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
摘要 本创作提供一种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具有在相对的基板和在前面板之间封闭侧面部的外围器,和装设于前述基板内面的第1显示部,和即设于前述前面板的内面,可从其间隙观察前述第1显示部的第2显示部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而具有被连接于第1显示部的基板侧端子,和连接于装设在前述前面板内面第2显示部的前面板侧端子,和被夹持封闭于前述基板或前述前面板的一边和前述侧面板之间的封闭部,在前述外围器的内部接触前述基板侧端子的外部端子,和被夹持封闭于前述封闭部,在前述外围器的内部接触前述前面板侧端子的外部端子。
申请公布号 TW287720 申请公布日期 1996.10.01
申请号 TW084208082 申请日期 1993.11.16
申请人 双叶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口博;川崎博明;成岛俊一;岩佐正;桵田弘
分类号 H01J31/15 主分类号 H01J31/1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武雄 台北巿城中区武昌街一段六十四号八楼;陈灿晖 台北巿城中区武昌街一段六十四号八楼
主权项 1. 一种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具有:在相对的基板和前面板之间封闭侧面部的外围部,和装设于前述基板内面的第1显示部,和装设于前述前板的内面,而可从其间隙观察前述第1显示部的第2显示部者。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具有:贯通前述外围器封闭部份的多数外部端子,和装设于连接该外部端子内端部的前述前面板上多数端子部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使前述端子部的至少一部份具备透光以便可透过前述前面板及该端子部视认前述外部端的内端部至少一部份者。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系以内侧透明的框构成前述端子部的至少一部份者。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具有将侧面板封闭于相对的基板和前面板之间的外围器,和连接于装在前述基板内面第1显示部的基板侧端子,和连接于装在前述前面板内面第2显示部的前面板侧端子,和在前述基板或前述面板的一边和前述侧面板之间封闭部夹持封闭,和在前述封闭部夹持封闭,在前述外围器的内部接触前述前面板侧端子的外部端子者。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记载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具有在相对的基板和透光性前面板之间封闭侧面板的外围器,和连接于装在前述基板内面第1配线图形的基板侧端子,和在前述基板上覆盖前述第1配线图形的绝缘层,和前述基板上装在前述绝缘层上连接于前述第1配线图形的第1阳极导体,及由装在该第1阳极导体上第1萤光体层所成的第1显示部,和从前述第1显示部离开规定间隔装设的第1网形栅极,和连接于装在前述前面板内面第2配线图形的前面板侧端子,和在前述前面板上由连接于前述第2配线图形的透光性第2阳极导体,及装在该第2阳极导体上第2萤光体层所成的第2显示部,和从前述第2显示部离开规定间隔装设的第2网形栅极,和在前述基板或前述前面板的一边和前述侧面板之间封闭部夹持封闭,在前述外围器的内部接触前述基板侧端子的外部端子,和在前述封闭部夹持封闭,在前述外围器的内部接触前述前面侧端子的外部端子者。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特征系至少在前述板及/或基板内面的周缘部具有遮蔽膜,前述遮蔽膜中在前述外围器内和前述外部端子相对的部份,装设可从前述外围器外视认前述外部端子的透孔部者。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特征系在和前述基板侧端子相对的前述前面板遮蔽膜,装设可视认前述外部端子的透孔部者。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特征系在和前述前面板侧端子相对的前述基板遮蔽膜,装设可视认前述外部端子的透孔部者。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记载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特征系在和前述基板侧端子相对的前述前面板侧遮蔽膜,和前述前面板侧端子相对的前述基板侧遮蔽膜,分别装设可视认前述外部端子的透孔部者。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或9项所记载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装设于前面板遮蔽膜的透孔部系连续至基板的各端子并联方向的长孔状者。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或9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装设于基板遮蔽膜的透孔部,系由以和并联于前面基板的各端子相同节距并联于相同方向的多数透孔而成者。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特征系前述第1显示部和前述第2显示部的至少一部系被配设成以便对于观察方向互相重叠者。1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前述第1显示部或前述第2显示部的一边系作为萤光体仅具有硫化物系统萤光体者。1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前述第1显示部和前述第2显示部系分别具备共通的类型者。1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其中系具有装设于前述第1及第2显示部以外部份的遮蔽膜,和装设于前述遮蔽膜附近的收气剂,和装设于和前述收气剂相对的前述外围器内面的一部份没有前述遮蔽膜的收气剂膜包覆部,和形成于前述收气剂膜包覆部的收气剂膜者。图示简单说明:图1系本创作第1实施例中之前面板的平面图。图2系表示本创作的一实施例中,装设于前面板的端子部其他形状例的平面图。图3系本创作的第1实施例基板侧导线框的平面图。图4系本创作的第1实施例前面基板侧导线框的平面图。图5系本创作的第1实施例侧面部的斜视图。图6系本创作第2实施例一种制造过程的剖面图。图7系本创作第2实下例一种制造过程的基板及隔框(spacer frame)的平面图。图8系表示本创作第2实施例外部端子形状的图。图9系表示本创作第2实施例的外部端子其他形状例的图。图10系属于本创作第3实施例萤光显示管的平面图。图11系图10A-A切断线的剖面图。图12系图10B-B切断线的剖面图。图13系以箭头符号C在图11表示的部份放大图。图14系以箭头符号D在图12表示的部份放大图。图15系表示图14所示部份的本实施例其他形态的图。图16系表示第3实施例其他形态的平面图。图17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及剖面图。图18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及模式剖面图。图19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及模式剖面图。图20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及模式剖面图。图21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图22系本创作的第4实施例的模式平面图及模式剖面图。图23系本创作的第5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4系省略显示部图形的图23A箭头符号图。图25系习用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的剖面图。图26系习用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的剖面图。图27系习用两面发光型萤光显示管的剖面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