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挠性环路型热管
摘要 本创作之一种挠性环路型热管,系构成一气液共存、单向循环之闭路系统,适宜各型态之设置空间,可有效进行运用环境之吸热与散热操作,其又包括有一蒸发部、一冷凝部、一蒸汽管及一液体管;其中之蒸发部,系用以将其内所承载之液态工作流体吸热蒸发为气态工作流体;冷凝部,系用以将蒸汽工作流体放热凝结为液态工作流体;蒸汽管,系用以将蒸汽部内之气态工作流体导入冷凝部中;而液体管,系用以将冷凝部之液态工作流体导入蒸发部中;其中,蒸汽管与液体管系制作为可挠性管,以使本创作之冷凝部可作较佳空间处所之设置,以扩大环路型热管之可运用性,并提高整体装置之散热效果。
申请公布号 TW381687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2.01
申请号 TW088203488 申请日期 1999.03.09
申请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简国祥
分类号 F28C3/06 主分类号 F28C3/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挠性环路型热管,包括有:一蒸发部,系为一包括一蒸汽出口与一液体入口之具热传功能容器,乃用以将其内所承载之液态工作流体由外部吸热蒸发为气态工作流体;一冷凝部,系为一具有一蒸汽入口与一液体出口之具热传功能容器,乃用以将由该蒸发部所送至之蒸汽工作流体放热而凝结为液态工作流体;一蒸汽管,系为一具低热传导系数之可挠性管,乃连接该蒸发部之该蒸汽出口与该冷凝部之该蒸汽入口,用以将该蒸汽部内之该气态工作流体导入该冷凝部中;及一液体管,系为一可挠性管,乃连接该蒸汽部之该液体入口与该冷凝部之该液体出口,用以将该冷凝部之该液态工作流体导入该蒸发部中。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蒸发部系为一扁平构形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该蒸发部之该蒸汽出口与该液体入口系位于该蒸发部之同一侧上。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该蒸发部之该蒸汽出口与该液体入口系分别位于该蒸发部之相对侧上。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该蒸发部之该蒸汽出口系位于该液体入口之相邻侧边上。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蒸发部内又包括一毛细结构,用以将该液态工作流体均匀地于该蒸发部内扩散。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毛细结构系为一金属网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毛细结构系为一纤维材质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毛细结构系为该蒸发部内部之沟槽结构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毛细结构系为该蒸发部内部之粗糙表面结构者。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蒸发部又包括一具毛细功能之阻液塞,乃横亘设于该液体入口处。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冷凝部系为一扁平构形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该冷凝部该蒸汽入口之设置位置系较该液体出口之设置位置为高。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冷凝部外又连接一散热结构,用以增加该冷凝部之散热功能。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蒸汽管系为一塑胶制管体者。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液体管中又包括一沿管体内部设置之可挠性导引线,用以与该液体管之管壁间形成供该液态工作流体附着前进之结构。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导引线系为一实心线体者。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挠性环路型热管,其中所述之该导引线系为一具毛细功能之纤维线体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为习知热管结构之立体示意图;第二图系为本创作挠性环路型热管一实施例之示意图;第三图系为本创作液体管较佳实施例之截面结构示意图;第四图系为本创作蒸发部管路配置一实施例之示意图;以及第五图系为本创作蒸发部管路配置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地址 新竹县竹东镇中兴路四段一九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