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金属琉璃瓦成型装置改良追加一
摘要 一种金属琉璃瓦之成型装置改良追加一,系先将卷筒型的金属板经由若干预定形状的滚轮成型组予以辗压成具有预定之波浪形花纹的金属浪板,然后再经由折角成型模具装置之第一成型模具与第二成型模具的冲压成型,令前述具有波浪形状花纹的金属浪板成型为具有折角(即琉璃瓦之瓦阶)之金属琉璃瓦,随即再经由切断机予以截切成预定长度,其中,当金属浪板伸入第一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座之间以及第二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座之间即可控制第一成型模具之下模座所固设之上下作动压缸作动,令其上模座连同上模块向下模座之下模块压合同时夹住金属浪板,随即再控制第二成型模具滑动座下方所固设之上下作动压缸作动而分别连动上模座与上模块、下模座与下模块同时向下位移,而恰令金属浪汳被向下冲压形成第一弯折面,然后再控制前述横向作动汽缸;而本追加案之主要的特征乃在于:该第一成型模具之上模座锁固之上模块的前侧下方系具有对应该上模块曲线之凸条,而该第二成型模具之下模座锁固之下模块的后侧上方乃且有对应该下模块曲线之凸条,令第二成型模具之滑动座上方的上模块与下模块夹着已弯折之金属浪板再向第一成型模具之上模块与下模块靠拢时可同时令前述弯折面被加工成具有内凹面之折角;是以,本追加案乃不须另外冲压结构装置即同时可以完成前述内凹折面,既经济又方便,且亦不会增加太高之成本,且所加工之成品不但具有折角(即瓦阶),该折角亦具有内凹折面,因此整体成品之每一部位的折角下方折线也相对不会直接暴露而具有较佳之美观性,并且更近似于传统建筑之屋瓦一片与一片之间交叠的外观而兼具复古之风味。
申请公布号 TW313019 申请公布日期 1997.08.11
申请号 TW084200954A01 申请日期 1997.01.16
申请人 庄森荣 发明人 庄森荣
分类号 B21D53/00 主分类号 B21D5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解家源 台北巿罗斯福路二段九十一号四楼之一
主权项 一种金属琉璃瓦之成型装置改良追加一,其系先将卷筒型的金属板经由若干预定形状的滚轮成型组予以辗压成具有预定之波浪形状花纹的金属浪板,然后再经由折角成型模具装置之第一成型模具与第二成型模具的冲压成型,令前述具波浪形状花纹的金属浪板成型为具有折角之金属琉璃瓦,随即再经由切断机予以截切成预定长度,其中:该第一成型模具,系设于滚轮成型组之后侧预定部位,其上模座锁固之上模块与下模座锁固之下模块之间可供前述具波浪形状花纹的金属浪板之穿过,且在下模座之下方预设有经由习知电路控制装置控制之上下作动压缸可传动上模座连同其所锁固之上模块向下或向上作动;该第二成型模具,其上模座锁固之上模块与下模座锁固之下模块之间可供前述具有波浪形状花纹的金属浪板之穿过,且在滑动座之下方预设有经由习知电路控制装置控制之上下作动压缸可传动上模座连动其所锁固之上模块向上或向下作动;其中:该第一成型模具,系与第二成型模具相邻且相距适当距离,且在其下模座下方乃预设一可经由已知电路控制装置控制而作动之横向作动压缸,藉该压缸之活塞杆前端与第二成型模具之底部的滑动座锁固,俾令压缸作动时可连动第二成型模具下方之滑动座横向位移靠拢或横向位移而与该第一成型模具相距适当距离,另外该第一成型模具之下模座所设之上下作动压缸的活塞杆前端系与一横杆锁固,再分别由该横杆两侧分别与两连杆之下方锁固,俾令前述上下作动压缸之活塞杆上、下作动时可相对连动两连杆上端所连结之上模座向上或向下作动;该第二成型模具,系底部为一滑动座,且该滑动座下方两侧系分别具有滑槽恰可嵌套在机台上预设之滑轨上方横向位移,且其中前述滑动座并系与前述横向作动压缸之活塞杆前端锁固连结,俾当该横向作动压缸作动时相对可传动滑动座连同其上方之下模座与上模座横向前后位移,相对亦达到可控制其上模座之上模块、下模座之下模块与第一成型模具之上模座的上模块、下模座的下模块是否相距一段适当距离或者呈相互靠拢状态者;另外该第二成型模具之滑动座所设之上下作动压缸的活塞杆前端系与一横杆锁固再分别由横杆两侧分别与两连杆之下方锁固,俾相对可由前述压缸传动两连杆上端所连结之上模座向上或向下作动,而前述之滑动座下方预定距离则另预设有上下作动压缸可经控制而传动该下模座上下作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成型模具之上模座锁固之上模块的前侧下方系具有对应该上模块曲线之凸条,而该第二成型模具之下模座锁固之下模块的后侧上方乃具有对应该下模块曲线之凸条,令第二成型模具之滑动座上方的上模块与下模块夹着已弯折之金属浪板再向第一成型模具之上模块与下模块靠拢时可同时令前述弯折面被加工成具有内凹折面之折角者。图一A系具有波浪形状花纹之金属浪板被原案加工成具折角(瓦阶)的立体示意图。图一B系图一A之部份断面示意图。图二A系金属浪板被本追加案加工成具有内凹面之折角部位的立体示意图。图二B系图二A之部份断面示意图。图三A系原案实施例之侧视示意图。图三B系原案之部份立体图。图三C系原案之另一角度立体图。图四A系原案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块之间与第二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块之间皆未有金属浪板置入之侧视图。图四B系图四A之A-A断面示意图。图五A系原案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模具的上模块向下模块压合住金属浪板而第二成型模具未作动之侧视示意图。图五B系图五A之B-B断面示意图。图六A系原案实施例中第二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块向下作动令金属浪板形成一弯折面的侧视示意图。图六B系图四A之C-C断面示意图。图七A系原案实施例中第二成型模具的上、下模块连同已成型具弯折面的金属浪板向第一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靠拢而完成折角成型之侧视示意图。图七B系图七A之D-D断面示意图。图八系原案仅以第一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以及第二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来示意金属浪板折角成型过程的示意图。图九系原案第一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以及第二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图十系本追加案其中第一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以及第二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十一系本追加案其中第一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以及第二成型模具之上、下模块的立体图。
地址 台北县淡水镇下圭柔山九十之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