叠片, 各有一多极部份有一转子开口以及间开 及相邻之侧心自该多极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延伸, 该多极部份与诸间开及相邻侧心之一联结 之每一周围间开区域具有与至少另一间开及相邻 侧心联结之相邻周围间开区域不同之极性, 合并之层叠叠片在层叠多极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 提供层叠及相邻侧心有对准之转子开口供容 纳一转子;诸层叠侧心各有一合并之预定外剖面线 圈绕组区域,侧心间之距离提供一接合绕 组窗以容纳导电线圈于预定长度及绕组直径之每 一线圈绕组区域上,一导电线圈位于至少一 层叠侧心之线圈绕组区域周围并有一端接近该多 极部份之联结周围间开区域,单独之导磁层 叠叠片被形成为顶端铁心供附着至侧心之诸外自 由末端,且每一导电线圈产生一连续路径之 通量通过顶端铁心,每一侧心、多极部份及马达转 子。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感应线圈马 达,其中间开及相邻侧心自该多极部份之大致 相对区域延伸。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双 感应线圈马达,包括一导电线圈位于许多间开及相 邻侧心 之每一侧心之线圈绕组区域周围,以提供许多导电 线圈,每一导电线圈具有预定绕组长度、 预定平均绕组直径及预定线直径以获得想要的操 作效率及成本。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 感应线圈马达,其中间开及相邻侧心仅在该多极部 份之一 边自大致相对区域延伸,以形成C框架叠片,并且一 导电线圈位于每一该间开及相邻侧心之 线圈绕组区域周围,以提供许多导电线圈,每一导 电线圈具有预定绕组长度、预定平均绕组 直径及预定线直径以获得想要的操作效率及成本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感应线圈马达, 其中至少一对间开及相邻之侧心自该多极 部份延伸,并且一导电线圈位于该至少一对间开及 相邻侧心之每一线圈绕组区域周围,以提 供许多导电线圈,该许多导电线圈较之在习知C框 架马达构造位于顶端铁心周围之单一导电 线圈具有较大绕组长度及较小平均直径。6.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双感应线圈马达,其中相 邻之数对间开及相邻侧心自该多极 部份之大致相对区域延伸,并且一导电线圈位于自 该多极部份之大致相对区域延伸之相邻诸 对间开及相邻侧心之每一线圈绕组区域周围,以提 供许多导电线圈,该许多导电线圈较之在 习知C框架马达构造位于顶端铁心周围之单一导电 线圈具有较大绕组长度及较小平均直径。7.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感应线圈马达,其中顶 端铁心为U形,有间开之铁心供附着 至一对间开及相邻侧心。8.一种蔽极马达,包含:数 导磁层叠之叠片,各有一对间开之顶端铁心概括横 向延伸至一对 间开之大致平行的侧心,各间开侧心之外侧边缘系 大致对准各顶端铁心之外端边缘,该诸叠 片之合并层叠构形提供间开及层叠之顶端铁心以 及间开及层叠之侧心;该间开及层叠顶端铁 心之一有对准之周围连续转子开口供容纳一转子, 各间开及层叠侧心于第一端自一周围间开 区域相邻及围绕该一对准间开及层叠顶端铁心大 致横向延伸,而第二端连接至该间开及层叠 顶端铁心之另一端,各该间开及层叠侧心之第一端 于其周围间开区域具有与其他间开及层叠 侧心不同之极性以提供二极交变极性环绕该转子 开口,各间开及层叠,各间开及层叠侧心之 第二端具有与其第一端不同之极性,各二极之蔽极 元件,各间开及层叠侧心之线圈绕组区域 有一合并之预定长度及外剖面构形,间开及层叠侧 心间之距离提供一接合绕组窗以容纳导电 线圈于预定长度及绕组直径之每一线圈绕阻区域 上,导电线圈位于该间开及层叠侧心之线圈 绕组区域周围且彼此串联,每一导电线圈有一线圈 端位于周围间开区域之紧邻附近联结该间 开及层叠侧心之一及邻近该对准之转子开口及转 子,且每一导电线圈产生一连续路径之通量 通过间开及层叠侧心及包含转子之间开及层叠顶 端铁心。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达, 其中每一叠片有至少一顶端铁心与该对间开之侧 心至少一部份成为整体,以形成一C框架叠片。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对准 之转子开口形成于与该侧心之至少一部 份成为整体之该叠片之顶端铁心。11.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每一叠片上之一 顶端铁心自与顶端铁心成为 整体之间开侧心分开,每一单独之顶端铁心在其一 外自由末端附着至间开之侧心。12.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1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在该间开侧心之外 自由末端形成互补之紧 固元件,供附着至在该单独顶端铁心所形成之互补 紧固元件。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 达,其中每一叠片上之一顶端铁心自与顶端铁心成 为 整体之间开侧心分开,每一单独之顶端铁心系予成 构形,设置及成尺寸为在形成该叠片时容 纳于间开侧心之间。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 之蔽极马达,其中各导电线圈具有预定平均绕组长 度、预定平 均绕组直径及预定线直径皆可改变以获得想要的 操作效率及成本。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 蔽极马达,其中电极屏蔽元件位于开口内,围绕该 对准之转 子开口,并接近该马达之诸电极,在该对准转子开 口一边之该诸电极屏蔽元件之至少一部份 予以倾斜为大致在层叠侧心之间延伸。