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燃料组件对准销变直装置及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122608 申请公布日期 1989.11.11
申请号 TW077108391 申请日期 1988.11.30
申请人 西屋电气公司 发明人 爱德华.普利史考特.席尔兹;罗伯特.爱德华.米斯基
分类号 G21C1/12;G21C3/30 主分类号 G21C1/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于核反应器中之一弯的燃料组件对准销( 12)之变直装置(16),该装置包括 :一伸长杆(22),此杆具有一上侧与 下侧部份;一横构件(28),它被固定 于下侧部份,大致垂直地安置于伸长杆( 22)上;装置(25),它用来支承伸 长杆(22)使杆(22)固定于上侧部 份;以及装置(19),它被固定于横构 件(28)之一端来衔接且变直该对准销 ,该销之变直装置(19)包括:(a) 一罩(37),它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孔 (50,51)安设于其中;(b)一嵌 模(54)被固定于该两孔其中之一孔( 50)内,该嵌模(54)具有一轴孔( 55)安装设于其中来接收一变的燃料组 件对准销(12);(c)装置(61) 用来补偿被变直的销的弹回;(d)一底 板(34)使该变直装置(19)固定定 于横构件(28)上;(e)装置(40 )用来连接该罩(37)与该底板(34 )来提供罩(37)之角度与平移的顺从 性;以及(f)装置(44)用来移动该 变直装置(19)使其固定于底板(34 ),此底板(34)位于罩(37)之相 反侧,于是一弯的对准销(12)被变直 。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该补偿装置为一楔形可调填 隙片(61),此填隙片被安装于罩(3 7)之一上侧表面,该填隙片(61)具 有两孔(62),63)于其中穿过,此 两孔与被安设于罩(37;之两孔(50 ,51)同心。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该补偿装置(61)包括: 一嵌模(54),于此嵌模中安设有一轴 孔(55)来接收一弯的燃料组件对准销(12),该轴孔(55) 被安设于一角 度,此角度可用来当销(12)被插入对 准之后作为销(l2)弹回补偿之用。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2项所述之变直 装置(16),其中该连接装置(40) 为至少有一可轴向压缩与可侧向变形之元 件(41),此元件连接介于罩(37) 与底板(34)之间。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l6),其中元件(41)为一压缩螺旋 弹簧。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第3项所述之变直 装置(16),其中该接装置(40)为 四个可轴向压缩及可侧向变形的压缩弹簧(41),此 弹簧连接介于罩(37)与 底板(34)之间。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于该填隙片(61)中之两 孔(62,63)其中之一孔与嵌模轴孔(55)同心,此轴孔(55) 具有一截 头锥形之开口。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伸长杆(22)为一多数之 段(32)所组成。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该支承装置(25)从一结 合的支承机构被悬吊下来。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一磁码(31)被固定于横 构件(28)相反于销变直装置(19) 之一端上。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该装置之移动该变直装置( 19)为一液压升降机(44)。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16),其中楔形可调填隙片(61)具 有一包含的角度(68),此角度于销( 12)插入对准后可补偿销(12)之弹 回。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其中楔形可调填隙片(61)具有一包 含的角度(68),此包含的角度约15 -25%大于角度(67),于此角度( 67)被遗送之对准销被定位。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其中楔形可调填隙片(61)具有一包 含的角度(68),此包含的角度20% 大于角度(67),于此角度(67)被 遗送之对准销被定位。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其中横构件(28)为一多数段所组成。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15项所述之变直 装置,其中横构件(28)之有效长度为 可远距离调整。 