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离子交换树脂柱及离子交换树脂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离子交换程序中之离子交换树脂床受非预期粒状物之堵塞现象获得免除或堵塞程度减为最低所用之柱(column)。该柱备有供欲处理流体进入之入口,供已处理流体排出之出口,安置离子交换树脂之区段,及安置惰性粒状滤材之区段,后者系设于离子交换树脂区段与处理液入口之间,使惰性粒状滤材区段比离子交换树脂区段更靠近该入口。
申请公布号 TW262395 申请公布日期 1995.11.11
申请号 TW082101001 申请日期 1993.02.13
申请人 罗门哈斯公司 发明人 珍.玛丽.亨利.居佛力耶
分类号 B01J47/02 主分类号 B01J4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杜汉淮 台北巿吉林路二十四号九楼I室
主权项 1.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备有:在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处理液进入之入口;在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被处理液排出之出口;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装填有粒径0.1-5㎜之选自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聚醯胺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而上述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系位在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及上述入口之间,使该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比任何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更靠近该入口。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进一步含有容许液体流过之截留装置,它可设置在下述之一个或一个以上之位置:() 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之最靠近处理液入口之一端;() 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之远离处理液入口之一端;() 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之最靠近处理液出口之一端;或() 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之远离处理液出口之一端。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该截留装置(ii)及(iii)系呈一体。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或第3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各截留装置系设有多个孔口或喷嘴之板片。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该惰性粒状滤材之体积小于其所在之区段之体积。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该惰性粒状滤材之粒径系介于0.2㎜至4㎜之范围。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该惰性粒状滤材之粒径系介于0.5㎜至1.7㎜之范围。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该惰性粒状滤材床之深度为10㎝至50㎝。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于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与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之间系不设截留装置,而离子交换树脂与惰性粒状滤材之水力密度应足以使柱内之物质流体化及无流体流过柱时沈降形成个别之床,且后者比前者位于更靠近处理液入口。10.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备有一个柱或多个柱以供离子交换之用,该柱包括:() 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处理液进入之入口;() 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被处理液排出之出口;() 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及() 装填有选自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聚醯胺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上述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系位在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及上述入口之间,使该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比任何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更靠近该入口。11.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之方法,包括使处理液流过一备有一或多个柱之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其中该柱具有:() 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处理液进入之入口;() 离子交换程序之装载循环中供被处理液排出之出口;() 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及() 装填有选自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聚醯胺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上述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之区段系位在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及上述入口之间,使该装填有惰性粒状滤材床比任何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床之区段更靠近该入口。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之方法,其中:(a) 该柱系设计成供上流装载及下流再生;(b) 该惰性粒状滤材之体积小于其所在之区段之体积;及(c) 该惰性粒状滤材之密度小于处理液。1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之方法,其中:(a) 该柱系设计成供下流装载及上流再生;(b) 该惰性粒状滤材之体积小于其所在之区段之体积;及(c) 该惰性粒状滤材之密度大于处理液。1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离子交换树脂之方法,其中处理液之流速系介于每小时10至80m。图示简单说明:第1图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碎粒通过实施例1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移动距离对时间之关系图;图2图系不同流速下阳离子交换树脂碎粒通过实施例2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移动距离之条状图;图3图系不同流速下阳离子交换树脂碎粒通过实施例3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移动距离之图;第4图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碎粒通过实施例4之惰性粒状滤材床之移动距离对时间之关系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