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健身器结构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健身器结构改良,尤指一种运用简易的连杆配置设计及杠杆原理,有效利用人体重力达到运动效能之健身器结构者;其主要系由基座、设具枢移框座与顶拉框座之立柱、座杆、压踏杆及拉杆组成,藉由顶拉框座前侧之顶拉连杆自由组接于拉杆或压踏杆之连动端,配合各杆件之连动设计及操作者自身重力构成之阻力效果,有效以各种不同的姿势,达到训练握力、臂力、腿力及腰力等诸多的运动效能之多样目的者。
申请公布号 TW273151 申请公布日期 1996.03.21
申请号 TW084213819 申请日期 1995.09.26
申请人 张世昌 发明人 张世昌
分类号 A63B21/00;A63B21/68 主分类号 A63B2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巿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健身器结构改良,其主要系基座、设具枢移 框座与 顶拉框座之立柱、具座垫之座杆、供踩踏连动之 压踏杆及 供拉移连动之拉杆共同组成;其中: 两立柱以前、后并靠形态垂直立设于基座上,并于 两立柱 之间形成滑轨区,而顶拉框座及枢移框座系以上、 下设置 形态组设于两立柱之间,并有以一设于滑轨区之连 掣杆连 接两者,使得顶拉框座及枢移框座可以沿着滑轨区 而同步 上、下滑移;又,顶拉框座前侧枢接一顶拉连杆,该 顶拉 连杆另端系可自由结合于压踏杆上端或拉杆前端 之适当处 ; 座杆前端固接设于前述枢移框座处,且有一座垫设 于座杆 顶面之适当位置,而前、后踏杆系分别横设于座杆 之前后 端之适当位置; 压踏杆系为弯伸状之杆体,将两压踏杆之中段部位 藉定位 横杆以并靠形态枢设于立柱前侧之定位伸臂处,该 两压踏 杆下端之外侧各横设有一供操作者踩踏之踩踏杆, 而压踏 杆的顶端系以连杆连接设于健身器顶部之拉杆; 拉杆系后侧端弯伸以产生适当位差之杆体,将两拉 杆之中 段部位藉穿轴以并靠形态枢设于立柱之顶端,该两 拉杆之 前端利用一结合销相对结合,且两拉杆向外扩张之 后端外 侧各横设一供操作者握持之拉握杆,并使压踏杆之 连杆端 部接设于拉杆之后端处; 如此,利用顶拉框座前侧之顶拉连杆可分别连动压 踏杆或 拉杆,且操作者之自然重力系由座杆作用于枢移框 座处, 配合各连杆之连接设计,有效达到运用人体自然重 力而进 行多样化舒展运动之健身器结构者。2.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中, 立柱之前侧与基座之间斜设一补强杆者。3.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中, 枢移框座系具适当长度之ㄈ形框体,且其系由后向 前而以 贴靠后立柱形态组设于立柱下段之适当位置者。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 中, 枢移框座分别系藉若干穿经两侧板面,两环衬块及 连掣杆 之穿锁栓,使得枢移框座以可滑移形态组设于立柱 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 良,其中, 顶拉框座系具适当长度之ㄈ形框体,且其系由前向 后而以 贴靠前立柱形态组设于立柱上段之适当位置者。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 中, 枢移框座分别系藉若干穿经两侧板面、两环衬块 及连掣杆 之穿锁栓,使得枢移框座以可滑移形态组设于立柱 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或6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 改良,其中 ,环衬块之轴心处系设有轴承者。8.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中, 顶拉框座顶缘之滑轨区位置横设有供操作者握持 之横握杆 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 良,其中, 顶拉框座前侧系以ㄈ形枢座枢接顶拉连杆者。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 中, 顶拉连杆之侧管面以间隔形态相对贯设系列调整 孔者。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 改良,其中, 顶拉连杆系藉由插掣销之插设而结合于压踏杆或 拉杆之适 当位置者。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 结构改良,其中, 座杆之中段位置以一斜伸之支撑杆连接于枢移框 座下部板 面,并使前踏杆横向固设于支撑杆上方之顶拉框座 板面处 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 良,其中, 座杆之后侧端向下弯伸,并使后踏杆穿设于座杆下 弯之端 部位置者。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健身器 结构改良,其中, 压踏杆供顶拉连杆接设之连动端两侧管面,系以间 隔形态 相对贯设系列调整孔者。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所述之健身器结构改良,其中, 拉杆前侧供顶拉连杆接设之连动端两侧管面,系以 间隔形 态相对贯设系列调整孔者。图示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用以 说明本 创作之构件形态及组装连结关系。 第二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平面图,用以 说明本 创作之结构配置形态及作动关系。 第三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俯视平面图,用以 加强说 明本创作之构件配置形态及相对关系。 第四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局部剖面视图,用 以说明 顶拉框座藉环衬块与设于立柱间之连掣杆相对结 合形态。 第五图:系本创作第一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手 握拉握杆且坐姿脚踏前踏杆之准备动作形态。 第六图:系本创作第一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手 握拉握杆且坐姿脚踏前踏杆之操作形态。 第七图:系本创作第二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背 向手握拉握杆且脚踏后踏杆之准备动作形态。 第七图:系本创作第二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背 向手握拉握杆且脚踏后踏杆之操作形态。 第九图:系本创作第三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手 握拉握杆且立姿脚踏前踏杆之准备动作及操作形 态。 第十图:系本创作第四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操 作者手 握拉握杆且坐姿脚踏踩踏杆之准备动作形态。 第十一图:系本创作第四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 操作者 手握拉握杆且坐姿脚踏踩踏杆之操作形态。 第十二图:系本创作第五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 操作者 手握横握杆且坐姿脚踏踩踏杆之准备动作形态。 第十三图:系本创作第五种实施状态图,用以说明 操作者
地址 台中县大雅乡中清路龙善巷一号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