16.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形成至少一 导电线圈之导电线具有少于形成 在习知C框架马达构造位于单独层叠叠片之单一导 电线圈之导电线之一半长度。17.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6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绕每一绝缘感应线圈 绕卷以形成导电线圈 之导电线,也较之在习知C框架马达构造位于单独 层叠叠片周围之单一导电线圈之同等导电 线具有预定之较小平均绕组直径。18.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达,其中每一该层叠侧心 之合并预定外剖面线圈绕组 区域具有一种大致四边外剖面形状,并且位于每一 层叠侧心周围之每一导电线圈具有对应之 形状。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蔽极马达, 其中每一该层叠侧心之合并预定外剖面线圈绕组 区域具有大致为大于四边外剖面形状之较高阶,并 且位于每一该层叠侧心周围之每一该导电 线圈具有对应之形状。20.一种四极蔽极马达,包含 :数导磁层叠之叠片,各有一单件四极中央部份有 一转子开口 及二对间开之侧心,每对间开之侧心连接至在中央 部份之相对两边彼此大致成镜像关系之中 央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并自其延伸,各对间开侧心 之第一端连接至一周围间开区域,对置于 该中央部份之第二端被连接至一顶端铁心,提供间 开之数对层叠侧心连接至在层叠中央部份 相对两边之层叠顶端铁心之合并层叠叠片有对准 之转子开口供容纳一转子;各该层叠侧心之 第一端于其环绕中央部份之联合周围间开区域具 有与各相邻层叠侧心不同之极性以提供环绕 中央部份之四极的交变极性,各层叠侧心之第二端 具有与其第一端不同之极性,诸层叠侧心 及层叠顶端铁心各具有合并之预定外剖面构形;至 少一导电线圈位于在该中央部份每一边上 之至少该层叠侧心或层叠顶端铁心之一之合并预 定外剖面构形周围,且各导电线圈互相串联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四极蔽极马达, 其中容纳导电线圈之每一层叠侧心或层叠 顶端铁心之合并预定外剖面构形具有四边外剖面 形状,并且每一导电线圈具有对应之形状。22.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四极蔽极马达,其中容纳 导电线圈之每一层叠侧心或层叠 顶端铁心具有大于四边外剖面形状之较高阶,并且 每一导电线圈具有对应之形状。23.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20项所述之四极蔽极马达,其中每对间开之侧 心予以整体附着至该中 央部份。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四极蔽 极马达,其中每对间开之侧心予以整体附着至该一 顶铁心。25.一种多极马达,包含:数导磁层叠之叠 片,各有一单件多极中央部份有一转子开口及至 少二对间开之侧心,每对间开之侧心自中央部份之 周围间开区域延伸,各侧心之一端连接至 一中央部份之周围间开区域,第二端终止于一外自 由末端,合并层叠叠片提供自层叠中央部 份延伸之至少两对间开的层叠侧心有对准之转子 开口供容纳一转子,各该层叠侧心之第一端 于其环绕中央部份之联合周围间开区域至少在一 些运作时间周期当中具有与各相邻层叠侧心 相反之极性,各层叠侧心之第二端具有与其第一端 相反之极性,对该层叠间开侧心之各侧心 具有合并之预定外剖面线圈绕组区域,一导电线圈 位于在该中央部份每一边上之各层叠侧心 之线圈绕组区域,以及单独之导磁层叠叠片供附着 至该层叠侧心之外自由末端。26.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25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每一该层叠侧心之合 并预定外剖面线圈绕 组区域具有四边外剖面形状,并且位于每一层叠侧 心周围之每一导电线圈具有对应之形状。27.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每一该层 叠侧心之合并预定外剖面线圈绕 组区域具有大于四边外剖面构形之较高阶,并且位 于每一层叠侧心周围之每一该导电线圈具 有对应之形状。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 多极马达,其中单独之导磁层叠叠片为顶端铁心叠 片,供 通过互补形状之紧固元件附着至每对层叠侧心之 外自由末端。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多 极马达,其中至少顶端铁心叠片之一成构形,设置 及成 尺寸为在形成该诸叠片时容纳于间开之侧心内。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在 一对间开侧心之外自由末端形成凸形紧 固元件,并在另一对间开侧心之外自由末端形成凹 形紧固元件,供附着至联结之单独顶端铁 心叠片之互补紧固元件。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 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绕至少一该层叠侧心形成 导电线圈之导电 线具有少于形成一位于单独层叠叠片之单一导电 线圈之导电线之一半长度。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25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位于各该层叠侧心周围 之导电线具有预定 绕组长度、预定平均绕组直径及预定线直径以获 得想要的操作效率及成本。