17﹒一使歪的燃料组件对准销(12)变直的 装置(16),它从一核反应器上侧核心 板(10)之一底表面凸出,该装置具有 一伸长杆(22)包括:一多数段(32 ),该杆(22)具有一上侧与下侧部份 ;一支承保护罩(25)固定于上侧部份 ;一横构件(28)包牯至少一段固定于 低侧部份且大致垂直地安装于伸长杆(2 2);可描述为:一销变直装置(19) 固定于该横构件(28)之一端,该组件 包括:(a)一罩(37),它具有一顶 部与底部表面,于该罩(37)中更有两 个垂直而大致平行的孔,第一孔(50) 用来接收一嵌模(54),而第二孔(5 1)具有一内部直径实质地大于一燃料组 件对准销(14)之直径;(b)一嵌模(54)由硬化的材枓制 成,于其中有一 轴孔(55),该嵌模(54)被固定于 第一孔(50)内;(c)一楔形填隙片(61)用来接收罩(37)之 顶部表面 ,该填隙片(61)也具有穿透的两孔( 62,63),该两孔(62﹒63)与 罩(37)之两垂直孔(50,51)同 心:(d)一底板(34)使销变直组件(19)固定于横构件(28) ;(e) 一多数之可轴向压缩与可侧向变形的压缩 弹簧(41)连接介于罩(37)与底板(34)之间,于其中提供 罩(37)之 角度与平移的顺从性;以及(f)一液压 升降机(44)连接罩(37)对边之底 板(34),该液压升降机(44)用来 升举位于罩(37)之顶部表面的隙片( 61),使填隙片与上侧该心板(10) 之底部表面全平面的接触,于其中于硬化 的嵌模(54)之轴孔(55)中接收一 弯的销(12)且将之变直,而第二孔( 51)则接收一大致直的销(14)。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变直装置(16),其 中楔形填隙片(61)具有 一包含的角(68),此角(68)此约 15%-25%大于且相对于角(67) ,于角(67)弯销被定位19﹒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变直装置(16 ),其中有四个可轴向压缩与可侧向变形 的压缩弹簧(41)。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或18项所述之变 直装置,其中轴孔具有一截头锥形的开口(56)。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其中在填隙片(61)中两孔之其中一 孔(62)与罩(37)之第一孔(50 )同心,此填隙片(61)具有一截头堆 形与嵌轴(54)中之轴孔(55)之截 头锥形相一致。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变直装置 ,其中楔形可调填片(61)具有一包含 的角(68),此角(68)20%大于 且相对于一角(67),于此角(67) 一对准销(12)为弯的。 23﹒于一核反应器内部结构中,藉着一销变直 装置(16)之使变的燃料组件对准销( 12)变直方法,此装置(16)包括: 一罩(37),于其中有两个大致平行的 孔(50,51),第一孔(50)用来 接收一弯的燃料组件对准销(12),而 第二孔(51)大致平行于第一孔(50 ),一楔形填隙片(61)位于罩(37 )之顶部表面,该填隙片(61)也具有 穿透的两孔(62﹒63),该两孔(6 2,63)罩(37)之两平行孔(50 ,51)同心,装置(43)用来移动位 于罩(37)表面的填隙片(61),使 填隙川与内部结构之表面(47)全平面 的相接触,于其中于第一孔(50)来接 收弯的销(12)且将之变直,而于第二 孔(51)中接收一大致直的销(14) ,该方法吨扑列步骤:(a)决定关于核 心板被定位之弯销(12)的角度(67 )与方向:(b)选取一相当的楔形填隙 片(61)它具有一包含的角来补偿于销(12)被插入对 准后销(12)的弹回 ;(c)安置销变直装置(16)之罩( 37)之罩(37)于一位置,于其中第 一孔(50)接收一弯的销(12),而 罩(37)之第二孔(51)则迅速的接 收大致直的销(14);(b)移动罩( 37)以便使第一孔(50)接收弯销( 12)且第二孔(51)接收直的销(1 4);(e)连续地移动罩(37)超过 该销(12,14),如此楔形填隙片( 61)之表面被带至与反应器内部结构全 平面的接触:(f)弯曲销(12)超过 最初的中心线(66)一预定的量;(g )使罩(37)脱离它与反应器内部构造 的衔接。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方法,其 中弯销(12)被弯超过其最初中心线( 66)一角度(68),此角度(68) 约15%-25%大于且相对于角(67 ),于此角(67)弯销(12)被定立 。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方法,其 中选取楔形填隙片(61)具有一角(6 8),此角约20%大于且相对于角(6 7),于角(67)对准销(12)被弯 曲。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方法,于 其中决定己定位之弯销(12)关于反应 器内部结构之角度(67)与方向,包括 的步骤为制作一弯销(12)之模型,然 后量测该角度(67)与方向。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之燃料组件对准销变直 装置之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之变直装置之放大的侧视平 面图,此装置被置于两支销之下; 图3为于变直装置上定位一弯的燃料组件 对准销之图,显示装置之顺从性; 图4为变置装置已被销完全地插入之后的 图; 图5为相同之两燃料组件对准销之图,藉 着本发明之装置将弯的销变直;以及 图6为燃料组件对准销变直装置之第二个 实施例之正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