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极细连续长丝形成之不织布
摘要 一种极细长丝形成的不织布。利用受控制之直接纺纱程序所得之卷缩或不卷缩的连续长丝的不织布的单位面积克数在5g/平方米及600g/不方米之间,且在起绒之后,由复合长丝构成,该复合长丝可沿其长度方向分开,其特点在该复合长丝的纤度在0.3dtex及10dtex之间,且各由至少三条由二种不同材料构成之基本长丝形成,且这些长丝之间至少有一分离面或划分面,各基本长丝的纤度在0.005dtex~2dtext之间,且各基本长丝的横截面的面积与单位长丝的横截面总面积之间的比例在0.5%~90%间。
申请公布号 TW348192 申请公布日期 1998.12.21
申请号 TW086109666 申请日期 1997.07.09
申请人 卡尔佛洛依登堡公司 发明人 珍.巴拉弗伊安;乔治理布雷特;罗伯特.格尔登
分类号 D04H3/16 主分类号 D04H3/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巿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极细连续长丝形成之不织布,该长丝为鬈曲或不鬈曲,系利用受控制之直接纺纱程序得到,其单位面积克数在5克/平方米与600克/平方米间,且在起绒后,系由复合长丝形成,该复合长丝可沿其长度方向分离,其特征在:该复合长丝之纤度在0.3dtex-10dtex间,且各由至少三条由至少二种不同材料构成之基本长丝构成,基本长丝之间至少有一分离面或分裂面,各基本长丝的纤度在0.005dtex-2dtex间,且各基本长丝之横截面积与单位长丝的总横截面积的比例在0.5%-90%间。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之纤度大于0.5dtex,且各基本长丝之纤度小于0.5dtex。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之纤度在0.6dtex-0.3dtex之间,而该基本长丝之纤度在0.02dtex-0.5dtex间。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在挤压/纺纱,牵伸/冷却及起绒之受控制作业后,该不织布以同时或连续的方式利用机械手段,例如利用密集针轧、高压液体喷流作用、超音波作用及/或机械磨擦,或利用热手段,例如沸水、水蒸气或微波,或利用化学手段,例如供构成该复合长丝的材料的至少一种材料用的活性膨胀化学剂,以将该布作结合及强固化作业,该复合材料在该结合及强固化作业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分离成它们的基本单丝。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形成该复合长丝的不同聚合物材料在该长丝的横截面中分布在不同区域中,其分布方式可使该复合长丝分离成基本长丝,各基本长丝之横截面对应于该区域之一。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组成复合长丝的不同聚合物材料由于其本身性质或者在该聚合物材料中至少有一种在处理之后互相不互溶及/或不相溶。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不织布,其中:形成基本长丝之聚合物材料系由以下之组选出:(聚酯/聚醯胺);(聚醯胺/聚烯烃);(聚酯/聚烯烃);(聚胺基甲酸酯/聚烯);(聚酯/用至少一种添加剂改性的聚酯);(聚醯胺/用至少一种添加剂改性的聚醯胺);(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聚胺基甲酸酯);(聚酯/聚醯胺/聚烯);(聚酯/用至少一种添加剂改性的聚酯/聚醯胺);(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烯/聚醯胺)。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之横切面呈不同区域构造,这些区域代表不同基本长丝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的柑橘果瓣形或扇形。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形成复合长丝基本长丝的四分之一圆或扇形呈不同之空间度量。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包含一纵向管形十字形空腔,位于相对于该复合长丝中轴的中心或不位于其中心。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基本长丝系整合在一种可轻易分裂或溶解的材料的包封基材中,该基材之材料均匀地存在那些分开该基本长丝的间隙之中。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的横切面的外轮廓呈多叶状构造,定出多个扇形或区域。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基本长丝的横切面呈雏菊形状构造,其雌蕊系由一基本长丝构成,而花瓣形由形成各该复合长丝的其他长丝形成。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呈潜在的或自发性的鬈曲,这是由于该长丝之性质相对于其纵中轴的不对称性所造成,该鬈曲作用如有必要,可由于该复合长丝之横截面构造的几何性质的不对称而活化或加强。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呈现潜在或自然的鬈曲,这是在该复合长丝的纺纱作业、冷却及/或牵伸作业时由于形成基本长丝的聚合物材料物理性质不同而造成,导致由于该长丝相对于该复合长丝中央轴之不对衬之内在限制所造成的变形,该鬈曲作用如有必要可藉该复合长丝之横截面的构造的几何性质之不对称而活化或加强。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呈一潜在鬈曲,这种鬈曲在不织布形成前利用热、机械或化学处理而活化。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不织布,其中:该鬈曲作用系藉着将该强固化或未强固化之布做补充之热处理或化学处理而加强。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基本长丝在该复合长丝分离的过程之时或之后利用一机械手段造成强力纠结,该机械手段主要沿垂直于布面的方向作用。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复合长丝系藉静电式,机械式及/或气压式偏转并投射到一条无端之运动的输送带上,藉针轧或加压液的作用(该液可带有或不带有固体微粒子)作机械式纠结而得到该布,必要时,更做点状轧光之后得到该布。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布系由多层重叠之不织层组成。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不织布,其中:各层系由来自单一喷丝嘴的长丝构成。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不织布,其中:一层至少系由来自至少二个不同喷丝嘴的长丝构成,这些长丝在牵伸阶段过程在起绒之前混合。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不织布,其中:构成该布的这些层至少有一层系由与该其他构造层之至少一层不同的长丝构成。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基本长丝互相之间藉着一种低熔点之聚合物材料在它们之间的一条或多条长丝形成热熔接,以利藉着利用光滑或镌刻的加热滚子作砑光,以及藉着通入一个热空气四隧道通道,以及藉着通过一个横向热空气之穿孔转鼓及/或藉着施一种结合剂而互相结合,该结合剂含在一分散剂或一溶液中,或呈粉末形式。25.如申申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构造系藉化学处理或热处理而强固化,这种处理促使该基本长丝至少一部分呈受控制地收缩,造长该布沿其宽度及/或其长度的方向收缩。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该布在强固化后,做化学类型的结合或精制处理,例如抗成球处理,亲水化处理,抗静电处理,改善对火的抵抗力的处理,及/或将触感或光泽改性的处理,以及做机械类型的处理,例如拉毛,防皱加工,金刚砂起绒或通入一转筒及/或改变外观类型的处理,例如染色或印染。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做汽车内部衬层的构件的表面元件。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做室内及室外家俱用的纺织品。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制造鞋子之构件的衬里的布面及夹层以及制造行李箱及袋子的外部及衬里用的纺织品。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做制造服装之部件或服装部件的衬里用的纺织品。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做制造家庭或工业清洁用抹布用的纺织品。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做制造过滤器或过滤膜用的基质。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之不织布,其中:其系用于制造人造皮革。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发明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有不同材料之区域,第二图系本发明另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有一中央孔口,第三图系本发明又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有偏心的孔口,第四图系本发明再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分隔片及外包封,第五图系本发明另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第六图系本发明另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多叶状构造,第七图系本发明另一种复合长丝的横截面,具雏菊状构造,第八图系本发明所用的一种纺纱单元的示意图,第九图系本发明喷丝嘴一孔口之示意图,第十图系喷丝嘴之一孔口的示意图。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