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压电变压器
摘要 一压电变压器具一结构,其中电极在伸长板型压电陶瓷板上,利用导电浆经丝网印制形成,其可防止驱动部分极化时之放电,及在功率产生部分极化时,因过度机械应力形成之机械强度可靠度之恶化,以及因电极损坏之变压器输出的不稳定。在驱动部分之电极2及3,提供有着色形成于丝网印制对应于压电体边缘,以防止压电体侧面着色形成而于极化时因电场集中导致之放电。功率产生部分之电极7A及7B并未提供有着色形成,以延伸至压电体边缘线形电极之两端,以防止电极角落部分电场之集中,其可能在提供有流动时发生,并可避免因过度应力而产生之机械强度之降低。功率产生部分之电极7A及7B独立避免电极之损坏的可能性,以及因电极损坏之不稳及变压器输出之降低。
申请公布号 TW371801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0.11
申请号 TW086108248 申请日期 1997.06.14
申请人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铃木宏实;︻井隆之;田上悟;座间浩一;北见刚
分类号 H01L41/107;H02M5/04 主分类号 H01L41/107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主权项 1.一种压电变压器,包括: 一压电体,由一伸长板型式之陶瓷板形成,其中分 割出一驱动部分,于一厚度方向极化且该驱动部分 在该压电体纵向之一基本模式机械共振中,提供有 复数个关节,在复数个边缘区域之一,以及一功率 产生部分,于一纵向极化; 复数个电极,在该驱动部分形成,以及复数个电极 在该功率产生部分,由丝网印制一电极浆形成; 该驱动部分之该等电极提供有着色形成,对应于该 压电体之一边缘部分之丝网印制;以及 在该功率产生部分之该等电极,至少包括一对线形 电极,在该压电体之两个主要表面全宽上,彼此相 对该压电体之位置,且该等线电极具一尾端部分, 以点接触形成接触该压电体之一主要部份之一尾 端部份。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 器,其中该基本模式机械共振为一第三模式机械共 振且该为边缘区域为两个,在该功率产生部分提供 于该第三共振之该等关节的一中心区域,以及该对 线形电极,置于一中心区域纵向之一中心部分。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该 基本模式机械共振为一第三模式机械共振,在该功 率产生部分提供于该第三共振之该等关节的一中 心区域及另一边缘区域,以及该对线形电极,置于 该中心区域及该另一边缘区域之界面。4.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在一边缘 区域,在该功率产生部分提供于该基本模式机械共 振之该等关节另一边缘区域,以及在该对线电极, 置于该一边缘区域及该另一边缘之界面邻近部分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 该电极之该尾端部分成一弧形,且该弧形上之一点 接触该主要表面之该尾端部分。6.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该电极之该尾端 部分宽度以阶梯形状逐渐减小,且该部分于接触该 主要表面之该尾端部分时具最小宽度。7.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该对线形 电极之形状定义为一对弧形延伸于两端尾端部分, 且该对尾端部分接触该主要表面之该尾端部分。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压电变压器,其中该 电极之该尾端部分成一直线形,且该直线形尾端部 分接触该主要表面之该尾端部分。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一透视图,绘示出基于本发明之第一较佳 实施例中,一压电变压器; 第二图A及第二图B系放大图,绘示出第一图中一电 极之边缘部分; 第三图绘示出在第一图中,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之压 电变压器与第十一图中传统压电变压器,热震荡测 试结果的比较; 第四图系一透视图,绘示出基于本发明之第二较佳 实施例中,一压电变压器; 第五图系一透视图,绘示出基于本发明之第三较佳 实施例中,一压电变压器; 第六图系一透视图,绘示出基于本发明之第四较佳 实施例中,一压电变压器; 第七图系一放大图,绘示出第六图中之C部分; 第八图A绘示出第六图中,压电变压器功率产生部 分之电极的流动邻近部分,因烘焙形成之应力分布 ; 第八图B绘示出第六图中,压电变压器功率产生部 分之电极的流动邻近部分,因极化形成之应力分布 ; 第九图绘示出第六图中,压电变压器因烘焙形成之 应力及破裂传播方向的应力分布; 第十图A至第十图D系平面图,绘示出各种不同之电 极结构;以及 第十一图系一透视图,绘示出一传统压电变压器之 例子。
地址 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