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25项所述之多极马达,其中单独之导磁叠片为U形, 有间开之铁心供附 着至在中央部份每一边之每对间开之侧心。图式 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本创作之低成本,高效率双感应线圈C框 架马达构造,其一种形式之透视图; 第二图为第一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分 解侧视图; 第三图为第一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侧 视图; 第四图为如第一图中所例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 之顶视平面图; 第五图为第一图中所示之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 沿第三图之5-5线所见之剖面图; 第六图为第一图所例示之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 沿第四图之6-6线所见之剖面图; 第七图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一种修改形式之 透视图,其利用一般之四边(正方形或 矩形)线圈绕组区域供具有对应形状导电线圈之C 框架叠片之每一层叠侧心; 第八图为第七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修 改形式之分解透视图; 第九图为第七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修 改形式之侧视图; 第十图为第七图中所示修改型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 达之顶视平面图; 第十一图为用于第七图至第十图中所示修改双感 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C框架叠片之放大侧 视图; 第十二图为第九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之 放大侧视图; 第十三图为顶视平面图,例示在本创作之一种方法 ,在制造C框架叠片及顶端叠片之方 法中所使用之模具配置; 第十四图为根据本创作之双感应线圈C框架马达, 其一种修改形式之侧视图; 第十五图为在第二十一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C框架 马达之修改形式使用之模具配置之顶 视平面图; 第十六图为模具配置图,例示制造第二十一图至第 二十二图中所例示马达之修改型C框 架及叠片之方法; 第十七图为模具配置图,例示一种形成第七图至第 十一图实施例之方法: 第十八图为本创作之低成本,高效率双感应线圈四 极马达构造,其一种形式之透视图; 第十九图为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除去转子托架及 转子之透视图; 第二十图为第十九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 之分解侧视图; 第二十一图为第十九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马 达之侧视图; 第二十二图为第十九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马 达之顶视平面图; 第二十三图为第十八图至第十九图中所示之双感 应线圈四极马达,沿第二十一图之 23-23线所见之剖面图; 第二十四图为第十八图至第十九图中所示之双感 应线圈四极马达,沿第二十二图之 24-24线所见之; 第二十五图为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之一种修改形 式之透视图,其利用一般之四边(正方 形或矩形)线圈绕组区域供具有对应形状导电线圈 之基底或第一叠层叠片之每一层叠侧心; 第二十六图为第二十五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 马达之修改形式之分解透视图; 第二十七图为第二十五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 马达之修改形式之侧视图; 第二十八图为第二十五图中所示修改型双感应线 圈四极马达之顶视平面图; 第二十九图为第二十七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 马达之放大侧视图; 第三十图为顶视平面图,例示在第十八图至第二十 四图实施例中所使用之制造基底及末 端叠片之方法中使用之模具配置; 第三十一图为根据本创作之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 其一种修改形式之侧视图; 第三十二图为第三十一图中所示双感应线圈四极 马达之修改形式之顶视平面图; 第三十三图为在第三十一图至第三十二图中所示 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之修改形式使用之 模具配置之顶视平面图; 第三十四图为顶视平面图,例示用于制造第二十五 图至第二十九图实施例中所例示基底 及末端叠片之模具配置; 第三十五图示在本创作以内之四极马达之一种修 改形式; 第三十六图为用于第三十五图马达之诸组件之分 解侧视图; 第三十七图为顶视平面图,例示供形成用于第三十 五图中所示马达之基底叠片之模具配 置; 第三十八图为供形成用于第三十五图马达之U形叠 片之模具配置之顶视平面图; 第三十九图为在马达之相对两端有对置双感应线 圈之另一修改型双感应线圈四极马达之 侧视图;以及 第四十图第三十九图中所示修改型四极马达之端 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