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防湿薄膜及电发光元件
摘要 由包括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之层构造的透明多层薄膜所构成,于温度60℃,相对湿度90%测得透湿度为0.05g/m2.24hr以下,且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0%测得50小时透湿量为0.15g/m2以下之防湿薄膜,其制法用该防湿薄膜密封的电发光(EL)元件,以及该EL元件之制法。
申请公布号 TW379513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1.11
申请号 TW087105873 申请日期 1998.04.17
申请人 吴羽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寺崎收二;寺岛久明;松永悟;赤津正道
分类号 H05B33/04 主分类号 H05B33/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巿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防湿薄膜,系由包括在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之层构造的透明多层薄膜所构成,其特征为,(1)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测得透湿度在0.05g/m224hr以下,且(2)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0%测得50小时透湿量在0.15g/M2以下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含有:(i)在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氧化物薄膜(C),而且(ii)在各氧化物薄膜(C)上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透明树脂层(D)或以氧化物薄膜(C)形成的透明树脂层(D)之层构造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含有:(1)透明树脂层(D1)/黏胶层(B1)/氧化物薄膜(C1)/吸湿性树脂层(A)/氧化物薄膜(C2)/黏胶层(B2)/透明树脂层(D2)。(2)透明树脂层(D1)/黏胶层(B1)/氧化物薄膜(C1)/吸湿性树脂层(A)/黏胶层(B2)/氧化物薄膜(C2)/透明树脂层(D2)。(3)透明树脂层(D1)/氧化物薄膜(C1) /黏胶层(B1)/吸湿性树脂层(A) /黏胶层(B2)/氧化物薄膜(C2)/透明树脂层(D2)。(4)透明树脂层(D1)/氧化物薄膜(C1) /黏胶层(B1) /氧化物薄膜(C2)/吸湿性树脂层(A) /黏胶层(B2) /氧化物薄膜(C3)/透明树脂层(D2)。(5)透明树脂层(D1)/氧化物薄膜(C1) /黏胶层(B1)/氧化物薄膜(C2)/吸湿性树脂层(A) /氧化物薄膜(C3) /黏胶层(B2)/透明树脂层(D2),以及(6)透明树脂层(D1)/氧化物薄膜(C1) /黏胶层(B1) /氧化物薄膜(C2)/吸湿性树脂层(A) /氧化物薄膜(C3)/黏胶层(B2) /氧化物薄膜(C4)/透明树脂层(D2)之层构造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至少在其一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选自透明树脂层(d)或以氧化物薄膜(C)所形成的透明树脂层(D)之至少一层附加层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至少在其一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选自透明树脂层(d)或以氧化物薄膜(C)所形成的透明树脂层(D)之至少一层附加层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至5项中任一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在最外层配置有耐热性透明树脂层(D)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至5项中任一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多层薄膜在最内层配置有热封性透明树脂层(D)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防湿薄膜,其中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为矽氧化物薄膜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防湿薄膜,其中吸湿性树脂层(A)为聚乙烯醇层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防湿薄膜,其中之防湿薄膜,系电发光元件用防湿薄膜者。11.一种防湿薄膜之制法,该防湿薄膜系由包括在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之层构造的透明多层薄膜所构成,其特征为,利用该多层薄膜或构成该多层薄膜的吸湿性树脂层(A)乾燥步骤,形成如下多层薄膜:(1)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测得透湿度在0.05g/m224hr以下,且(2)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0%测得50小时透湿量在0.15g/M2以下者。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制法,其中在乾燥步骤中,将该多层薄膜或构成该多层薄膜的吸湿性树脂层(A),在常压下或减压下,于35℃至150℃温度乾燥至少10小时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制法,其中吸湿性树脂层(A)为聚乙烯醇层者。14.一种电发光元件,系由发光层配置在一对电极间的电发光元件本体,至少部份为防湿薄膜的防湿体加以密封者,其特征为,该防湿薄膜系由含有在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的层构造之透明多层薄膜所构成,而(1)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测得透湿度在0.05g/m224hr以下,且(2)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0%测得50小时透湿量在0.15g/M2以下者。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电发光元件,其中吸湿性树脂层(A)为聚乙烯醇层者。16.一种电发光元件之制法,该电发光元件系由发光层配置在一对电极间的电发光元件本体,至少部份为防湿薄膜的防湿体加以密封者,其特征为,该防湿薄膜系使用含有在吸湿性树脂层(A)两面直接或藉黏胶层(B)配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薄膜(C)的层构造之透明多层薄膜,并将该多层薄膜或构成该多层薄膜的吸湿性树脂层(A),经乾燥步骤,使(1)在温度60℃,相对湿度90%测得透湿度在0.05g/m224hr以下,且(2)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0%测得50小时透湿量在0.15g/M2以下者。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电发光元件之制法,其中吸湿性树脂层(A)为聚乙烯醇层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利用防湿薄膜密封的EL元件之层构造一例所示断面示意图;第二图为利用防湿薄膜密封的EL元件之层构造一另一例所示断面示意图;第三图至第八图为含有本发明防湿薄膜的层构造具体例所示断面示意图;第九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用EL元件断面示意图;第十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成防湿薄膜断面示意图;第十一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成防湿薄膜断面示意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