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精度切削工具
摘要 一为钻头、车刀、锯齿形式之切削工具,其是被形成有一切削刀刃以自一工件上来切去材料,且该切削工具是被形成有一构造可来提供该工具和该由该工具所切削之一孔洞或切口之侧边壁墙有一最小的接触。
申请公布号 TW333484 申请公布日期 1998.06.11
申请号 TW086101516 申请日期 1997.02.12
申请人 比特摩尔,奥勒冈合夥公司 发明人 瑞察A.摩尔
分类号 B23B27/02;B23B51/04 主分类号 B23B2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巿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切削工具,其系用来自一工件上移去材料和 在该工 件上来形成一具高光洁度的加工表面,该切削工具 系包括 有:一主体,其系有一轴线,一驱动器啮合端部和一 相对 工作啮合端部系延伸介于该主体之间,该主体系有 一侧边 表面,且当加工时,该主体是被用来相对于该工件 绕着该 轴线以一预定的方向来旋转;一切削齿状物,其是 被形成 在该工件啮合端部上,该切削齿状物系包括有一切 削刀刃 以一横向于该轴线之方向来延伸,和一导引突出部 系延伸 突出在该主体之侧边表面外之一距离处和位在该 轴线之一 侧边上;该切削刀刃系有第一和第二端部,该第一 端部系 较接近该轴线,而该第二端部系较接近该主体之侧 边表面 ;及该导引突出部系有一导引表面,其是和该轴线 为同圆 心的,藉此,当该切削工具相对于该工件来旋转及 和该工 件相啮合时,除了该导引表面外该切削齿状物系不 会有其 任何部分来和该工具之表面相接触,且该导引突出 部之导 引表面和该主体之侧边表面是被连接在一起以提 供该导引 表面离隙,藉此当该切削工具移动进入该工件中以 自该工 件上来移去材料时,该工件之加工表面受到该工具 主体表 面之刮伤是可被避免;藉此,该切削刀刃是将大部 分产生 之热量传送至该被移去之材料上以提供该工件有 一高光洁 度的加工表面。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 具,其中,当加工时, 该工件系保持为静止的,而该主体系绕着其之轴线 来旋转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导 引表面 之长度是较大于当该切削工具相对于该工件旋转 至少一又 二分之一圈时该切削工具在该工件中所达成之切 削深度。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 ,该导引表面 自该处来延伸之侧边表面,其系界定一用于该突出 距离长 度之参考基准线,该突出距离系大致较小于该切削 刀刃之 长度。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 该主体系包 括有一圆筒状轴杆,该圆筒状轴杆系有一圆筒状侧 边壁墙 ,且该切削刀刃系自其位在该轴线上之第一端部来 径向地 延伸至其之第二端部上,该第二端部系位在该圆筒 状侧边 壁墙之外面。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切削工具, 其进一步括有一长 条状排屑槽位被形成在该圆筒状侧边壁墙上,该排 屑槽系 自该工件啮合端部来延伸朝向该驱动器啮合端部, 且相关 于该旋转之预定方向,该排屑槽系有一后腹表面。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圆筒 状轴 杆系有一半径,且该长条状排屑槽系是大致平行于 该轴线 来延伸,且其在该工件啮合端部表面上系有一深度 较大于 该轴杆之半径。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切削工 具,其中,该工件啮合 端部系有一大致为平坦的表面部分,该切削刀刃系 自该平 坦表面部分上来倾斜。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 切削工具,其中,该工件啮合 端部系有一阶梯状表面部分,该切削刀刃系自该阶 梯状表 面部分上来倾斜。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 工具,其中,该切削刀 刃是被如此地定位使得其之第一端部距该驱动器 啮合端部 之距离是永远不会大于该第二端部距该驱动啮合 端部之距 离,且该切削刀刃是以一离开该驱动器啮合端部之 方向来 倾斜,藉此,该切削刀刃系和自该工件上来被移去 之材料 相啮合以在该工件上形成一加工表面。11.