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备喹诺酮羧酸及其酯和萘啶酮羧酸及其酯的方法
摘要 喹诺酮羧酸及其酯和萘啶酮羧酸及其酯可通过一种方法制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用苯甲酰氯或烟酰氯与氨基丙烯酸酯反应,生成了(杂)-芳酰基丙烯酸酯,把生成的(杂)-芳酰基丙烯酸酯与伯胺进行胺交换反应,生成了另一种(杂)-芳酰基丙烯酸酯,在碱存在下将其环化,并且如果要制备喹诺酮羧酸或萘啶酮羧酸,那么随后进行酯水解反应,其中不分离酰化反应和胺交换反应所生成的中间产物,并且酰化反应、胺交换反应和环化反应都是在相同的、非极性到弱极性的溶剂存在下进行的。
申请公布号 CN1239094A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2.22
申请号 CN99108380.6 申请日期 1999.06.14
申请人 拜尔公司 发明人 N·路易;H·潘斯库斯;H·谬勒
分类号 C07D215/54;C07D471/04 主分类号 C07D215/54
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景朝;谭明胜
主权项 1.制备通式(I)所示的喹诺酮羧酸及其酯和萘啶酮羧酸及其酯的方法<img file="A9910838000021.GIF" wi="436" he="270" />(I),其中R<sup>1</sup>代表氢或C<sub>1</sub>-C<sub>4</sub>-烷基,R<sup>2</sup>代表卤素,R<sup>3</sup>代表卤素,R<sup>4</sup>代表氢、卤素或硝基,Y代表C<sub>1</sub>-C<sub>6</sub>-烷基、2-氟乙基、环丙基、氟代环丙基、异丙基、4-氟苯基或2,4-二氟苯基,及A代表氮或C-R<sup>5</sup>,其中R<sup>5</sup>=氢、甲基、甲氧基、卤素、硝基或氰基,其中Y和R<sup>5</sup>也可以一起代表-CH<sub>2</sub>-CH<sub>2</sub>-O-或-CH(CH<sub>3</sub>)-CH<sub>2</sub>-O-,其中未端CH<sub>2</sub>-或CH(CH<sub>3</sub>)-基是连在氮原子上的,其特征在于a)通式(II)所示的苯甲酰氯或烟酰氯<img file="A9910838000022.GIF" wi="292" he="219" />(II),其中R<sup>2</sup>、R<sup>3</sup>、R<sup>4</sup>和A的定义分别同对通式(I)所述,且R<sup>6</sup>代表卤素,在碱存在下与通式(III)所示的氨基丙烯酸酯反应<img file="A9910838000031.GIF" wi="212" he="109" />(III),其中R<sup>1</sup>代表C<sub>1</sub>-C<sub>4</sub>-烷基,且Z<sup>1</sup>和Z<sup>2</sup>彼此独立地分别代表C<sub>1</sub>-C<sub>4</sub>-烷基或与所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元或6元饱和或不饱和环,其中所述的环可任选地含有最多两个另外的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SO<sub>2</sub>基的杂原子或杂原子基团,由此生成了通式(IV)所示的(杂)-芳酰基丙烯酸酯<img file="A9910838000032.GIF" wi="438" he="218" />(IV),其中R<sup>1</sup>代表C<sub>1</sub>-C<sub>4</sub>-烷基,且R<sup>2</sup>、R<sup>3</sup>、R<sup>4</sup>和A的定义分别同对通式(I)所述,R<sup>6</sup>的定义同对通式(II)所述,且Z<sup>1</sup>和Z<sup>2</sup>的定义分另同对通式(III)所述,b)将通式(IV)的(杂)-芳酰基丙烯酸酯用通式(V)所示的胺进行胺交换             H<sub>2</sub>N-Y    (V)其中Y的定义同对通式(I)所述,由此得到了通式(VI)所述的(杂)-芳酰基丙烯酸酯<img file="A9910838000041.GIF" wi="433" he="214" />(VI),其中R<sup>1</sup>代表C<sub>1</sub>-C<sub>4</sub>-烷基,且R<sup>2</sup>、R<sup>3</sup>、R<sup>4</sup>、Y和A的定义分别同对通式(I)所述,R<sup>6</sup>的定义同对通式(II)所述,c)将通式(VI)的(杂)-芳酰基丙烯酸酯在碱存在下进行环化,由此得到了其中R<sup>1</sup>代表C<sub>1</sub>-C<sub>4</sub>-烷基的通式(I)所示的喹诺酮羧酸酯或萘啶酮羧酸酯,且d)如果想制备其中R<sup>1</sup>代表氢的通式(I)的喹诺酮羧酸或萘啶酮羧酸,可加入酸后将从步骤c)得到的酯水解并分离其中R<sup>1</sup>代表氢的通式(I)所示的酸,其中不分离通式(IV)和(VI)所代表的中间产物,并且从步骤a)到c)的反应都是在相同的、非极性到弱极性溶剂存在下进行的。
地址 联邦德国莱沃库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