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激光双焦干涉球面轮廓仪
摘要 一种激光双焦干涉球面轮廓仪,共特征是设有双焦透镜组4和五维扫描工作台6。同现有技术比较,其优点是仪器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检测精度高,如能对各种反射率的球面微观轮廓和平面微观轮廓进行精密检测,纵向分辨率为0.1nm,横向分辨率为1μm。
申请公布号 CN1193728A 申请公布日期 1998.09.23
申请号 CN98110634.X 申请日期 1998.01.21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卓永模;杨甬英;徐敏;张为权
分类号 G01B11/24 主分类号 G01B11/24
代理机构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连寿金
主权项 1.一种激光双焦干涉球面轮廓仪,包括光学系统,扫描工作台,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廓仪由激光器(S)、1/2玻片(B)、扩束准直器(1)、反射镜(2)(9)、分束棱镜(3)、双焦透镜组(4)、显微物镜(5)、扫描工作台(6)、分束镜(7)(8)、1/4玻片(B′)、检偏器(P1P2)(P3)、物镜(C1)(C2)(C3)、观察屏(M)、光电探测器(D2)(D3)、前置放大器(F2)(F3)、A/D变换器(G),计算机(J)、驱动器(T1)(T2)构成,激光器(S)发出的激光经1/2玻片(B)、扩束准直器(1)、反射镜(2)后成为通光口径为Φ8mm的线偏振光,通过双焦透镜组(4)被分为偏振方向成正交的寻常光线O光和异常光线E光,且分别聚焦在光轴的不同位置上,作为测量光束的O光由显微物镜(5)会聚在被测球面(Q)上,作为参考光束的E光由显微物镜(5)会聚在被测球面的球心处;O光和E光经被测表面反射后返回,通过分束棱镜(3)、分束镜(7)分成两路,一路经检偏器(P1)、物镜(C1)后在观察屏(M)上形成干涉条纹,另一路经1/4玻片(B′)及光轴正交的检偏器(P2)(P3)形成相位差π的两组干涉条纹,分别经过物镜(C2)(C3)后被光电探测器(D2)(D3)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F2)(F3)、A/D变换器(G)送入计算机进行电子共模抑制处理;工作台(6)是具有三维移动和二维转动的扫描工作台,被测球面(Q)的球心和工作台扫描转轴与光轴交点三者必须重合,计算机(J)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分别通过驱动器(T1)(T2)和相应的步进马达带动工作台扫描转轴和检偏器(P2)(P3)运动,被测球面上各点的轮廓高度依据公式<math> <mrow> <mi>&Delta;h</mi> <mo>=</mo> <mfrac> <mi>&lambda;&Delta;V</mi> <mrow> <mn>4</mn> <mi>&pi;</mi> <mrow> <mo>(</mo> <msub> <mi>V</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V</mi> <mn>2</mn>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math> 由计算机显示并输出,式中Δh为表面轮廓高度,V1、V2分别为两路光电信号的幅值,ΔV=V1-V2,λ为波长。
地址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玉古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