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主体是 为一管状结构,其有一内部表面和一外部表面,该 外部表 面系界定该主体之侧边表面;该切削刀刃第一端部 亦是较 接近该主体之内部表面;该导引突出部系构成一外 部导引 突出部,该导引表面系构成一外部导引表面,且该 加工表 面系构成一外部加工表面;及该切削齿状物系进一 步包括 有一内部导引突出部,其系延伸至该主体之内部侧 边表面 外一突出距离,且其系位在该轴线之侧边上,该内 部导引 突出部系有一内部导引表面和该轴线为同圆心的, 藉此, 当该切削工具相关于该工件来旋转及啮合抵靠在 该工件上 时,除了该内部导引表面外,当一内部圆弧状表面 形成时 ,该内部侧边表面系不会有任何一部分来和该内部 圆弧状 表面相接触,且该内部导引突出部之内部导引表面 和该主 体之内部侧边表面是被连接在一起以提供该内部 导引表面 离隙,藉此当该切削工具移动进入该工件中以自该 工件上 来移去材料时,该工件之内部圆弧表面受到刮伤之 机会是 可被避免。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切削工具, 其进一步包括有 一长条状排屑槽被形成在该主体之外部表面上,且 该长条 状排屑槽系沿着该工件啮合端部朝向该驱动器啮 合端部来 延伸。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切削工具,其中, 该排屑槽 系以一方向来呈螺旋状地延伸,其中,该方向系相 反于该 切削工具绕着该轴线来旋转之预定方向。14.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主体系 包括有一圆筒状轴杆具有一圆筒状侧边表面,该圆 筒状侧 边表面系有一第一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系较接 近该工 件啮合端部,而该第二部分系较接近该驱动器啮合 端部, 该切削工具进一步包括有一阶梯状转换切削齿状 物被形成 在该阶梯状转换区间上,该阶梯状转换切削齿状物 系包括 有一阶梯状转换切削刀刃和一阶梯状转换导引突 出部,其 中,该阶梯状转换切削刀刃系以一横向于该轴线之 方向自 该第一部分之圆筒状侧边壁墙上来延伸,而该阶梯 状转换 导引突出部系延伸至该轴线侧边一突出距离。1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阶梯状 导引突出部系有至少为一之阶梯状导引突出部和 该轴线为 同圆心的,藉此,当该切削工具是来旋转啮合抵靠 在该工 件上而一圆弧状表面是被形成时,除了一阶梯状转 换区间 外,该第二部分之圆筒状壁墙是不会有其它任何部 分会和 该圆弧状表面相接触。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 之切削工具,其进一步包括有 一第一长条状排屑槽和一第二长条状排屑槽,其中 ,该第 一长条状排屑槽系被形成在和以一直线的路径来 延伸在该 第一和第二部分之圆筒状侧边壁墙上,而该第二长 条状排 屑槽系被形成在该第二部分上,且该第二长条状排 屑槽系 以一方向来呈螺旋状地延伸,该方向系相反于该切 削工具 绕着该轴线来旋转之预定方向。17.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主体系 包括有一内部圆筒部分,该内部圆筒部分系和一外 部圆筒 部分为同圆心的,且其是和该外部圆筒部分相距一 间隔, 该外部圆筒部分系分别有内部壁墙和外部壁墙,该 切削齿 状物系构成一内部切削齿状物被形成在该内部圆 筒部分之 工件啮合端部上,而该导引突出部则构成一内部导 引突出 部延伸至该内部侧边壁墙外一内部突出距离和位 在介于该 内部圆筒和外部圆筒部分之中,该切削工具进一步 包括有 一外部切削齿状物被形成在该外部圆筒部分之工 件啮合端 部上,该外部切削齿状物系包括有一切削刀刃和一 外部导 引突出部,其中,该切削齿状物系延伸在一横向于 该轴线 之方向上,且该外部导引突出部系延伸在该外部圆 筒部分 之外部侧边表面外一外部突出距离处和位在该轴 线之一侧 边上。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切削工具,其进 一步包括有 一长条状排屑槽被形成在该内部圆筒部分之内部 侧边壁墙 上,该排屑槽系自该工件啮合端部朝向该驱动器啮 合端部 来延伸,且该排屑槽相对于该切削工具之预定旋转 方向系 有一后腹表面。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切削工 具,其中:该主体系 包括有一圆筒状基部部分,一切削齿状物安装部系 自该圆 筒状基部来在该工件啮合端部上延介以支撑该切 削齿状物 ,该切削齿状物安装部系为一圆筒状部分的形式, 且其是 和该轴线为同圆心的和具有一内部侧边表面和一 外部侧边 表面,该外部侧边表面系界定该主体之该侧边表面 之一部 分;该切削刀刃之第一端部亦是较接近该主体之内 部表面 ;该导引突出部系构成一外部侧边表面,该导引表 面系构 成一外部导引表面,且该加工表面系构成一外部加 工表面 ;及该切削齿状物安装部系进一步包括有一内部导 引突出 部延伸在该主体之内部侧边表面外一突出距离处 和位在该 轴线之侧边,该内部导引突出部有一内部导引表面 和该轴 线为同圆心的,藉此,当该切削工具是相对于该工 件来旋 转及啮合抵靠在该工件上以形成一内部圆弧表面 时,除了 该内部导引表面外,该内部导引突出部是不会有任 何一部 分会和该内部圆弧表面相接触,且该内部导引突出 部之内 部导引表面和该主体之内部侧边表面是被连接在 一起以提 供该内部导引表面离隙,藉此当该切削工具移动进 入该工 件中以自该工件上来移去材料时,该工件之内部圆 弧表面 受到刮伤之机会是可被避免。