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运输之建筑物
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可运输之建筑物具有小于30吨之运输重量者,它可以定置于一地基上之安放场地,以及其中外墙,屋顶和地板界定自周围封闭之生活区。本发明提供一建筑物,它系稳定并可以较佳地被运输一伸长之距离,其中此外墙,屋顶和地板均以耐风雨材料制成,该外壁系属自行支承设计,以及当建筑物系被运输时整个建筑物之重量系重压于外壁上。此外,本发明指定用以生产此一建筑物之方法。
申请公布号 TW373049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1.01
申请号 TW086115686 申请日期 1997.10.23
申请人 D.D.C.普兰安格斯发展管理公司 发明人 君特W.律堆
分类号 E04H1/12 主分类号 E04H1/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主权项 1.一种可运输之建筑物,其为具有一载运重量小于30吨者,它可以定置在一地基上之安放场地,以及其中外壁,一屋顶和地板界定一自周围封闭之生活起居区,其特点在于该外壁,屋顶和地板系以耐风雨材料制成,该外壁系属于一种自行支承设计,以及当此建筑物系被运输时,建筑物之整个重量系重压于外壁上。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生活起居区系由一天花板次分成为至少两个子区。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其天花板系一中间层面板,它次分此生活起居区成为两层。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天花板系作为一板元件而设计。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板元件栖止于外壁内之凹部中并系由外壁所固定。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板元件系被推入像架板用以支承此建筑物。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外壁包含有三角形顶之壁和边壁,它为屋顶形成一倚靠。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屋顶可以自其倚靠移出。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屋顶之倾斜之角度系可调整者。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建筑物有一梁结构呈多个构件之形态,经设计以形成一稳定构架,含建筑物之外壁、地板及屋顶之构件之间之表面区。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建筑物之表面区系藉壁元件以一嵌板结构之方法,它倚靠梁结构而产生并使结构更坚强。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壁元件至少有一壁开口供窗、门或类似者用,此壁开口系在壁元件系装配之前填补。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耐风雨之材料系轻重量之混凝土具有自30至1200公斤/立方米之密度者。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外壁包含两个平行层之护面材料,它围绕一呈蜂房结构形态被配置于其间之负载承受元件。1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地基包含一底座或一条板基础,它相当于地板之边缘,以及其中装置系经提供用以系结地板及/或外壁之下面区域于地基上。1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地基包含打桩地基。1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外壁及/或地板系经以此一方式设计,即此建筑物可以配置于陆路车辆及/或水路机船之装载区上。1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供起重装备之作用所用之装置系提供于外壁上。1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供起重装备之作用所用之装置包含一负载承受装置用以举起重负载,它系作为负载承受装置而设计,以及其中用以系结此负载承受装置之系结位置系提供在建筑物上。2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系结位置系配置于外壁之上面区域内。2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建筑物可以借助于空中运输装置而运输。2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建筑物可以借助于一直昇机来运输。2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建筑物可以借助于一飞船来运输。2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建筑物可以借助于一氢气球来运输。2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外壁系以一连接装置可开释地连接至地板。2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建筑物,其中此连接装置系绞链,由是而使它可能让外壁自一水平向位置,平行于地板者,摆动成为一垂直向位置,垂直于地板,以及反之亦然,以及其中装置系经提供,它使其可能让外壁在垂直位置中予以系结。2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此运输重量系大于10吨及小于15吨。2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多个建筑物可以接合在一起以形成一完整之住宅单元。2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添加其上之元件可以结合至所有建筑物之表面区域。3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9项中任一项之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垂直向内壁次分此生活起居区,以及至少一个内壁系在建筑物内可调整地被配置。31.一种用以产生一可运输建筑物之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a)产生供建筑物之外壁用之梁结构;(b)在一横向方向中填补此梁结构以形成外壁;(c)配置一预铸地板于外壁之底部区域内;(d)移动此外壁成为垂直向并相互固定邻接外壁以形成一自行支承元件,此地板系系结于外壁上;以及(e)放置一屋顶于外壁上。3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中间层面板系在屋顶系被放置其上之前系结于外壁内。3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此中间层面板系被推入为此一目的在外壁内所提供之一水平向周边凹部内,呈一架板之形态。3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至33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完工之建筑物系自空中下置于地基上,以及其中此外壁倚靠于地基上。3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1至33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此中间层面板系于其完成后固定于外壁内,此中间层面板较由外壁所环绕之基底区占有一较大表面区。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显示在一透视说明中依照本发明之一建筑物之第一实施例;第二图显示在一透视说明中依照本发明之建筑物之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第三图以一放大图解显示自第二图之建筑物之一;第四图以局部剖视图解显示自第一图之IV部分之细节;第五图显示完成以形成依照本发明之建筑物之前,呈透视图解之笼结构;第六图显示在竖立之前为依照本发明之建筑物呈平面图之生产配置;第七图概略地显示用以运输依照本发明之一建筑物之可能性。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