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池组
摘要 本创作乃有关将铅电池、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镍-氢电池等之复数个单电池加以串联连接来使用之电池组之端子间连接及电池温度测定用端子之取出者。本创作之目的乃在提供:于复数个之单电池加以串联连接来使用之电池组中,可从相邻之单电池取出+(正)及-(负)之端子,进一步亦可防止漏泄电流所引起之电力损失之电池组者。本创作之特征乃在:将16个之单电池1~16配置成4行、4排,并配置成:在行中相邻之单电池之极性乃互异,在排中相邻之单电池之极性则相同,而将此等单电池加以串联连接,从第2排及第3排之相邻单电池1及16,将+(正)端子及-(负)端子,以1个防水型耦合器( Coupler )18来加以取出之电池组(参照图1)。
申请公布号 TW228972 申请公布日期 1994.08.21
申请号 TW082212842 申请日期 1993.01.15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汤浅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根三男;中槷祥浩;坊个内丈仁
分类号 H01M2/20 主分类号 H01M2/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为:将16个之单电池配置成4行、4排,并配置成在行中相邻之单电池之极性为互异,在排中相邻之单电池之极性则相同等状态,并将此等单电池连接成串联,从第1行之第2排及第3排之相邻单电池,将+(正)端子及一(负)端子,以1个防水型耦合器加以取出等为构成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将温度感测器固定在单电池连接板,以便测定电池温度,同时输出端子亦与耦合器一体化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之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排之第1.2.3.4行,第2排之第4.3.2行,第3排之第2、3.4行,第4排之第4.3.2.1行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行之第1排,第2行之第1.2.3排,第3行之第3.2.1排,第4行之第1.2.3排,第4排之第4.3.2行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行之第1排,第2行之第1.2排,第3行之第2.1排,第4行第1.2.3.4排,第3行之第4.3排,第2行之第3.4排,第1行之第4排等之单电池,亦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排之第1.2.3.4行,第4行之第2.3.4排,第3行之第4.3.2排,第2行之第2.3.4排,第1行之第4排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单电池乃从由铅电池、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镍-氢电池等所成之组群中被选择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排之第1.2.3.4行,第2排之第4.3.2行,第3排之第2.3.4行,第4排之第4.3.2.1行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行之第1排,第2行之第1.2.3排,第3行之第3.2.1排,第4行之第1.2.3排,第4排之第4.3.2.1行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行之第1排,第2行之第1.2排,第3行之第2.1排,第4行之第1.2.3.4排,第3行之第4.3排,第2行之第3、4排,第1行之第4排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也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接者。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16个单电池,乃从第1行第2排之单电池,各顺次经由:第1排之第1.2.3.4行,第4行之第2.3.4排,第3行之第4、3.2排,第2行之第2.3.4排,第1行之第4排等之单电池,与第1行第3排之单电池串联连接者。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池组中;前述单电池乃从由铅电池、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镍-氢电池等所成之组群中被选择者。图一本创作之电池组之单电池配置及连接法之实施例。图二本创作之电池组之单电池配置及连接法之其他实施例。图三本创作之电池组之单电池配置及连接法之其他实施例。图四本创作之电池组之单电池配置及连接法之其他实施例。图五以往之电池组之单电池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