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软着底结构物及其设置方法
摘要 一种软着底结构物(1,3,4),设置于施予地盘改良或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之水底地盘上完成之结构物,持有能充满水,并自由自在调节其水量之多数个压载舱(12),而经压载舱(12)内水量之调节,使包含压载舱(12)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大于着底状态时浮力,并且当浮力变动时也不会在着底状态下发生地盘之下沉,并以能耐水平力之变形范围之适当接地压底等均得以满足之状态设置于水底地盘上者。
申请公布号 TW350891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1.21
申请号 TW084103595 申请日期 1995.07.04
申请人 日建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寺师昌明
分类号 E02D29/09 主分类号 E02D29/09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显庭 台北巿南京西路一之一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软着底结构物,设置于施予地盘改良或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之水底地盘上完成之结构物,持有能充满水,并自由自在调节其水量之压戴舱,而经压载舱内水量之调节,使包含充填于压载舱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在其着底状态之下不会产生地盘之下沈,并以能耐水平力之适当接地压着底之状态设置于水底地盘上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一种软着底结构物,其中在水平方向之两方向分别持有多数个压载舱者。3.一种软着底结构物,将设置于施予地盘改良或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之水底地盘上之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结构物做为下部结构,在该下部结构上构筑上部结构而完成之结构物,而经压载舱内水量之调节,使在设置水域之水位变动时,包含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与充填于压载舱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大于着底状态时浮力,在着底状态不会发生地盘之下沉,并且能以耐水平力之适当接地压着底之状态设置于水底地盘上者。4.一种软着底结构物,如申请专利范第1项、第2项或第3项所述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做为基本,在一方向或二方向彼此连结多数个该软着底结构物所构成之,可自由自在扩张及缩小其规模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四项所述之一种软着底结构物,其中以平面上、井字形组合多数个软着底结构物面彼此连结构成者。6.一种软着底结构物,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第2项或第3项所述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做为基本,在平面上,以环状形关闭之状态从此连结多数个该软着底结构物,以形成稳静之内水面一般所构成者。7.一种软着底结构物设置方法,一边对水底地盘施予地盘改良施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一边在陆上或水上构筑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第2项或第3项所述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之后,将之拖至设置对象水域,或在设置对象水域构筑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第2项或第3项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而后逐步在压载舱充填水来设置软着底结构物于水底,使当设置水域之水位变动时,包含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与充填于压载舱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大于着底状态时浮力,在着底状态不会发生地盘之下沈,并且能以耐水平力之适当接地压着底等均得以满足之条件下,完成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第2项或第3项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者。8.一种软着底结构物设置方法,一边对水底地盘施予地盘改良或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一边在陆上或水上构筑做为下部结构之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软着底结构物之一部分或全部之后拖至设置对象水域,或在设置对象水域构筑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软着底结构物之一部分或全部,然后充填水于其压载舱内使之一旦着底之后,一边在其上方构筑残余之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一边调节压载舱内水量,使包含充填于压载舱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大于着底状态时浮力,在着底状态不会发生地盘之下沈,并且能以耐水平力之适当接地压着底等均得以满足之条件下,完成附属上部结构之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第4项、第5项或第6项之软着底结构物者。9.一种软着底结构物设置方法,一边对水底地盘施予地盘改良或地盘改良与轻度断根,一边在陆上或水上构筑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软着底结构物之一部分或全部之后拖至设置对象水域,或在设置对象水域构筑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软着底结构物之一部分或全部,然后调节压载舱内水使之保持浮游的状态之下,从此连结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软着底结构物而同时充填水于其压载舱内使之一旦着底之后,一边在其上方构筑残余之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一边调节压载舱内水量,使包含压载舱内水重量之全重量大于着底状态时浮力,在着底状态不会发生地盘之下沈,并且能以耐水平力之适当接地压着底等均得以满足之条件下,完成附属上部结构之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第5项或第6项之任一软着底结构物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水深比水面下所需要空间之大小较大时所使用型式之SLS1,而以特征上表示压载物之机能之斜视图。第二图表示将第一图之SLS1单独使用的SLS3之设置状态剖面图。第三图表示连结多数个第一图之SLS1所构成的SLS4之设置状态剖面图。第四图系第三图之平面图。第五图表示连结各个SLS1所具有之空间成为能够利用的SLS4之平面图。第六图表示在第五图之SLS4所使用的多数SLS1之特征概要图。第七图表示相邻接的SLS1结构体间连结例之剖面图。第八图表示第一图所示型式之SLS1的多数压载舱在水上的接合之立体图。第九图表示结构物构筑于第八图内相接合多数压载舱上之情况的立面体。第十图系表示对于水底地盘改良的情形所绘出之立面图。第十一图表示SLS1互相在水上连结之立面图。第十二图表示第十一图的SLS4着底时情况之立面图。第十三图表示在SLS1上构筑上部结构之构筑例立面图。第十四图系第十三图之部分扩大图。第十五图表示预制先上部括构时结构体施工流程之剖面图。第十六图表示对水底地盘并用轻度断根时之SLS4构筑例的剖面图。第十七图系第十六图之平面图。第十八图表示SLS3着底时各部之负载与浮力及接地压之关系概要图。第十九图表示将SLS1及/或SLS3组合成为#字状时之SLS4平面图。第二十图表示将SLS1或SLS3组合成为环状时之SLS4平面图。第二十一图系第二十图之剖面图。第二十二图表示组合成为环状之另一SLS4平面图。第二十三图表示对第十九图,第二十图,第二十二图等所表示之SLS4,补助地附加安全确保用构件的情形之剖面图。第二十四图表示将压载舱编设于结构体内的型式之SLS1斜射图。第二十五图表示将第二十四图之SLS1做为下部结构,连结成为环状之SLS4俯瞰图。第二十六图系第二十五图之剖面透视图。第二十七图系SLS1之截断面图。第二十八图系SLS1之水平截面图。第二十九图系压载舱水平截面图。第三十图系SLS1之截断面图(附有配备)。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