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超低分子量之乙烯聚合物
摘要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非可倾注均质超分子量乙烯聚合物组成物及其制法。此种聚合物组成物于一个当量密度时,较诸对应的较高分子量材料,具有更长的薄片及更高的结晶组织程度。
申请公布号 TW349954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1.11
申请号 TW086100690 申请日期 1997.01.22
申请人 陶氏化学国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史帝芬M.乌礼格
分类号 C08F10/02 主分类号 C08F10/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康伟言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非可倾注均质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为一由乙烯与C3-C20-烯烃所构成之共聚物,并具有藉凝胶渗透层析测量为2500至11,000之数均分子量(Mn),及藉凝胶渗透层析测量为1.5至2.5之分子量分布Mw/Mn,以及具有一为0.850至0.970克/立方厘米之密度,其中该聚合物之进一步特征系在于,当利用穿透式电子显微术观察时,具有长度大于40毫微米之薄片。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共聚单体为一选自于下列群中的-烯烃:1-丙烯、异丁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及1-辛烯。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共聚单体为一选自于下列群中的-烯烃: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及1-辛烯。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共聚单体为一选自于下列群中的C3-C20-烯烃: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及1-辛烯。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850至0.869克/立方厘米之密度。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870至0.889克/立方厘米之密度。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890至0.899克/立方厘米之密度。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900至0.919克/立方厘米之密度。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920至0.949克/立方厘米之密度。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大于0.950克/立方厘米之密度。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850至0.900克/立方厘米之密度,以及其中至少6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4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2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6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8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4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3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6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1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8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4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6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20%之薄片具有一介于8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至少5%之薄片具有一介于100毫微米至200毫微米之长度。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低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具有一为0.920克/立方厘米至0.970克/立方厘米之密度,其特征在于缺少球晶,且当利用穿透式电子显微术观察时,具有平均长度大于100毫微米之薄片。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a)为具有密度0.86至0.88g/cm3及I21g/10min之均质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特点之简化图;第一图(b)为具有密度0.88至0.91g/cm3及I2 1g/10min之均质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特点之简化图;第一图(c)为具有密度0.91至0.93g/cm3及I2 1g/10min之均质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特点之简化图;第一图(d)为具有密度大于0.95g/cm3及I2 1g/10min之均质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特点之简化图;第二图(a)为具有密度0.855g/cm3及I2 0.5g/10min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二图(b)为实例1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55g/cm3,Mn 4,6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35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三图(a)为比较例D之聚合物(具有密度0.870g/cm3及I2 1g/10min之实质线性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三图(b)为比较例C2之聚合物(具有密度0.875g/cm3及I2246g/10min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三图(c)为实例2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71g/cm3,Mn 9,1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42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三图(d)为实例3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70g/cm3,Mn 4,2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355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四图为实例4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97g/cm3,Mn 8,7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2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四图(b)为实例17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90g/cm3,Mn 4,5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35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五图为具有密度0.915g/cm3及I2 1g/10min之实质线性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六图为实例5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929g/cm3,Mn8,9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6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六图(b)为实例18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930g/cm3,Mn 4,7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4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七图(a)为具有密度0.960g/cm3及I2 1g/10min之实质线性乙烯均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七图(b)为实例6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963g/cm3,Mn 8,0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2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七图(c)为实例7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968g/cm3,Mn 3,7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395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八图为实例13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68g/cm3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290厘泊(centipoise)乙烯/1-丁烯)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九图为实例14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887g/cm3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000厘泊(centipoise)乙烯/1-丁烯)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第十图为柱状图说明其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示于第三图(a),第三图(b),第三图(c)及第三图(d)之乙烯/辛烯共聚物藉数位影像分析长度于指示范围之薄片族群;第十一图为柱状图说明其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示于第三图(a),第三图(b),第三图(c)及第三图(d)之乙烯/1-辛烯具有数位影像分析之长度于指示范围之薄片频度,亦即长度于指示范围之薄片占总薄片之百分率;第十二图为其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示于第三图(a),第三图(b),第三图(c)及第三图(d)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藉示差扫描卡计测得之熔化曲线图;第十三图为其透射电子显微相片示于第三图(a),第三图(b),第三图(c)及第三图(d)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藉示差扫描卡计测得之结晶典线图;第十四图为比较例G及H及实例8及10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藉示差扫描卡计测得之熔化曲线图;第十五图为比较例G及H及实例8及10之乙烯/1-辛烯共聚物藉示差扫描卡计测得之结晶曲线图;第十六图为本发明之乙烯/1-辛烯及乙烯/1-丁烯共聚物之总结晶度百分率对此等共聚物之密度作图;及第十七图为实例19之超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密度0.920g/cm3,Mn 9,800及于350℉之熔体黏度5620厘泊(centipoise)乙烯/1-辛烯共聚物)之放大90,000倍之透射电子显微相片。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