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传热管、具有传热管的热交换器、组合热交换器的方法、具有热交换器的冰箱和空调机
摘要 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传热管中,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流动之管的内表面形成具有交叉部的槽,其中槽互相交叉,或管的内表面形成多个独立凸起。因此,搅动产生在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浓度边界层而减小浓度边界层厚度,藉以减小扩散电阻并促进搅动效果。所以,可提供呈现高传热性能之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传热管,和包含此传热管之交叉散热片管型的热交换器、冰箱、空调机。
申请公布号 TW335443 申请公布日期 1998.07.01
申请号 TW084106588 申请日期 1995.06.27
申请人 日立电线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大谷忠男;工藤光夫;内田麻理;伊藤正昭;福岛敏彦
分类号 F28F1/10 主分类号 F28F1/1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槽的内表面上,此槽具有交叉部,槽在此处互相交叉。2.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多个独立凸起的内表面上。3.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包含一个沿着传热管之内表面而设于槽中之弹簧。4.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弹簧的内表面上,弹簧互相交叉。5.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多个螺旋脊与横越螺旋脊的二次槽之内表面上。6.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伸入管内之蒸气流或液体薄层流的三维凸起、片断散热片或遮板散热片之内表面上,因而凸起或散热片分割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浓度边界层,以减小扩散电阻。7.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多个螺旋脊与横越脊的二次槽的内表面上,该螺旋脊相对于管轴以10度至20度螺旋角延伸,脊具有间距Pf1,使得当Di代表传热管的内径时,比値Pf1/Di在0.05至0.1范围内,该二次槽的深度Hf2设在脊高度Hf1的40至100%范围内。8.一种冷冻循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连接至该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透过膨胀阀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而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压缩机;以及非共沸冷媒混合物,在该冷冻循环中循环,其中至少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一者的至少一传热管设于具有多个螺旋脊与横越螺旋脊的二次槽之内表面上,该二次槽的宽度Wf2设在脊顶部宽度Wt与脊顶部宽度Wb之间。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透视图,部分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交叉散热片管型的热交换器;图2是用于传统热交换器之传热管的水平剖面图;图3是垂直剖面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传热管;图4是垂直剖面图,显示第一实施例的传热管修正;图5是具有螺旋槽之传统管的垂直剖面图;图6是水平剖面图,部分显示具有螺旋槽的传流管;图7是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相位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之传热管的垂直剖面图,显示流经分离肋之非共沸冷媒混合物的浓度边界层和流线;图9比较使用单一冷媒和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具有之传统管的传热系数与使用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之第一实施例之传热管的传热系数;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传热管的垂直剖面图;图11是透视图,部分显示第二实施例的传热管;图12比较使用单一冷媒和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具有螺旋槽之传统管的凝结传热系数与使用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之第二实施例之传热管的凝结传热系数;图13比较使用单一冷媒和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具有螺旋槽之传统管的蒸发传热系数与使用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之第二实施例之传热管的蒸发传热系数;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传热管的垂直剖面图;图15是垂直剖面图,显示图14的第三实施例修正图16显示插入簧圈的传热管用于第三实施例之非共沸冷媒混合物时的结果;图17比较各种热交换器的性能,其中横座标代表气流速度;纵座标代表整个传热系数;图18比较各种热交换器的性能,其中横座标代表质量速度;纵座标代表冷媒侧传热系数;图19显示热泵型冷冻循环;图20比较传统管空调机的性能与本发明的空调机。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