20.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切削工具,其中,该主体系 包括有一圆筒状轴杆,该圆筒状轴杆系有一圆筒状 侧边壁 墙,且该切削刀刃系自其位在该轴线上之第一端部 来径向 地延伸至其之第二端部上,该第二端部系位在该圆 筒状侧 边壁墙之外面,该切削工具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为一 之主体 挠曲稳定导引突出部,该主体挠曲稳定导引突出部 系和该 切削齿状物之导引突出部间隔相距一角度,且该主 体挠曲 稳定导引突出部系延伸在该主体之侧边表面外一 挠曲稳定 突出距离和位在该轴线之一侧边上,每一个主体挠 曲导引 突出部系有一主体稳定导引表面和该轴线为同圆 心的,藉 此,当该切削工具相对于该工件来旋转及啮合抵靠 在该工 件上时,仅有该切削齿状物和该主体稳定导引表面 会和该 工件之表面相接触。图示简单说明:第一图是一依 据本发 明来制成之钻头之立体视图,其中,该钻头系可在 一工件 中来钻制一圆形孔洞;第一A图系显示第一图之该 钻头之 一工件啮合端部,该工件啮合端部是被修改成具有 一阶梯 状端部表面和具角度排屑槽;第二图是为一沿着第 一图之 箭头2-2方向看去所得之平面视图;第二A图是为第 一 图之该钻头之一变化实施例之端面视图,其中,该 钻头系 有一多数的导引突出部环绕着该钻头主体之工件 端部表面 之周围来被间隔相距;第二B图是为一沿着第二图A 之线2B --2B来取下之部分剖面视图,其显示该钻头在一多 层工件 上来切削一孔洞;第三图是为一沿着第一图之线3-3 所 取下之剖面视图;第四图是为一沿着第一图之线4-4 所 取下之部分剖面视图;第五图是为一沿着第二图之 箭头5 -5方向看去所得之放大部分视图;第五A图系显示第 一 图之该钻头之一变化实施例,其中,该前刀面和该 留隙面 系界定一负角以用于某些特定的钻头材料上;第六 图系为 一依据本发明来制成之一钻头之立体视图,其中, 该钻头 系可来钻制一环形孔洞;第七图系为第六图之该钻 头沿着 第六图之箭头7-7方向看去所得之一端面视图;第八 图 系为一沿着第六图之线8-8所取下之剖面视图;第九 图 系为一沿着第七图之箭头9-9方向看去所得之放大 部分 视图;第十图系为一沿着第七图之箭头10--10方向看 去所 得之放大部分视图;第十一图系为第六图-第十图 之该钻 头之一切削齿状物之一放大部分顶视图;第十二图 系为第 十一图之该钻头沿着第十一图之箭头12--12方向看 去所得 之一端面视图;第十三图系为一依据本发明所制成 之钻头 之立体视图,其中,该钻头系可在一工件中来钻制 一平底 、阶梯形孔洞;第十四图系为第十三图之该钻头沿 着第十 三图之箭头14--14方向看去所得之一端面视图;第十 五图 系为一沿着第十三图之线15--15所得之剖面视图;第 十六 图系为一依据本发明来制成之切削刀具,该切削刀 具系可 在一工件中来切削同心的圆形和环形孔洞,其中, 一套筒 是介于该圆形和环形孔洞之间;第十七图系为第十 六图之 切削刀具沿着第十六图之箭头17--17方向看去所得 之端面 视图;第十八图系为一用来钻制该圆形孔洞之钻头 之端面 视图,其中,除了有一弯曲的切削刀刃外,第十八图 之钻 头是相同于第一图-第五图之钻头;第十九图是为 一依据 本发明之另一个实施例来制成之钻头之立体视图; 第二十 图是为在第十九图之该钻头沿着第十九图之箭头 20--20方 向看去所得之切削元件之端部之一放大部分视图; 第二一 图是为一依据本发明之另一个实施例来制成之钻 头之立体 视图;第二二图依然是为一依据本发明之另一个实 施例来 制成之钻头之立体视图;第二三图是为在第二二图 之该钻 头沿着第二二图之箭头23--23方向看去所得之切削 元件之 端部之一放大部分视图;第二四图依然是为一依据 本发明 之另一个实施例来制成之钻头之立体视图;第二五 图系为 第二四图之该钻头之一侧面正视图;第二六图系为 第二五 图之该钻头旋转90度之一侧面正视图;第二七图依 然是为 一依据本发明之另一个实施例来制成之钻头之侧 面正视图 ;第二八图系为第二七图之该钻头旋转90度之一侧 面正视 图;第二九图系为第二七图和第二八图之该钻头之 一顶视 图;第三十图系为一依据本发明来制成之一车刀之 一部分 立体视图;第三一图系为一沿着第三十图之线31--31 所取 下之一放大剖面视图;第三二图系为该车刀沿着第 三十图 之箭头32--32方向看去所得之一端部之一放大部分 视图; 第三三图系为第三十图之该车刀之一放大端面视 图;第三 四图系为第三十图沿着线34--34所取下之一放大剖 面视图 ;第三五图系为一依据本发明来制成之具有一锯齿 之圆形 锯片之部分前方正视图;第三六图系为第三五图之 该锯齿 和锯片之一部分侧面正视图;及第三七图是为第三 五图之 该锯齿和锯片之一部分顶视图。第三八和三九图 是分别为 一钻头之端面和部分侧面正视图,其中,该钻头依 据本发 明系有二延伸介于一尖端顶点之倾斜切削齿状物, 和相对 置放之导引突出部。第四十图系为第一图之该钻 头之一剖 面视图,其中,该钻头系在一工件中来切削一圆形 孔洞以 显示该钻头之导引表面和切削刀刃在该被形成之 孔洞中之 位置。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