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缆遮蔽连接器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71187 申请公布日期 1985.10.01
申请号 TW074202787 申请日期 1985.04.16
申请人 孟尼苏泰矿务及制造公司 发明人
分类号 H02G1/14 主分类号 H02G1/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22),系适于固定在具有一外层保护聚合体护套(16),和其下至少一包围各导体(14)之缆芯(12)之金属遮蔽套(18,20)之圆筒形电缆(10),此等导体延伸超过保护套(16)和遮蔽套(18,20)之末端,护套(16)和遮蔽套(18,20)在循电缆(10)之纵长方间开有洞孔(66),该连接器(22)包括:一弹性导电内衔套(26),该套具有介于该遮蔽套(18,20)和该缆芯(12)间之前端(34),伸越该遮蔽套(18,20)和护套(16)之末端之后后(36),及该护套(16),连接该内衔套(26)前(34)后(36)端之纵向边缘(40),一介于该前(34)后(36)端之间约中途位置而由该内衔套(26)伸出通过该洞孔(66)之螺栓(42),以及邻近每一内衔套纵向边缘(40)至少一径向往外之倒齿(44),该内唧套(26)之前(34)后(36)端之间系为纵向平坦,而对该缆芯(12)为准则为横向凹陷;一弹性导电外衔套(25),该套覆置在该护套(16)上,且具有一与电缆(10)之长度纵向对准之大致平坦,长方形本体(52),并包括有一螺栓接纳孔(58),一前端(54),一伸越该护套(16)和遮蔽套(18,20)之末端之后端(56),连接该外衔套前(54)后(56)端之纵向边缘(60),以及至少一出该本体部份(52)之各纵向边缘(60)跨在该洞孔(66)而平行下垂至该螺栓(42)之尖锐,刺穿护套之尖齿(62);以及一螺帽旋置于该螺栓(42)上,且引导该内(26)外(28)衔套,与该护套(16)等进入夹定啮合位置,于是,该外衔套各尖齿(62)贯穿该护套(16)与该护套(16)相邻近之该遮蔽套(18,20)相接触,而该内衔套倒齿(44)与邻近该缆芯(12)之遮蔽套(18,20)相接触,该等尖齿(62)和该等倒齿(44)则分别配置于该外(25)和内(26)衔套之纵向边缘(40,60)上,以防止该等倒齿和尖齿等与该遮蔽套不相接触;该内(26)外(28)衔套之弹性能量如下:该内衔套(26)之凹度,因其通过该遮蔽套(18,20)和该外衔套尖齿(62)之接触而增加,而该外衔套尖齿(62)则由于其通过该遮蔽套(18,20)与该内衔套(26)接触而横向受迫朝外,于是该等衔套(26,28)内储蓄能量,使该外衔套尖齿(62)和该内衔套倒齿(44)保持与该遮蔽套(18,20)之维持接触,不管该遮蔽套(18,20)之压缩松弛,且与介于其间之护套(16)的压缩松弛无关。2.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连接器(22),另包括一榫舌(22),由该内(26)或外(28)衔套之后端(36,56)之一伸出,以接触到该内(26)或外(28)衔套之后端之另一端,以在该内(26)外(28)衔套之间提供一电流旁路。3.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连接器(22),另包括至少一限止板(46)),与该电缆芯(42)为准由该内衔套(26)径向往外伸出,以接触到该遮蔽套(18,20)或该护套(16)之末端之首先所遇未遇,以限制该内衔套(26)之纳入该缆芯(12)与该遮蔽套(18,20)之间。4.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连接器(22),其中该内衔套(26)包括一纵向平坦而横向弯曲之中央部份(72,86)和边缘(74,84),该等倒齿(44)却配置其上,由该中央部份(72,86)之每一纵向边缘(40)下垂,该中央部份(72,86)之弯曲度约略与该遮蔽套(18,20)者相同。5.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4.项之连接器(22),其中该边缘(74)系横向弯曲,具有弯曲度约略与该遮蔽套(18,20)或该中央部份(72)者相等。6.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4.项之连接器(22),其中该边缘(84)系纵向和横向均平坦,且与该中央部份(86)为准,有约35度的角度。7.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连接器(22),其中该内衔套(76)包括一纵向和横向均平坦之中央部份(78)和边纸(80),该等倒齿(44)均配置其上,由该中央部份(78)之每一纵向边纸(40)下垂,该边缘(80)大体与该遮蔽套(18,20)之弯曲度相一致。8.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7.项之连接器(20),其中,该边缘(80)为横向弯曲,具有弯曲度大体与该遮蔽套(18,20)者相等。9.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7.项之连接器(22),其中,该边纸(38)系纵向和横向皆平坦,且以该中央部份(32)为准有约35度的角度。
地址 美国