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编织成品之烘乾及收缩方法,及其装置
摘要 待处理之潮湿成品系沿一形成于至少两无端旋转多孔式导引皮带(2、3)间之通道(4)输送,且通过至少一烘乾站。为了获得较精确形态及改良均匀度之织品结构,织品(1)系前滑固定于一无端张布架(13)上,向前移行通过通道(4),且在吹气方向维持一间隙距离,使该横向拉紧且侧向固定之成品系呈波形通过烘乾站(5、6、7),使该成品(1)在各别热空气喷咀(8、9)之吹气区中,片刻的停置于背向该喷咀之导引皮带(2、3)上,使下底及/或上导引皮带(3、2)比张布架(13)较快速地前移。
申请公布号 TW313605 申请公布日期 1997.08.21
申请号 TW085100532 申请日期 1996.01.17
申请人 柯特.莫勒 发明人 柯特.莫勒
分类号 D06C21/00 主分类号 D06C2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以纺织品针织或织造的成品之连续烘乾及收缩方法,其中待处理之潮湿成品(1)系沿一形成于至少两无端旋转多孔式导引皮带(2.3)间之通道(4)输送,以藉至少一烘乾站(5.6.7)烘乾其两侧,该烘乾站具有对向设置、对向作用之热空气喷咀(8.9),而该等喷咀系相互偏位;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该成品(1)前滑的固定于一无端张布架(13)上,移动该成品前行通过该通道(4),同时在吹气方向维持一间隙距离;使该横向拉紧且侧向固定之成品,沿着移行方向(D)呈波形地通过该烘乾站(5.6.7),使该待处理之成品(1),在各别热空气喷咀(8.9)之吹气区中,片刻的以背对导引皮带(2.3)之方式停置在导引皮带上,使下及/或上导引皮带(3.2)比该张布架(13)更迅速地向前移动,使得在该成品(1)与导引皮带(2,3)之接触点产生一摩擦力,沿着该成品(1)之纵方向压紧该成品。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另包含下列步骤:分别调整夹布装置(18.19)在该张布架(13)之左及右侧之转速,以获得不同之速度。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在该成品(1)放置于张布架(13)上前,将其输送通过一宽度拉伸装置(A)。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方法,其中该宽度已拉伸之成品(1)在离开宽度拉伸装置(A)且侧向固定于张布架(13)后,另由一织品支承输送单元(30)加以输送,该单元(30)由织品支承平面(C)观之呈圆锥状渐窄地移动,且伸延跨越整个有变化之成品宽度(G),而达到所需之处理宽度(H),且其中该输送单元(30)最好设有多数横向毗邻之无端输送线或皮带(31),其间设有一间隙且沿移行方向延伸。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下及/或上导引皮带(3.2)包含多条较窄、相互独立之皮带(3'、3''、3''')或线,其等之转速(v1.v2.v3)系可各别调整者。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通道(4)系由多组导引皮带(2a、3a、2b、3b、2c、3c)所局限,该等皮带系相互为独立且各别之转速(v1.v2.v3)系可独立调整者。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导引皮带在实际收缩区内之转速系为最大値。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各别导引皮带之驱动器(2'、2''、2'''、3'、3''、3'''、2a、3a、2b、3b、2c、3c)可藉织品扫描器,尤其是光电式织品扫描器之助来独立调整。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各别导引皮带之驱动器(2'、2''、2'''、3'、3''、3'''、2a、3a、2b、3b、2c、3c)可藉织品扫描器,尤其是光电式织品扫描器之助来独立调整。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或8项之方法,其中相互毗邻且平行设置之各个皮带或线之驱动器(3'、3''、3''')系加以控制使得,在为针织成品时,针织组织在与移动中之成品(1)成直角之情形下互相对齐,而在为织造成品时,纬线在与移动中之成品(1)成直角之情形下相对齐,且若有必要时,其聚缩或拉伸之角度可加以调整。11.一种实施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方法之装置,其具有至少一烘乾站(5.6.7),该烘乾站包含多数对向设置且对相作用之热空气喷咀(8.9),该等喷咀相互偏位及导入一通道(4)内,该通道(4)具有至少两无端旋转之多孔式导引皮带(2.3),界定出该通道(4)之上方及下方;其特征在于:为了输送一待处理成品通过至少一烘乾站(5.6.7),设置有一无端旋转之张布架(13)沿着由导引皮带(2.3)所界定之通道(4)通过,且该张布架(13)与至少一上导引皮带(2)之底股线间之垂直距离,及至少一下导引皮带(3)之顶股线间之垂直距离,系加以计算设计,使得当该装置,在一热空气喷咀(8.9)有效用范围内作用其上而运作时,位于一局部限定区内,且由张布架(13)固定及输送其接触之成品(1)与较远方之导引皮带(3.2)相接触,藉此使下及/或上导引皮带(3.2)之移动速度大于张布架(13)者,使得在成品(1)与导引皮带(2,3)之接触点产生一摩擦力,沿成品(1)之纵方向压紧成品,且输送待处理成品(1)至张布架之供给装置(A、B)系设计成将成品(1)前滑的固定至张布架。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一用于处理该成品之宽度拉伸装置(A)系设于张布架(13)之前,该宽度拉伸装置(A)最好设有至少两滚轮(14,15),其中一滚轮(14)在其周缘上设有一包含多数高起及凹陷之凹凸部,而另一滚轮(15)在其周缘上设有一大致相对应之凹凸部,其高起可嵌入前述滚轮(14)之凹陷内。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张布架(13)之左侧及右侧夹布装置(18.19)包含一无端链条载针(16.17)或张布夹,且其中之至少一链条(18.19)系输送通过该通道(4)内之一导引及遮蔽通道(22.23),且沿该通道(4)之纵方向延伸。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在垂直方向界定出通道(4)之两导引皮带(2.3)之相互隔距(K)系可调整者。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在该装置之至少一部分收缩区内之流出方向(I)系斜向于成品之移行方向(D),且与垂直方向成1度至40度范围内之角(),且其中吹气强度及该倾斜角()系设计成,在该成品接触于两导引皮带(2.3)上时,不致在任何点形成显着之位移。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中在不使用张布架之情形下运作时,张布架(13)之左侧及右侧夹布装置(18,19)可沿朝外方向(E)移动,至少抵热控制喷咀(8,9)有效区之边缘,甚至超越该有效区,使 Q六图 专利范围第29项 搰y
地址 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